顾久幸,女,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事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研究。著有《楚制典章》,《长江流域的婚姻礼俗》《红白人生--长江流域的婚丧礼俗》等专著。
图书 | 长江文明之旅-民俗风情:婚丧礼俗 |
内容 | 作者简介 顾久幸,女,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事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研究。著有《楚制典章》,《长江流域的婚姻礼俗》《红白人生--长江流域的婚丧礼俗》等专著。 内容简介 中国人对于人生看得重的,莫过于出生、结婚和死亡三件事。认为一生中有意义的又莫过于结婚成家,而能够与结婚媲美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高中状元之时,因而民间有一句妇孺皆知的话足以说明这两件得意的事情,那就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把人洞房和高中状元相提并论,而且用喜欢的喜庆之色——红色来形容它,把它称为红喜事。人们对于结婚如此重视,是因为它对于人类来说,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踏入婚姻的长河就意味着开始人生的另一种生活,它是告别童贞走向成熟,并承担起家庭重任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它也关乎人类的繁衍,家庭的存在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考察婚姻的礼俗,就是考察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透过这个民俗的窗口,可以看到人间形形色色的悲喜剧,以及形成这些悲喜剧的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民族的、经济的、家庭的原因。 目录 长江流域的婚丧礼俗概述 内容推荐 婚丧礼俗属于人生仪礼。婚姻是人生大事,丧葬是人的最后归宿。在人生礼仪中,婚丧礼俗的内容最丰富,也最引人关注。婚丧礼俗与其他礼俗一样,是传承的,是变化的,是发展的。任何时代的礼仪都吸收了它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精神风俗,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本书以长江流域的婚丧礼俗中的主要事象为题,分别给予描述,有时也兼作一些理论探讨。整体上力求概括地反映长江流域的婚丧礼俗的全貌。对具体事象的写作,一般要追根溯源,条理出它的发展脉络,使人们对其有一个历史的认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长江文明之旅-民俗风情:婚丧礼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顾久幸 |
译者 | |
编者 | 顾久幸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26511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1页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6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88 |
CIP核字 | 2019105259 |
中图分类号 | K892.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武汉 |
长 | 241 |
宽 | 169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