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浮生六记全鉴(典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沈复著的《浮生六记》为自传散文体小说,书中记闺房之乐,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山水名胜、奇闻趣观。是一部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俞平伯一生尤其钟爱《浮生六记》,赞其:“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林语堂则视之为知己:“读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著名主持人汪涵曾多次在节目中向观众推荐这本书:“我们要学会用美的眼光,去发现周遭的一切。”

《浮生六记全鉴(典藏版)》是《浮生六记》一书的注译本,由杨增良注译。

内容推荐

《浮生六记》是清朝文人沈复的一部自传体散文集。书中,沈复以优美、缠绵的笔调向读者展现了自己与妻子陈芸之间的日常琐事、感情生活、游历趣闻等。内容细腻真实,情感充沛饱满,笔下人物栩栩如生。作者将真实有趣的居家生活大胆直接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得以一窥当时士人的生活风貌和婚姻家庭状况,了解明清时期文人雅趣和生活品位。

《浮生六记全鉴(典藏版)》是《浮生六记》一书的注译本,由杨增良注译。

目录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五 中山记历

卷六 养生记道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原文】

余启堂弟妇,王虚舟先生孙女也。催妆时偶缺珠花,芸出其纳采所受者呈吾母。婢妪旁惜之,芸曰:“凡为妇人,已属纯阴,珠乃纯阴之精,用为首饰,阳气全克矣,何贵焉?”而于破书残画反极珍惜。书之残缺不全者,必搜集分门,汇订成帙,统名之曰“继简残编”;字画之破损者,必觅故纸粘补成幅,有破缺处,倩予全好而卷之,名门“弃余集赏”。于女红中馈之暇,终日琐琐,不惮烦倦。芸于破笥烂卷中,偶获片纸可观者,如得异宝。旧邻冯妪每收乱卷卖之。

其癖好与余同,且能察眼意,懂眉语,一举一动,示之以色,无不头头是道。

余尝曰:“惜卿雌而伏,苟能化女为男,相与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不亦快哉!”

芸曰:“此何难,俟妾鬃斑之后,虽不能远游五岳,而近地之虎阜、灵岩,南至西湖,北至平山,尽可偕游。”

余曰:“恐卿鬓斑之日,步履已艰。”

芸曰,“今世不能,期以来世。”

余曰:“来世卿当作男,我为女子相从。”

芸曰:“必得不昧今生,方觉有情趣。”

余笑曰:“幼时一粥犹谈不了,若来世不昧今生,合卺之夕,细谈隔世,更无合眼时矣。”

芸曰:“世传月下老人专司人间婚姻事,今生夫妇已承牵合,来世姻缘亦须仰借神力,盍绘一像祀之?”

【译文】

我的弟弟启堂的妻子是王虚舟先生的孙女,她在成亲那天梳妆的时候发现首饰中独独缺少了珍珠花饰,芸便赶忙将自己结婚时的聘礼珍珠花交给我的母亲,让她代为转交,芸的贴身丫头见了很是心疼,替她惋惜。芸见了便劝导她:“女人本来就属阴,而这珍珠更是纯阴的精华所在,女人将它用作首饰把身上的阳气都克尽了,有什么可珍贵舍不得的?”别看芸对珠宝首饰很不在意,但她对一些破卷残画却是极为珍爱的。她看到书籍残缺不全的,一定会先将它们搜集,分门别类,然后再汇集成册,统一为“继简残编”;对于破损的字画,她则必须要找到旧纸进行粘补或有难以补好的也都收藏起来,叫“弃余集赏”。每天,芸都在忙女红和一些零零碎碎的生活琐事,不厌其烦。芸对于书画是发自肺腑地喜爱,即便在箱底发现一些残破的书卷也都如获至宝,曾经的老邻居冯老太每次收到旧纸烂书都会拿来卖给芸。

芸的爱书的这个癖好和我真是如出一辙,见识得多了,她也逐渐能从一些着笔用墨的细节其中看出许多门道来,而且问起她来还说得头头是道,让人信服。

我曾不无惋惜地对芸说:“可惜你终究是个女子,只能藏于闺阁,如果你能化身男子,就可以与我同游名山大川,访遍名胜古迹,你我二人遨游于天下之间该是何等的美事。”

芸说:“这有何难?等到我老了头发斑白,没有了世俗顾忌的时候便陪着你去游玩,虽然那时我们不能再远行游玩三山五岳,但这附近的虎丘、灵岩山,南到杭州的西湖,北到扬州的平山,我们都可以携手而游啊。”

我还是有些介怀,说:“只怕到了那时,你我都已经老态龙钟,走不动路了。”

芸宽慰我说:“就算今生你我不能同游,还有来世啊。”

我笑着说:“若有来世,你来做男子,我为女人与你相随。”

芸点头笑说:“真是如此,来世一定不要把今生忘记才有情趣。”

我笑着说:“小时候吃粥的事情到了如今都说不完,如果真的来世能不忘今生,那么到时我们新婚的当晚,一定好好地聊聊这前世的点滴,想必那一夜是无暇睡眠了。”

芸说:“世人都说,这月下老人是专管人世间婚姻大事的,他已经将你我今生的姻缘牵合,来世还需他老人家帮忙安排,不如我们画一幅他的神像,这样就可以每天上香乞求他能让你我来世如愿结为夫妻。”

P32-35

序言

《浮生六记》一书,拿入手中,书名便颇为惊人,看似虚幻不实,如梦如烟:浮生很长,流年易逝,要如何记得,如何留住?翻开书,才知道字字写实,句句真挚,原来,浮生可记。

沈复,清朝的一个有些落魄的文人,经济困顿,仕途不顺,偏偏是这样的一个人,写出了《浮生六记》这本中国文学史上的奇书。

在《浮生六记》中,最为夺目的便是沈复的妻子——芸。她是一个极为聪慧、可爱的女人,和以往的艺术形象不同,她有血有肉,优缺点并存。她的容貌并没有倾国倾城,只是清秀纤弱,甚至有些小小的瑕疵:她爱吃有怪味道的臭乳腐和虾卤瓜;她有些胆小拘谨,可是这些成为沈复爱芸的理由。她充满灵性,为沈复的生活带来最快乐最明莹的点缀,让本应困苦的日子,变得美好而雅致。芸不仅仅在生活中是沈复的好伴侣,在精神世界中,更是沈复的知音。他们曾一起游玩山水,也曾一起为躲避城市的喧嚣而入住农家,芸更会女扮男装偷跑出去玩……难怪林语堂先生说:“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可惜的是,一个如此可爱的女人,却终难逃脱命运的安排。芸所生活的年代注定不会让她拥有幸福美好的一生,来自家庭的排挤,来自生活的压迫,让芸身心俱疲,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书中,沈复用极为优美凝练的文字,旖旎缠绵的笔调记录自己和芸之间的感情生活,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伉俪情深、温柔缱绻,更感受到他们别离时的痛彻心扉。对于芸的情感和赞美,沈复毫无遮掩,抒发得大胆而直接,用最平实的事,抒最真挚的情,这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除了对妻子的感情,《浮生六记》还为我们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风貌。才华横溢的沈复非常善于在平凡甚至困顿的生活中营造高雅的情调,他的一生可谓经历坎坷,却终能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态,他和芸努力地让人生成为艺术,并用自己的眼睛不断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妙之处。寻常可见的花草瓜果,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高雅且有意趣,于常人来说普普通通的路途、经历,也都被描述得妙趣横生。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沈复的地位和经济原因,这本《浮生六记》并没有在他生前刊印发行,只是通过抄本的形式流传,而且传播有限。等到人们发现这部书的精妙之处,想要印发之时,六记已经丢失了二记,因此我们现今所看到的第五记《中山记历》和第六记《养生记道》并不是沈复的手笔,而是后人伪作。其中,《中山记历》中描写了关于琉球居民的风土人情和风光物产;《养生记道》则多为收录的是关于养生方面的文献材料,如此方勉强凑得六记齐全。因其伪作难有沈复文笔之美妙、内容之意境,且浅显易懂,故本书未作翻译与注释。

时间仓促,故而书中翻译与注释难免有所遗漏不妥之处,还望读者见谅。本书的翻译尽可能保持原书的笔调,浪漫的气息,在贴近原著的基础上,做到“信、达、雅”,希望大家能在此书中领略到作者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文笔、浪漫的气息、乐观的态度以及祖国的大好山河!

注译者

2016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浮生六记全鉴(典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沈复
译者 杨增良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030866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9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2016273523
中图分类号 I26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