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春风(林海音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坛的“女中豪杰”,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一个在文化困境中流离的灵魂,却以整个生命的光与热情修补了每一道创痕的妇人——林海音文集珍藏版!

她的小说和散文,往往郜以家庭为背景,包括小孩、女人、婚姻的描写,由于平日细心观察,对于各种琐碎的情节,均能准确地表达出来。林海音的文字,一如她的笑声和为人,爽朗而明快。打开她的书,或是和她聊天,你都会有“在春风里”的感觉。

《春风》收录了林海音的两部长篇小说《晓云》和《春风》。

内容推荐

林海音的小说既是一柄刀,也是一幅画说是一柄刀,是因为它以锋利的刀刃剌入了封建婚姻制度的要害:说它是一幅画,是它清晰地以一个个画面,展示出了具有浓郁时代特色和文化意蕴的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婚姻和风俗样态。这种样态,既是大陆的,也是台湾的,是全中国的,它是中国特定时期婚姻和风俗文化的整体体现。

《春风》收录了林海音的两部长篇小说《晓云》和《春风》。

目录

晓云

春风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傅光明

试读章节

晶晶一定是个聪明乖巧的女孩,从她的活泼的举止和那对大眼睛听讲时的神气,就可以看出来。但是晶晶的妈妈和晶晶并不相像,她的眼梢微微向上翘着,眼睛虽然小,却也很俏丽的。此外,晶晶是圆脸型,她的妈妈是长脸型,女儿的眉毛浓,妈妈是淡扫蛾眉。两人除了都具有整洁的牙齿外,实在看不出这对母女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今天是我第一天来做梁晶晶的家庭老师。我讲功课的时候,梁太太几乎没有离开这书桌,表面上是不时地督促晶晶注意听讲,我却猜得出,她是在考查这位家庭老师的能力如何。当然,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疼爱是必然的,但也由此可见她的精神和能干。

功课讲完以后,梁太太已经吩咐叫做阿兰的女工给我拿来湿毛巾和一杯热可可,两片从电烤炉烤出来的面包。梁太太殷勤地请我擦了手就吃。我觉得很难为情,因为可可和面包只拿来一份,分明是只要我一个人吃的。连阿兰算上,我怎么能让三个人看我一个人吃东西呢!所以我局促地没有动它。我第一天来到这陌生的家庭,心情多少有些紧张,对于饱饿已不太有感觉了。而且在自己的家里,我只有被妈妈一个人看着我独自吃东西的习惯。

“不要客气呀!夏小姐。”梁太太又把碟子朝我面前轻轻推了推。

我只好一边伸手去拿了一片面包,一边笑笑说:“那么——您呢?”

“我吗,弗要客气,我晚饭吃过不久。”

“晶晶,你呢?”我又问还在低头整理笔记的晶晶。

“她吗,她不要吃喽,晚饭吃太多喽!”妈妈替她回答了,但是晶晶一扭腰,一斜头,伸出手到面包碟里,淘气、娇憨地向妈妈要求着:

“我要!”

妈妈也宽恕地瞪了一眼说:“好罢,第一天,陪老师吃一片吧!不然爸爸回来要骂你啊!”

晶晶左手拿了面包,右手仍在拿笔写什么,我伸头一看,原来她在笔记簿封面上的“老师”那一栏填上了“夏小云”三个字,然后递给我看,并且口中喃喃地念叨着:

“夏小云,夏天一朵小小的云儿!”说完她又淘气地向我笑了。

“错了,你把我的名字写错了一个字。”我放下面包,拿起笔来在一页空白的纸上写了“夏晓云”三个字,然后我也笑着念道:

“夏天早晨的一朵云儿!”

“啊!原来是这个晓字呀!我晓——得了!我晓——得了!”她把晓字故意拉长声念得重重的,然后咯咯地笑了。

晶晶的确是一个逗人喜欢的孩子,我对梁太太说:

“晶晶将来是个女诗人。”

“我不要做!”

“你一定要做,而且是一颗‘亮——晶——晶’的女诗人。”我也把她的名字念出来,我们都轻松地笑了。

梁太太在一旁用一种仿佛欣赏的眼光望着我们微笑。不知道她有多大年纪,应当比妈妈还大的样子,但是她的生活优渥,人又精明,打扮得头光脚亮,非常整洁,比起散懒的妈妈来,却又仿佛年轻些呢!

梁太太是着意修饰过的,她梳着一个非常合她身份和年龄的发型。头发整齐而不呆板地全部向后拢,后面略高的挽起一个松松的髻,斜插着一根圆珠簪。在街上常常看见这样打扮的中年妇女,她们大半穿着入时,坐着自用三轮车。梁太太正是这类型的。如果妈妈肯把她的发型也改成这样,我相信她会比梁太太年轻好多。但是我如果劝妈时,她一定会说:“我这样打扮干吗?打扮了给谁看?”唉!如果爸爸还活着,也许她就不会这样了,一个女人没有了丈夫,难道一切就变得不同了吗?男人会这么重要?

我从妈妈又想起一件事来,便对晶晶说:

“其实我也可以叫小云的,因为我妈妈的名字叫曼云,她生下了我,就随便叫我小云小云的,后来上学了,才正式地起名叫晓云。”

“你的妈妈一定是怕你上学以后不爱写字,所以给你改一个比较难写的字……”

梁太太听了连忙制止她:“晶晶!不能这么没规矩!”晶晶吐了一下舌头,不敢再说了。

“没关系,”我向梁太太笑笑,又回过头来对晶晶说,“妈妈生下我,是正在天刚亮的早晨,所以起名晓云,不是很合适吗?”“早晨的云,又是什么样子呢?”“早晨的云如果被太阳照着,也像晚霞一样有着玫瑰般的红色。但是晚霞的颜色是浓的,朝霞就不同了,那淡淡的玫瑰红,像一块轻纱披在少女的头上……”

“好美哟!”晶晶也听得如人梦幻中,直着眼看我的脸,“就像你的嘴巴那样淡淡的玫瑰红色吧!”

我给晶晶这样一说,很不好意思,我摸着自己微热的面颊,忽然想起我的两颊的玫瑰红色,实在并不是好的象征,每天上午,我的脸是苍白的,到了下午,就慢慢地泛起了一层红晕,它是很明显的一种病状,晶晶也许不会知道,怎能瞒过梁太太呢?我很怕被她看出,便假装对晶晶说:

“我今天搽了过多的胭脂。对了,我再给你讲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皇帝,他宠爱着一个美丽的女人。有一天皇帝做了一架水晶的屏风,放在书房里,他就坐在屏风后面,那美丽的女人进来了,直朝皇帝走去,竟没有注意前面有一架屏风,结果她的脸碰在屏风上了,受伤的面颊竟红得像刚要散去的早晨的云霞,更加美丽了。于是皇宫里的女人们都学着她用胭脂来搽脸。女人脸上化妆搽胭脂,就是这么个由来呀!”

晶晶听得很有趣,不住地看着她的妈妈和我的脸,然后说:

“妈妈和你都搽了胭脂,假装碰在水晶屏风上受伤!”

“好了,夏小姐很会讲故事,你也该让夏小姐回家啦!”梁太太这样说,我不由得看看腕表,可不是,已经九点半了,讲好的是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补习两小时,现在竟多饶了半小时讲故事。

我从椅子上站起身,回过头来才发现,搭在座椅背上的一件很讲究的花条缎子男寝衣,已经被我坐压得皱巴巴的了。我想这一定是男主人的衣服,等他回来穿着的时候,不定怎么骂我呢!

梁太太很周到,她要叫阿兰给我喊车子,说是外面在下着牛毛小雨。我一定不肯,告诉她说,我家离这里,可说是一水之隔,过了川端桥,就几乎到我家了。而且我也带了雨衣。

晶晶又说了一句淘气话:“很远哟!你现在要从台北县回到台北市去呢!”

我笑着拍拍晶晶的头。她发育得很好,个子高得快赶上妈妈了,两肩平宽,并没有被学校的矮小课桌折驼了背。梁太太则是娇小的身材,和我对立着说话,几乎是要仰起头来的,我这细高个子!我是受了我那高大北方人的爸爸的遗传,难道晶晶也是吗?

我在穿鞋的时候,晶晶和她的妈妈都在一旁,梁太太并且为我把雨衣的帽子翻起来盖住头,她摸了摸我的头发说道:

“好一把头发,夏小姐,又黑又亮!”

我回眸向她笑笑,她对我的爱抚,像对晶晶一样,都是把我们当做她的小孩子似的。实际上也差不多,也许她晚婚,所以晶晶比我小,我不过比晶晶大十岁。一个女人可能二十岁生孩子,像我的妈妈;也可能三十岁生孩子,像晶晶的妈妈。时光稍纵即逝,十年就像流水般过去了,妈妈常有的感慨,就是这意思吧!

阿兰开街门送我出来,她说:“认识路吗?介暗呀!”

我说:“认识认识,没问题。”

这是安静的半乡住宅区,夜来得比市区早,阿兰开灯和开门,惊动了邻家的狗,一只汪汪地叫,别只也跟着叫起来了。我实在心里有点害怕,但也得硬起胆子往前走。

没有听见关门声,难道阿兰还在望着我的后影吗?她会怎么想?一个可怜的女孩子,晚上出来乡下教书赚几个钱,比她也强不了多少呀!她是不是在这么想?

我为什么想到这么多,我有太多的自卑感。

P3-6

书评(媒体评论)

她的小说和散文,往往郜以家庭为背景,包括小孩、女人、婚姻的描写,由于平日细心观察,对于各种琐碎的情节,均能准确地表达出来。林海音的文字,一如她的笑声和为人,爽朗而明快。打开她的书,或是和她聊天,你都会有“在春风里”的感觉。

——隐地

与其说林女士,不如说林先生,这是以她独特而豁达的胸襟而言;如果她生而为男人,将比她现在的成就为大,但因为她是个天生的女性,却能赢得普遍的敬仰和爱慕。

——七等生

他们说:这已经是尊敬的极致了。

如果整个社会都称她为“先生”,如果整个时代都说她是“女中丈夫”,就是一个女子最大的荣宠了。

即使她的胸襟与胆识在当时无人能及。

是这样吗?只能这样了吗?

为什么我们不来造一些字,造一些真正的敬辞,好来呈献给这位刚刚逝去的长者——一个在文化困兽境中流离的灵魂,却以整个生命的光与热情修补每一道创痕的妇人。

——席慕容

林海音的小说既是一柄刀,也是一幅画说是一柄刀,是因为它以锋利的刀刃剌入了封建婚姻制度的要害:说它是一幅画,是它清晰地以一个个画面,展示出了具有浓郁时代特色和文化意蕴的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婚姻和风俗样态。这种样态,既是大陆的,也是台湾的,是全中国的,它是中国特定时期婚姻和风俗文化的整体体现。

——古继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春风(林海音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海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46276
开本 32开
页数 3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9
14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