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天生有罪(特雷弗·诺亚的变色人生精装珍藏版)(精) |
内容 | 作者简介 特雷弗·诺亚(Trevor Noah),1984年2月20日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曾担任电视台、广播电台主持人和脱口秀演员,声名鹊起之后于2014年底赴美国发展,担任美国“喜剧中心”电视台著名脱口秀节目《每日秀》(The Daily Show)的通讯员,后在2015年成为该节目的主持人。诺亚目前生活在纽约。 书评(媒体评论) 事实上,诺亚的母亲是 这本书里真正的英雄……她 给儿子最好的礼物,就是 让他协会独立思考,通过 自己的角度看待世界……同 诺亚的众多粉丝一样,我 很感激她做到了这一点。 ——比尔·盖茨,“2017 夏季书单推荐” 《天生有罪》不仅是一 部在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下 的令人不安的成长史,更 是一封写给作者那位了不 起的母亲的情书。 ——角谷美智子,《纽 约时报》书评家、普利策 奖得主 后记 感谢NormAladjem、 DerekVanPelt、 SanazYamin、RachdRusch 、Matt Blake、Jeff Endlich 和Jill Fritzo,他们在事业 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 并促成了这本书的诞生。 感谢Peter McGuigan以 及Foundry Literary+Media 的团队,包括Kirsten Neuhaus、Sara DeNobrega,以及Claire Harris,是他们签下了这本 书,并在非常紧迫又忙碌 的时期内保证了这本书的 进度。另外,还要感谢 Tanner Colby,帮助把我 的故事呈现在了纸上。 感谢兰登书屋和 Spiegel&Grau的每一个人 ,是他们看到了这本书的 潜力,并且让它最终成真 ,其中包括我的编辑Chris Jackson,出版人Julie Grau和Cindy Spiegel、 Tom Perry、Greg Mollica 、Susan Turner,Andrea DeWerd、Leigh Marchant 1 Barbara Fillon、Dhara Parikh、Rebecca Berlant、 Kelly Chian、Nicole Counts和Gina Centrello。 感谢把这本书带到南非 ,让它得以在那里出版的 每个人,包括麦克米伦出 版公司南非分社的每个人 ,包括Sean Fraser、 Sandile Khumalo、Andrea Nattrass、Rhulani Netshivhera、Sandile Nkosi、Nkateko Traore、 Katlego Tapala、Wesley Thompson和Mia vanHeerden。我还要对 Khaya Dlanga、David Kibuuka、Anele Mdoda、 RyanHarduth、Sizwe Dhlomo和Xolisa Dyeshana 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正 是他们在早期阅读了我的 手稿,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和建议,使其最终成为您 手中的这本书。最后,我 要感谢我的妈妈,是她把 我带到这个世界上,让我 成为了现在的我,我欠她 的恩情,永远都无法还清 。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跑 第二章 天生有罪 第三章 祈祷吧,特雷弗 第四章 变色龙 第五章 第二个女儿 第六章 漏洞 第七章 芙菲 第八章 罗伯特 第二部分 第九章 桑葚树 第十章 一个年轻人的漫长的、尴尬的、偶尔悲剧又时常蒙羞的心灵教育——情人节 第十一章 局外人 第十二章 一个年轻人的漫长的、尴尬的、偶尔悲剧又时常蒙羞的心灵教育——暗恋 第十三章 色盲 第十四章 一个年轻人的漫长的、尴尬的、偶尔悲剧又时常蒙羞的心灵教育——舞会 第三部分 第十五章 跳吧希特勒! 第十六章 芝士男孩 第十七章 这个世界并不爱你 第十八章 我母亲的人生 致谢 精彩页 第一章 跑 好莱坞大片里经常有那种疯狂追逐的戏码,某人从高速行驶中的车上跳下来,或被人丢下来,摔到地上,滚上几滚,停下,然后站起来,掸掸身上的灰,好像这不是什么大事。每当看到那种戏份,我都会想,这纯属瞎扯。被人从高速行驶的车里丢出来可比这要痛苦得多。 九岁的时候,我妈就把我从一辆正在行驶的车上扔了出来。那天是周日。我记得很清楚,因为那时我们正在从教堂回家的路上。在我的童年里,每个周日都是属于教堂的。我们从来不会错过礼拜。我妈那时是—现在依然是—一个非常有信仰的女人。虔诚的基督徒。和世界各地的原住民一样,南非的黑人也接受了殖民者的宗教。我说“接受”,但其实是强迫接受。白人对本地的原住民很严苛。他们说:“你们要向耶稣祷告,耶稣会拯救你们。”原住民则回答道:“好吧,我们的确需要被拯救—把我们从你们手中拯救出来,不过这是另一码事了,所以让我们来试试这个耶稣吧。” 我的整个家庭都信教,只不过我妈一直信基督,而我的外婆一面信着基督,一面也保留着她从小到大的传统科萨信仰,她会和我们祖先的灵魂交流。很长时间里,我都不明白为什么很多黑人会放弃他们原本的信仰,改信了基督。但是去教堂去得越多,在那些长凳上坐得越久,我就越了解基督教的逻辑:如果你是美国原住民,你向狼祈祷,那你是野蛮人;如果你是非洲人,你向你的祖先祈祷,你是原始人。但当白人向一个能把水变成酒的家伙祈祷,好吧,这很合乎常识。 我的童年充斥着教会或某种形式的教会活动,一周起码有四个晚上要在教会度过。周二晚上是祈祷会。周三晚上是《圣经》学习。周四晚上是青年礼拜。周五周六晚上休息(原罪之夜)。然后是周日去教堂做礼拜。准确地说,要辗转三个教堂。原因是我妈说,这三个教堂的教会,每一个都能带给她不同的东西。第一个教会,有对上帝的喜悦赞美。第二个教会,有对《圣经》的深度解读,我妈很喜欢。第三个教会,激情澎湃、涤荡灵魂。在那里,你能真正地感受到被圣灵充满的感觉。但在完全偶然的情况下,随着我们与这几个教堂之间的来往,我注意到了每个教堂都有自己特定的种族构成。喜悦赞美教会是多种族融合教会。深度解读教会是白人教会。激情澎湃教会则是黑人教会。 多种族教会在雷玛圣经教堂,一个庞大且具有现代感的大教堂,位于市郊。那里的牧师雷·麦考利,之前是一位健美爱好者,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性格很像啦啦队队长。雷牧师参加过1974年的宇宙先生健美比赛,排名第三,那年的冠军是阿诺德·施瓦辛格。每个周末,雷都会站在台上,用尽浑身解数来让耶稣显得很酷。座位排布是剧场式的,还有一个摇滚乐队现场演奏最新的基督教流行乐。每个人都跟着合唱。你不知道歌词也没事,头顶上有个大大的电视屏幕,歌词就在上面滚动。可以说,这就是基督教的卡拉OK。我在这个多种族教会常常玩得很嗨。 白人教会在玫瑰岸联盟教堂,位于桑顿,属于约翰内斯堡一个非常富有的社区,是白人聚居地。我超喜欢白人教会,因为我不用去做主日祷告,我妈会去那边,而我只需要去孩子们上的主日学校。在主日学校里,我们可以读到一些很酷的故事。诺亚方舟和洪水的故事是我最喜欢的,毕竟,这个和我有直接联系嘛。此外,我也喜欢摩西分开红海、大卫打败巨人、耶稣驱逐神庙里的货币兑换商这几个故事。 在成长过程中,我几乎没怎么接触过流行文化。我妈的房子里不准放Boyz II Men的歌。那种唱男人和女孩整晚大跳贴身热舞的歌?不行不行不行。绝对不能听。我的其他同学在学校会哼唱《路的尽头》,我完全不知道他们在唱什么。我大概听说过Boyz II Men的名字,但并不真的知道他们是谁。我唯一了解的音乐只来自教堂:那种情绪高昂、鼓舞人心的赞美诗。电影也是一样。我妈希望我的思想永远不会被黄色和暴力的内容污染。所以,《圣经》就是我的动作电影。参孙就是我的超级英雄。他是我的希曼。一个人能用一块驴子的下颌骨打死一千个人?这也太牛了。当然,到保罗和《以弗所书》那部分时,就没什么情节了,不过,要说起《旧约》和《福音书》?每一页、每一章、每一节我都能给你背出来。白人教会每周都有《圣经》猜谜游戏,我能赢过所有人。 然后就是黑人教会。好像时不时哪里就会有黑人教会的服侍活动,我们都会去。在镇上,一般会有那种户外的“帐篷复兴”教会。我们经常去外婆的教会,那是一个传统的循道宗教会,五百多名黑人奶奶们穿着蓝白色的衬衫,抓着《圣经》,极富耐心地曝晒在炽热的非洲太阳下。实话实说,黑人教会的条件很差。没有空调。没有大屏幕滚动播出歌词,而且一开就老半天,起码三四个小时。这让我感觉很迷惑,因为白人教会的活动只有一个小时,包括大家进场退场,还有牧师致感谢词的时间。但是黑人教会能让我感觉我已经在那儿坐了一辈子,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时间过得这么慢。是不是时间是有可能静止的?如果是,那么为什么只会在黑人教会静止,却不在白人教会静止呢? 导语 2020年红遍全球、挺中国的主持人崔娃爆笑回忆录。豆瓣4800人评分9.1,豆瓣传记榜TOP6。在本书中,小崔将他的幽默天赋发挥到了极致,完美展示了为什么他会被选为《每日秀》的主持人。 “生而有罪”的崔娃讲述贫民窟的成长经历 小崔出生在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其父母属于跨种族结合,因此他生下来就犯了罪,再加上他从小生活在贫民窟,似乎注定要走上一条犯罪道路。然而,倔强的小崔与伟大的母亲凭借着幽默、乐观与智慧,最终摆脱了暴力与贫穷的怪圈,从南非的贫民窟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多家媒体“年度好书”,普利策奖获得者、《纽约时报》毒舌书评家角谷美智子赞不绝口 南非不只有曼德拉和查理兹·塞隆,本书在讲述作者各种或爆笑、或痛苦、或感人的童年经历时,还将目光投降了南非这块神奇的土地以及反人类的种族隔离制度之恶,充满了浓烈的异域色彩与人文关怀。 内容推荐 美国当红脱口秀《小崔每日秀》主持人特雷弗·诺亚,一出生就犯了罪:因为他的父亲是白人,母亲是黑人,而在当时种族隔离的南非,这样的结合属于犯罪,他父母会面临五年有期徒刑的惩罚,诺亚自己也会被送到孤儿院。 为了保护诺亚,他那位勇敢、反叛、幽默、坚强、虔诚信教的母亲,想出了各种极端甚至荒唐的办法,在歧视、贫困、暴力的怪圈中,竭力为他创造了一种正常的生活。而自幼便遗传了母亲性格的诺亚,除了像大多数青少年那样成长外,还需要学会如何 “尴尬”地在一个他本不该存在的世界上生活。 这本回忆录中收集的故事,时而幽默,时而惊险,时而感人,但无一例外都彰显了诺亚惊人的喜剧天赋,以及一位母亲无条件的、无止境的、无与伦比的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天生有罪(特雷弗·诺亚的变色人生精装珍藏版)(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南非)特雷弗·诺亚 |
译者 | 译者:董帅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116263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32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10 |
CIP核字 | 2020125687 |
中图分类号 | I478.55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17 |
宽 | 15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