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科技史话丛书——物理史话
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形式介绍中国古代到20世纪的科学知识,有故事,有知识窗,使读者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以增加读者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增加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本书有大量精美图片,对了解相关知识有辅助作用,同时也使所介绍的知识更加直观。

精彩书摘

古代力学知识
力学是研究宏观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我国是□□□□早进入农业时期的国家之一。农耕技术的发达、都邑建筑的兴造、冶炼技术的发展和铁制工具的出现,以及各种原动力和简单机械的广泛应用,导致在我国古代,力学知识相当丰富,在对力和势、物体的运动、简单机械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认识都有翔实的记载。
对力和势的认识
中国古人已经有了力和势的概念,并用它们来说明力学现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触及了惯性现象,并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巧妙地利用重心和平衡。
1. 关于力的定义
墨家早指出:“力,刑之所以奋也。”这里的“刑”同“形”,指物体;“奋”字在古籍中意是多方面的,像由静到动、动而愈速、由下上升等都可以用“奋”字。上述定义的意思就是说:力是使物体由静而动、动而愈速或由下而上的原因。《墨经》这一条的《说》还进一步指出:“力,重之谓,下、举,重奋也。”意思是物体的重量也就是一种力的表现,物体下坠、上举都是基于重的作用,也就是用力的例子。古代一直把重量单位如“钧”“石”等作为力的量度单位,说明力的概念是被广为接受的。
在汉朝,已经有了合力的初步概念。《淮南子·主术训》说:“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力胜其任,则举之者不重也”。“积力”即合力。又说:“夫举重鼎者,力少而不能胜也,及至其移徙之,不待其多力者。”古人认识到,移动一个物体比举起它所需要的力要小。明朝的茅元仪在《武备志》中明确提出了合力概念:“合力者,积众弱以成强也。今夫百钧之石,数十人举之而不足,数人举之而有余,其石无加损,力有合不合也。故夫堡多而人寡者必并,并则力合,力合则变弱为强也。”茅元仪所举的例子是力学2. “势”及其力学内涵

内容推荐
本书以图文形式介绍中国古代到20世纪的科学知识,有故事,有知识窗,使读者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以增加读者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增加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本书有大量精美图片,对了解相关知识有辅助作用,同时也使所介绍的知识更加直观。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起源可远溯至华夏祖先钻木取火及制造使用石器工具,明清以后科技的落后和西方近代物理学知识的传入,在对传统物理学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赋予其新的发展契机,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以及先民的创造精神,还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物理史话》以学科为线索,按古代力学、声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划分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相关知识、人物、著作和所取得的成就,介绍了中华民族在物理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先民的创造精神,有故事,有知识窗,使读者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以增加读者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增加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本书有大量精美图片,对了解相关知识有辅助作用,同时也使所介绍的知识更加直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科技史话丛书——物理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敬全
译者
编者 编者:陈敬全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78171
开本 16开
页数 118页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7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04
CIP核字 2018298959
中图分类号 O4-092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71
23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