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离成功有多远
内容
试读章节

张俐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工作。这是一家小型广告公司,连同老板夫妻才8个人。但张俐从不因为公司规模小就觉得屈就,相反,她觉得自己刚毕业,在这种小公司里各种工种、各个环节都能尝试和锻炼一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她对这份工作很是认真负责。公司也正是这样的情况——因为规模小,业务量大的时候,所有人都同时扮演好几个角色:策划、文案、市场……不一而足。

老板夫妻俩不在公司的时候,大家经常发牢骚:“什么工作都做,简直是一肩挑,拿一个人的薪水千三个人的活儿!”“工资低就算了,逢年过节的也没福利,还没有年终奖,你说在这破公司待下去有什么劲?”大家“隔空批斗”的时候,只有张俐在认真工作,在她看来,工资不高、福利不好、没有午餐补助,这些情况大家当初来应聘的时候老板都提前告知了,既然当初接受了,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如果现在觉得不能接受了,要么离开,要么想办法做多一些业绩,多拿些提成。如果牢骚、抱怨有用的话,还工作什么呢?

张俐骨子里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同事们的牢骚全然没有影响到她。到这个广告公司两年来,她一直非常勤奋,工作从来不敷衍、不拖拉,是全公司员工中最敬业的一个,写策划、做展台、跑印厂,她整天忙得小亦乐乎。

张俐还有个优点,就是面对客户的挑剔,她总是非常有耐心。对于一份策划书,她跑去对方公司8趟,但每次这家公司的老总都能挑出毛病来。第9次的时候,张俐把笔记本电脑带去了,经过这家公司老总的允许,她在人家暂时不用的会议室里修改策划书,只要老总不认可的地方,张俐就修改。那天,她连午饭也没有吃,把策划书一共修改了4遍。这家公司的老总在工作上以要求苛刻出名,但是,面对张俐这么有耐心的人,他的苛刻终于被化解了,不但同意了这个新产品发布会的策划书,还把拍摄电视广告的业务也交给了张俐的公司。这个老总对张俐说道:“有你这样耐心负责的员工,我相信你给我们干的活不会差的!”

张俐公司的老板做梦都没有想到张俐居然把一个700万元合同额的电视广告拍摄权给拿下了,老板当时兴奋得在办公室里直转圈,嘴里念叨着:“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这个张俐太厉害了!”

老板把这个电视广告的拍摄工作交给张俐全权负责。张俐精心拍摄、精心制作,然后一趟趟地去数码公司请对方老总看样片、提意见。对于对方每次提的意见,张俐都能够不打折捆地给予修改,就这么提意见、修改,继续提意见、继续修改,一直到客户方老总没有意见可堤,,这个电视广告片的拍摄和制作才算圆满结束。

这单广告片的合同让公司挣了将近200万元,这对于大公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不到lO人的小公司来说,简直是中了大奖一般。公司有了这笔钱,开始招兵买马、着手扩大规模了。老板想提拔张俐当公司的副总,然而,任命还没来得及在员工例会上宣布,张俐就辞职了。面对老板的目瞪口呆,张俐很不好意思地告诉老板她将去XX公司担任策划部副总监。XX公司是行业内一家大型广告公司。老板说道:“你在这里干得很成功,在行业里有了名气,有人高薪挖你很正常,咱们这里实力相对还较弱,给不了你那么高的工资。小成功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成功,小成功是大成功之母啊!”

老板的开明与鼓励让张俐非常感动。她牢牢地记住了老板的赠言:小成功是大成功之母!她深深明白:只要自己付出努力,只要在下一段职业生涯中再次获得成功,那么,工作肯定会再次给她惊喜……

P18-P20

后记

我在2012年曾经出过一本职场书——《赢在职场就这6招》,那本书出版后,出版方并没有特意要求我对此书做宣传,我心里窃喜,以为自己可以省力气了。没过多久,出版方就把稿费一次性打到我银行卡上了。从此,我对这本书更不上心了,觉得既然稿费已经拿到手了,书卖得好坏与我没有任何关系,那都是出版方的事情了。

但是,2014年年初的时候,我有9部书稿想要出版,在与出版社接触的时候,毫无例外的,每家出版社都详细问我以前出过什么书,我就把两年前出版的《赢在职场就这6招》告诉了对方,然后对方就去网店查看我这本书的销售情况。虽然这本书在网上卖得并不糟糕,但是,也不能说多好,充其量只能说是卖得一般而已。看了这本书的销售情况后,一些原本看好我书稿的编辑打起了退堂鼓,感觉有些市场风险。有的编辑虽然没有完全丧失信心,但是,在选题上报后,出版社负责选题审批及图书发行的领导去网上看了我那本书平平的销售情况后,也开始犹豫起来……

虽然我的9部书稿最终都与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但是,中间的艰难和曲折真是让我身心俱疲。这些艰难和曲折最大的原因就源于我第一本书颇为一般的销售量。

这时,我非常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卖力地宣传自己的这本书。写稿子多年,我与很多报刊社的编辑都比较熟,当初给一些报刊编辑寄样书的时候,这些编辑甚至热情地主动对我说:“我把这本书在我们的报纸(杂志)上给你宣传一下吧?”那时的我眼光非常短浅,对于对方的好意我一口拒绝道:“不用宣传了,稿费都给我打过来了,这本书卖得如何与我无关!”我当时想的是即使这本书卖得再好,根据已经签订的出版合同,我的稿费也不可能增加了,如果这样,我卖力地宣传不等于自费力?于是,我就没有干这些“傻事”。现在回想起来,那只能证明我是个十足的傻子,是个非常“短视”的傻子。如果我当初主动宣传、主动营销,书肯定会卖得好些,这至少可以让我后来的9本书在签订出版合同时顺利一些……

我上本书的出书经历其实与很多人的工作经历很相似:一些上班族觉得反正老板每月给我开固定的工资,拼命干好也没有多大意义,还不如悠哉地混日子呢,只要工资按时发放就行了。这种想法其实很短视。因为你不可能永远在一个单位工作(持这样的工作态度的人也不可能在一个单位呆很久),而在寻找新工作的过程中,有聘用意向的单位会多方面、多渠道地考察你以前的工作业绩。这时,你的工作业绩比你的求职简历重要百倍,因为以前的工作业绩代表着你的能力、你的经验、你的责任心,甚至代表着你的工作潜力。有招聘意向的单位就是根据这些决定是否录用你,决定录用你后给你多少月薪。

先前出的书能影响你以后出书的难易。

先前的工作业绩能决定你以后工作岗位的好坏以及薪资的丰厚或者微薄……

于是,我现在开始重视自己图书的宣传和销售了。

于是,我现在开始重视主动且积极地工作了。

我把自己曾经的出书经历写在这篇后记中,就是希望各位同仁能够珍惜并努力干好目前的工作,然后再展望其他的“高山”以及美好的未来……

目录

Chapter 1 入门起航篇

 谋面前攻略

 汪萍萍的“完整版”面试秀

 面试时怎么运用好“弱势”战术

 小成功是大成功之母

 不付出热情就要付出代价

 不要假冒白天鹅

 “稍后”候多久

 瓶子里装了酒就不能装酱油

 脑袋不仅仅是用来戴帽子的

 文凭也有时效性

 荒唐的偏见

 当好顶头上司的“助力器”

 如何快速进入“工作模式”

 一块旧木板的多种用途

Chapter 2 心态调适篇

 认真规划前途的士兵才是好士兵

 让能力走在工资前面

 把大象装进冰箱需要几步

 把自己变成“时针”

 为“随意”负责

 找准重力,不要失控

 赞美是一种美德

 得意时不忘形

 多“添花”,少“折花”

 自己的身价自己创造

 养工作比换工作更重要

 学会低头,才能出头

Chapter 3 人缘口碑篇

 要对损友敬而远之

 想摘果子先栽树

 用“低就”成全梦想

 平儿——大观园里的首席模范秘书

 怎样培养出好人缘

 她是我们的同事

 天上不会掉贵人

 留下来才是王道

 “包装”好你的拒绝

 朋友决定着你的前途

Chapter 4 误区禁忌篇

 多年的媳妇未必能熬成婆

 出差不是去“放羊”

 故人相见,且慢惊喜

 别让“现眼子活”误了你的前程

 不要乘坐职业“滑”梯

 别喝“抵触情绪”这杯“慢性毒酒”

 唤醒那些好习惯

 最容易掉队的人

 不要辱没自己的才华

Chapter 5 加薪升职篇

 她为什么能不断获得加薪

 向折磨你的人学习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未来

 只不过是“每次都好一点”

 路远就早些出门

 成就高手的三记妙招

 “踢皮球”踢走的是什么

 当主角,不跑龙套

 如何提高工作中的幸福指数

 青春痘长在别人脸上也闹心

 能吃苦也是一种资本

Chapter 6 韬光养晦篇

 在“坏老板”手下“百炼成钢”

 不要把“才”揣在“怀”里

 别让这些能力退化

 如何治疗“转行焦虑症”

 如何维护你的忠诚度

 向坏习惯说“NO”

 把自行车及时锁上

 在办公室里如何打电话

 打拼工作就像开车

 换位有成本,跳槽需谨慎

 想涨薪,找自己

后记

序言

我曾在某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部经理,招聘过一名毕业于北京某名校的大学生,他的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们姑且叫他小A吧。

小A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也很能吃苦。但是,他有个缺点,就是“不能受气”。当我出于好心向他指出这个缺点时,他愣了下,然后大笑起来:“受气?我一个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在公司是靠能力吃饭的,我为什么要受气?”然后,他竖起右手掌,做了一个砍伐的手势:“宁折不弯!我大学里也没有学过‘受气’这门课程!”看他说话时那斩钉截铁的样子,我苦笑无语,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现在的小A与十年前的我是多么的相似啊。但是,在受了很多挫折,浪费了很多的好时光之后,我慢慢从“宁折不弯”变成了“宁弯不折”。工作中的“宁折不弯”,看着很有魄力、很有气势,但是,这种“强硬”很容易造成人际关系恶化,从而使得自己在工作中孤立无援。而现在的很多工作需要同事间的团结协作才能完成,一个孤立无援的人在工作中谈何生存和发展呢?

钢硬易折,水柔却可以穿石。这个道理我反复和小A说过,但是,他不以为然。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一些人在没有受过挫折时,对别人的劝告总是漫不经心,甚至暗地里抱着不屑的态度。

小A刚进公司的时候,他的部门经理把一些不太重要的、比较琐碎的工作交给小A去做,毕竟他是个没有工作经验的新兵,如果直接处理一些重要工作,万一搞砸了,上司和小A都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小A的上司为了求稳,暂时安排小A去做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也实属正常。

然而,小A并不理解上司的苦心,偏激地认为上司怕自己在重要的岗位上“脱颖而出”才不让他接触核心工作。在这种误解下,“宁折不弯”的小A对工作很抵触,上司见小A工作态度非常消极,自然会批评他。于是,本来一肚子火气的小A终于找到情绪的发泄口了,他和上司大吵一架后,收拾了下自己的简单私人用品就扬长而去。

两年后的一个周末,我和小A在大街上偶然相遇,小A见了我之后就开始一个劲地发牢骚,牢骚的主题无非是自己先后进了几家公司,而顶头上司“没有一个能赏识他的”“一个个都是嫉贤妒能的家伙”,造成他“到处受压制”……

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诉他:“当初与你一起进入那个部门的小C,就是那个说话很温和、见任何人都笑着打招呼的阳光男孩,如今已经升任为一家分公司的经理了!”听完我这话,小A一下子愣住了。好一会儿,冷静过后的他说道:“也许你以前说得对,我的确有些偏激了……”

小A能这样说,我还是很欣慰的,这至少说明他因为同样的原因摔了

祝愿大家能够年轻有为,前途似锦!

最后,我衷心感谢张颖异女士、鲁继晶女士、李雪莉女士、游本章前辈以及马宁敏先生,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在此郑重鸣谢。

内容推荐

十余年摸爬滚打的工作经历,从基层员工到公司副总经理的升迁轨迹,《你离成功有多远》作者宁国涛在其丰富的工作经历中,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了很多人和事。  这些极具经验教训的一线故事能为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及已参加工作多年却遭遇“瓶颈”的老员工提供直接的借鉴,帮助他们准确丈量自己和成功之间的距离,助其在工作中迅速找准自己的定位,发现自身的优势,规避自身的劣势,调适自己的心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更好地达成自己的职业目标。

编辑推荐

由宁国涛编著的《你离成功有多远》讲述了67个故事,丈量你和成功之间的距离,讲的故事内容有:谋面前攻略、汪萍萍的“完整版”面试秀、面试时怎么运用好“弱势”战术、小成功是大成功之母、不付出热情就要付出代价、不要假冒白天鹅、一块旧木板的多种用途、认真规划前途的士兵才是好士兵、自己的身价自己创造等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离成功有多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宁国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364524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1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2014151870
中图分类号 B848.4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