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表征策略与文学书写(詹姆斯·W.约翰逊研究)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李蓓蕾,女,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一直从事汉语儿童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育的相关研究,主编《攀登幼儿英语》系列教程,主持过多项以幼儿园英语学习实验促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项目,并在全国多个省市地区进行近十年的实验工作,组织过上百场幼儿英语教师培训会。 目录 概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部分 约翰逊的作品在种族维度上的表征策略与文学书写 第一章 呈现现实:约翰逊的作品对种族偏见的解构 第一节 解构种族优越论的合理性 第二节 解构种族偏见的正义性 第三节 消除种族偏见的双向度视角 第二章 打破二元对立:约翰逊的作品对种族误读的修正 第一节 约翰逊论美国文学中的黑人形象 第二节 《原有色人》对奴隶叙事的戏仿:反讽种族偏见的理性优越论 第三节 《一路走来》对美国自传传统的继承与超越:从沉默到对话 第三章 生产意义:约翰逊论美国黑人作者的困境与种族意识 第二部分 约翰逊的作品在语言维度上的表征策略与文学书写 第四章 约翰逊论语言与存在 第五章 约翰逊与美国非裔诗歌语言的创新 第一节 约翰逊对美国黑人方言的批评 第二节 约翰逊对美国非裔诗歌语言的思考 第三节 约翰逊对美国非裔诗歌语言的创新 第六章 语言表征与主体性建构 第一节 语言与真实 第二节 语言:存在的动态标记 第三部分 约翰逊的作品在文化维度上的表征策略与文学书写 第七章 约翰逊对美国非裔知识阶层的文化心理的书写 第八章 黑人美学的先声:约翰逊论黑人之美 第一节 黑肤色之美 第二节 黑人女性之美 第三节 黑人文化之美 第九章 约翰逊论美国非裔对美国文化的贡献 第一节 美国非裔音乐:拉格泰姆和黑人灵歌 第二节 美国非裔文化:突破界限的“和声” 第三节 重构种族身份:文化个性与文化融合 第四部分 约翰逊与美国非裔现代文学 第十章 约翰逊论美国非裔文学传统的建构 第一节 传统的缺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非裔文学的生态景观 第二节 超越模仿:创造真正的黑人文学 第十一章 约翰逊论美国非裔文学的发展方向 第一节 美国非裔文学走向现代文学 第二节 黑人文化:黑人原创文学的根基 第十二章 约翰逊与哈莱姆文艺复兴 第五部分 表征与书写:约翰逊的种族融合思想及多元文化观 第十三章 约翰逊对美国种族关系的解读 第十四章 约翰逊的多元文化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詹姆斯·W.约翰逊生平大事年表 附录2 多重对话的建构:“科尔与约翰逊兄弟”三人创作团队通俗音乐研究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宝贵的全景图,不仅描绘了詹姆斯·W.约翰逊这位美国非裔艺术和文学巨匠的人生与创作,而且展现了研究这么一位卓越的作家的方法及过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表征策略与文学书写(詹姆斯·W.约翰逊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蓓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2022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8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46 |
CIP核字 | 2020080473 |
中图分类号 | I712.0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