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徐有真集(全2册)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明代前中期政治家、书法家徐有贞的诗文集合编,对于研究徐有贞的文学造诣及思想颇有帮助。

作者简介

徐有贞(1407年~1472年),初名珵,字符玉,号天全,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宣德八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因谋划英宗复位,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徐有贞善书法,长于行草,传世作品有《别后帖》书札。其书法古雅雄健,山水清劲不凡,撰有《武功集》。弟子吴宽、外孙祝允明均受其亲自指教、提携,成为“吴门书派”的中坚,在诗文书画诸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内容简介

《徐有真集(套装全2册)/艺术文献集成》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武功集》五卷,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第二部分为《天全翁集》五卷,以南京图书馆清初抄本为底本;《武功集》与《天全翁集》叠合的二十六篇作品,则以《武功集》为底本,《天全翁集》为校本,校记列于《武功集》部分。

前言

徐有贞(一四〇七-一四七二),原名理,字元玉,昊县(今苏州)长洲凤凰乡吉祥里人。正统十四年(一四四九)土木堡之变爆发,徐有贞倡议都城迁南京而遭致朝野非议,随之在正统、景泰年间仕途蹭蹬,在大学士陈循授意下改“理”作“有贞”。据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十“徐有贞”条载:“(景泰)二年,(徐)理因屡荐不允,一日为陈循推命,侑以玉带曰:“推先生命,玉带至矣,故敢以献。”循受之,乃教理曰:“汝当更名,毋使内家习知也。”即更名。”可知,徐有贞更名当在景泰二年(一四五一)。

由昊宽《耕隐翁墓表》与《天全先生徐公行状》知,徐有贞曾祖徐文贞、祖徐子复、父徐孟声均不显仕宦;其有兄弟三人,排行第二。长兄为松庵府君,名字不详;三弟徐有贤,字元仅,因父母早丧,放弃科试,专力于农商,苦心经营而家业丰赡。

徐有贞自幼便秀异颖脱,十二三岁入小学,熟谙古文辞,秀出班行。转从名儒昊讷问学,后经由昊讷推荐,从国子祭酒胡俨受举子业。昊讷精通小学、文史、刑法之学,胡俨擅长天文、地理、律厉、匿卜之学,这对徐有贞立足儒业、涉猎博通的治学特点具有直接影响。宣德七年(一四三二),徐有贞中顺天府乡试。按,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九“宣德癸丑科”录“徐有贞武功集八卷”,注:“榜名理,字元玉,宛平籍,昊县人。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封武功伯。”可知,徐有贞当为占籍宛平而中式。宣德八年(一四三三),徐有贞进士及第,选为翰林庶吉士,因对策卓异而授史馆编修。

目录

前言一

武功集卷一

蒙学稿

君师论

文武论 前

文武论 后

宽猛辩

言行说

梦游赋

静斋记

送翁孟学序

朱氏昆季字序

沈麟字说

玉山说

记林泉静翫图诗后

竹泉山房后记

跋讷庵清玩卷

与人观文书

制纵论

谏说

水仙花赋

范古九首

寓兴五首

闲居写怀四首

缓歌行

……

精彩书摘

君师论

天下何治?有君矣。天下何教?有师矣。天下何君师?王天下者任天下之君师矣。夫天之降斯民也,能生之而不能治之,故作之君以治之;能性之而不能教之,故作之师以教之。君师,天下所宗主而表仪者也。有君师之德而后能尽君师之道,有君师之道而后能尽君师之职,德也其体,而道也其用。体全而用备也,然后天事脩而民生遂,天理明而民心顺,而君师之责始塞焉。故曰:一民不安,非治之善也;一民不谊,非教之善也。治教之不善,君师之过也。

惟昔圣王知其然,于是夙夜孜孜,敬脩其躬,以明其德,凝其道而治教乎天下之民。民之有口腹之嗜也,则养之以牲谷而不使其饥;民之有形体之便也,则被之以布帛而不使其寒;民之有土处之宜也,则营之室庐城郭之固而不使其忧;民之有筋力之施也,则分之井牧工业之均而不使其劳。谨其司牧,厚其抚字,驱其盗贼,除其暴戾,一以去其害而存其利也。因其有仁义礼智之性也,则笃之以五典之叙;因其有吉凶宾祭之事也,则隆之以五礼之秩;因其有俊乂慈良之美也,则昭之以九德之要;因其有才技声文之习也,则进之以六艺之长。游之学校,章之宅里,观之燕射,劝之风歌,一以格其恶而导其善也。《书》云:「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是之谓已。于戏!是诚知天之生民之德也。

民之生于天而治教之在己也,是诚知任责之大且重而不敢易之也。然则,后之王者奈之何?负其责而不知求其道也。彼受月直者之为人牧羊豕也,失牧则斥;受束脩者之为人训子弟也,失训则逐,而况其大者乎?今夫王者之命于天也,其所受则有四海之富,其所牧而所训则有亿兆之衆,且民之与王固皆人耳。惟以其能治教乎己也,故尊之而为君,仰之而为师。尊之为君,尊之至也;仰之为师,仰之至也。尊之至则其治之亦必至矣,仰之至则其教之亦必至矣。乃或不能治之而反害之,不能教之而反败之,则是弃天之所命而负人之所尊仰也。斯其为失也,亦甚矣。噫!后之王者奈之何?负其责而不知求其道耶?

曰:然则,求之奈何?曰:亦求之上古帝王之盛者而已矣。求之上古帝王之盛者,则莫若尧舜也。夫尧舜诚有君师之道德而能尽其任与责者也,而传之又有心法在焉。何谓心法?《书》所谓「精一执中」是也。尧传之舜,舜传之禹,汤、文、武继而传之。夫所以三代继王而同一揆者,无他,以此也。故曰:得圣人之法者,则有圣人之道矣。有圣人之道者,则有圣人之德矣。有圣人之道德者,则亦有圣人之功业矣。于戏!后之王者,有其任而不知其责,不可也;知其责而不求其道,不可也;求其道而不求之尧舜,不可也;求之尧舜而不求之心法,不可也。

或曰,夫君师之任固王者有之矣,而王之治教乎民,则有司徒典乐百执事之人在。天人之责,奚独在于王耶?曰:不然。夫治教之官,则固有其人矣,然孰选而命之乎?是固在王矣。天命王,王命官,王任治教之道,而百官任其事。王任则官任矣,王不任而官任者无之。是故任则王之任也,不任则王之不任也。今舍此而责之彼,则将使后之王者尸其位而废其道,负其任而忽其责,几何而不为大乱之道也。于戏!是焉可论君师之道哉!

文武论 前

世常以文、武为二事,予甚病之。非予之病之,为天下病之也。为天下病之者何?文、武为二事,则天下无全才。天下无全才,则吾道之用阙。吾道之用阙,而天下之事不治。夫文、武皆吾道之用,固儒者之事也。为儒而不备文、武者,不足以为儒。古之圣贤皆儒也,若黄帝、尧、舜、禹、汤、文、武,暨风后、力牧、臯陶、伯益、伊尹、莱朱师、尚父、周公旦,或为君,或为臣,或治治,或治乱,其所为万有不同,而其所成则一。使其才不全,道不备,能然乎?

昔者夫子定《诗》、《书》,正礼乐,赞《周易》,作《春秋》,而其文灿然以着于万世。及夫为鲁相,诛少正卯,会夹谷,戮莱人,则其武又赫然以威于天下,乃所谓真儒也。古者军将皆命卿,有事则释菜于頖,成功则献馘于頖。出谒于学,入告于学,盖凡武事而一行之以文,文与武胥用,才无偏能,道无独行也。是故益以文、武赞帝之德,诗人以文、武美吉甫之功。春秋之世,赵衰亦以说礼乐,敦《诗》、《书》,举却縠而以为将。然则文、武之为儒者事尚矣,而后世乃离而二之,何哉?且古之所谓文,非今之所谓文也。古之所谓武,非今之所谓武也。夫六艺之具,所以徽乎五教、九伐之法,所以经乎七德内脩而后脩外,此治而后治彼,故合而言之,则儒者之事备矣。

今也文不知武,武不知文,天下之人各尚其所好以自传于二者之习,呻吟呫哔、诩诩弄笔者,则自谓之文。跳梁搏攫、蹶蹶而驰者,则自谓之武。彼为是者,固可笑矣。而所谓儒者,又徒矻矻自守于章句之末而不复识其所谓文、武者焉在。问之,则反以为此非我所学。故世之人,遂以腐儒目之也,其亦不足以为儒矣。

嗟乎!天下无全才,而吾道之用阙,由儒者之事失而然也。虽然,此岂特为儒者之病哉?天下之任在文、武,文、武失而天下之事胥失。求天下之治,得乎哉?治不可得也则乱,乱而欲求其复治,得乎哉?安不得其用,危而欲得其用,又可得乎哉?予故为天下病之甚矣。儒者之不可不事其事也,使儒者而知事其事,文、武之才萃于厥躬。天下治,则谋谟本朝而万民以寜;天下乱,则指顾六师而四海以定。以是为儒,不亦伟欤?而不知出此,脱人君之用之,其不负社稷之托而误天下苍生者几希矣。纵令幸免,不亦大可耻哉!

予固学儒者也,惧无以自靖,且欲得吾儒者之举真儒也,故论著其事,庶有所警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徐有真集(全2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徐有真集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075025
开本 32开
页数 2册(870页)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9-12-01
首版时间 2019-12-01
印刷时间 201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950
CIP核字 2019152770
中图分类号 I214.82
丛书名
印张 28.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5
21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