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女性90%的病是憋出来的(罗博士教你不憋屈不上火不生病)
内容
内容推荐
憋屈会对女性的身体造成全面的损害,具体表现为“六郁”:
气郁。简单来说,就是人受了气,想不通,憋屈在心中,没有排解出去,让身体承受压力的一种状态。
血郁。长期生气,会导致气郁,而长期气郁,则会阻碍血的运行,导致气滞血瘀。
火郁。想法太多,实现不了,人就会郁闷、生气;而太多的气憋屈在身体中,就会积热化火,出现火郁。
湿郁。气运行不畅,除了导致气滞血瘀外,还会导致水湿代谢不出去,淤积在身体内,出现湿郁。湿郁就像身体中的水牢,困在其中,必然导致诸多问题。
痰郁。湿郁产生后,身体里湿气变重,会凝聚成痰,而痰多了,不能及时化掉并排出,就会形成痰郁,导致很多大病和怪病。
食郁。情绪不好,会直接影响肠胃,肠胃能消化食物,却无法消化忧愁、怨恨和愤怒,当这些情绪太多,憋屈在身体中,就会卡住吃下去的食物,导致食郁。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疾病的形成就像连环锁一样,一环套着一环——
憋屈→气郁→血郁→火郁→湿郁→痰郁→食郁
而憋屈的原因则在于,遇事想不开,患上了认知上的“比较病”“应该病”“受害病”和“嫌弃病”。本书不仅介绍了身体内的六种郁结,告诉大家如何诊断,如何用相应的方子和方法及时进行调理,避免酿成重病、大病。还有一点,就是希望通过帮助大家改变认知,来调整内心情绪。当认知改变后,情绪就会变好,而情绪变好后,就能做到不憋屈,不上火,不生病。
作者简介
罗大伦,原名罗大中,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被誉为中医新生代的领军人物,业内有“中医两博士,南有刘力红,北有罗大伦”之说。与刘力红博士的治验、研究、著书立说不同的是,罗大伦博士是从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和电视媒体上宣传中医的。
2005年,罗博士以中医故事化的写法,还原了古代名医们悬壶济世的形象,并以《古代的医生》为题发表在天涯煮酒论坛上。网友们为中医大师们精湛的医术赞叹,更为他们的大医精诚之心折服,他们相互传阅,点击率现已突破160万。如今,此贴已被整理为《古代的中医》、《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原书名《神医这样看病》)、《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原书名《这才是中医》)出版。
作为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的前主编、特邀主持,罗博士曾邀请了许多有影响的中医专家(像王琦教授、王鸿谟教授、姜良铎教授等)开坛布讲;2011年,罗博士又受邀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让中医养生智慧进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
目录
第1章 为什么憋屈的女人容易生病
1.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身体内的圆运动
2.每次憋屈,都是往身体里埋了一颗地雷
3.身体内的六种郁结,每一种都很要命
第2章 心里有疙瘩,体内就容易有结节、增生和肿瘤
1.疾病,是憋屈的情绪在身体中呐喊
2.有什么样不良情绪,就容易得什么疾病
3.你的身体,会以各种方式回应心灵
4.憋屈的根源,在认知
5.很多康复奇迹,都源于认知改变
附录
第3章 活在一个受气的家庭里,很难不气郁
1.气郁,又叫肝气郁结
2.什么是“家源性疾病”
3.我最深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
4.肝气郁结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家人的问题
5.家庭氛围不对,人容易得怪病
第4章 化解肝气郁结的方法:让圆圈转起来,把疾病甩出去
1.一个方子,为什么能治好近百种疾病
2.没有排出去的压力,容易变成乳腺结节和肿瘤
3.乳腺增生了,我该怎么办
4.乳房胀痛、乳腺增生,艾灸可以帮你忙
5.生气导致的月经不调,可以这样调理
6.女性想美丽,先要疏通肝气
7.憋屈出来的甲状腺结节。该如何化掉
8.颠簸的更年期,可以这样平稳度过
9.肝气郁结导致的失眠,泡脚就能解决
10.肝气郁结导致的疑难杂症,该如何调理
11.很多人的累是心累,很多人的病是情绪病
12.知道生气不好,但就是忍不住,怎么办
第5章 血郁:不是一种病,而是一堆病
1.气不顺,血就郁
2.如何诊断自己是不是气滞血瘀
3.大病专门欺负气滞血瘀的女人
4.把瘀血逐出去,让身体好起来
5.高血压有两个金箍咒:瘀血和不良情绪
6.治疗中风的妙方:补阳还五汤
7.瘀血导致的月经不调,可以喝这道靓汤
第6章 火郁:不上火,就不容易生病
1.想法一多。人就上火
2.肝火犯胃,胃胀胃痛怎么调理
3.什么叫“木火刑金”,如何避免这样的火刑
4.“木火刑金”导致的皮肤病,要釜底抽薪,熄灭肝火
5.上火引起的口腔溃疡,可以喝“三豆乌梅汤”
6.上火咽喉痛,到底该怎么办
7.上火引起的偏头痛,用“引火汤”药到病除
8.引火归元,治疗面瘫
9.满脸痤疮,该怎么调理
10.经常上火的女性,可以喝“生熟地龙骨汤”
第7章 湿郁:身体中的水牢
1.湿郁会导致哪些疾病
2.水湿太重,心脏不舒服,用“苓桂术甘汤”化解
3.祛水湿的良方:五苓散
4.去除脾胃湿气的圣药:平胃散
5.除水肿,可以喝“赤小豆鲤鱼汤”
6.如何调理类风湿关节炎
7.风湿关节疼痛的泡脚方
8.如何治疗寒湿感冒和湿热感冒
第8章 痰郁:人一旦有了痰郁,怪病就会多起来
1.为什么痰郁怪病多
2.如何诊断自己是否有痰湿
3.瘦人多火,胖人多痰
4.化痰先顺气,气顺痰自消
5.怪病皆从痰治
6.痰湿,还可以用罐拔出来
第9章 食郁:难以消化的不仅是食物,还有情绪
1.肠胃能消化食物,却无法消化怒气
2.理顺你的情绪,理顺你的肠胃
3.化掉食郁最常见的方子:保和丸
4.打开郁结的“越鞠保和丸”
结束语 有三种方法,能够化解不良情绪
1.青山绿水法
2.树洞法
3.正念法
序言
女人如何才能不憋屈,不上火,不生病
这些年来,与病人打的交道越久,我越能意识到一件
事:很多疾病都是不良情绪导致的,这一点在女性身上尤
其明显。
什么是不良情绪?
看到“不良”两个字,人们会习惯性地想到那些负面
情绪,比如愤怒、伤心和恐惧,并将其等同于不良情绪。
但我这里所说的不良情绪,和传统的划分方式并不一样。
事实上,人有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也是必需的。关
键时刻,愤怒可以捍卫我们的尊严,不至于随意被欺辱;
亲人去世,我们悲伤哭泣,这是最真挚深沉的情绪;恐惧
可以警示危险,让我们避免灾难。
但是,任何情绪都必须适量,以便于我们能够承受、
排解,让情绪从心中流过,从身体中流走。
身体与情绪的关系,就像河床与河水的关系,良好的
情绪应该是:流淌但不郁结,经历但不压抑,感受但能放
下。正如流水不腐,无论是喜悦、忧伤、愤怒,还是思虑
和恐惧,只要能够从身体的河床中流走,都不会成为问题
。但如果情绪一下子来得太多太猛、太澎湃激烈,狭窄的
河道便会难以容纳,这时,憋住的情绪会导致洪水泛滥,
最终冲毁作为河床的身体。中医说“喜伤心”,就是指大
喜之情突然降临,不能及时通过身体,对心脏造成了伤害
;而“怒伤肝”则是愤怒太多,憋屈在身体中,导致了肝
气病。
所以,不良情绪并非是负面情绪,而是那些被压抑憋
屈在心里和身体里、没有排解出去的情绪,心理学称之为
“压迫性情绪”。
如今的女性们全都有着多重身份,夫妻感情、职场竞
争、亲子关系常常压得女性透不过气,因此,女性最容易
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
不良情绪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首先,会影响身体内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气郁。简单
说,气郁,就是人受了气,没有排解出去,憋屈在心里,
然后又传递到了身体中。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气郁:辅导
孩子的作业,教了五遍还不会,很多妈妈顿时觉得一股气
往上顶,于是爆发了“书桌之吼”;和老公吵架,感觉身
体内有气在到处乱窜,要么打嗝、泛酸,要么胃痛胃胀,
真实体会到了什么叫“气不打一处来”。以上这些都属于
气郁,中医说“百病生于气”,是指气的失调会导致各种
疾病,而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气郁了。
其次,身体中的血,是靠气来推动的,因为憋屈而气
郁后,会致使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气滞血瘀和瘀血。让女
性苦恼不已的黄褐斑、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子宫癌和乳
腺癌等疾病,都与气血阻滞有关。
第三,情绪憋屈,积热化火,会直接导致身体上火。
无论是肝火、心火、胃火,还是肺火,都会对身体造成极
大的伤害。
第四,脾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负责运化水湿。而
当气郁压制脾脏,水湿无法正常运送和排出,淤积在身体
中,便会造成湿郁。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以及一些心脏
疾病,或多或少会与此相关。
第五,气血不畅,水湿凝聚成痰,又会形成痰郁。中
医说“痰郁多怪病”,很多疑难杂症,都有痰郁的影子。
第六,情绪憋屈导致的气郁,还会降低消化功能,致
使食物淤积在肠胃中,形成食郁。反过来,食郁又很容易
引发消化系统的疾病,甚至一些严重的疾病,比如胃溃疡
、肠道溃疡甚至胃癌和肠癌等,也有这个病因的影响。
上面这六种郁结,就是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所说的
“六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疾病的形成就像连环锁一样
,一环套着一环——
不良情绪→气郁→血郁→火郁→湿郁→痰郁→食郁
在这个连环锁中,每个环节都彼此纠缠在一起,互为
因果,而不良情绪则排在第一位,必须引起女性的重视。
很多女性告诉我,她们早知道不良情绪有千般不好,
但偏偏就是管不住。每次事后反省时的心得都能写本书,
可是下次遇到这类情况,还是老样子。
为什么道理全都懂,但还是会生气、憋屈?原因就在
于,人们90% 的情绪都是无意识的,想要控制情绪,必须
从内心深处实现改变。在与病人深入交往的过程中,我发
现,不良情绪之所以产生,在于心中所想不能实现,于是
看一切都不顺眼、不称心、不如意。换句话说,是想法不
通导致情绪憋屈,是认知扭曲导致了不良情绪,最终引发
出一系列疾病。我将这些想法称为“认知疾病”,最常见
的有四种——
一是“比较病”。这些人总是喜欢与别人比较:“凭
什么他们就称心如意,自己却过得这么辛苦。”一旦有了
这样的想法,人就会愤愤不平,并且难以释怀。
二是“应该病”。认为事情“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当事与愿违后,便心怀不满,情绪久久不能平静。
三是“受害病”。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这样的
想法会让他们长期浸泡在委屈和怨恨中,悲悲戚戚,看不
见生活中的光明。
四是“嫌弃病”。认为自己不够好,没有多少价值,
被人嫌弃,并由此滋生自卑、羞愧、不安、内疚、忧郁和
失望等情绪。
认知本身并不是情绪,却能产生情绪,并且主导情绪
。伴随着这些扭曲的认知,情绪喷涌而出,无法及时排解
,最终
导语
罗大伦博士写给女性的中医养生书,让您新的一年不憋屈,不上火,不生病。
本书是继畅销书《女性养生三步走:疏肝,养血,心要修》之后,为女性打造的一本养生新书。介绍了身体内的六种郁结,告诉大家如何诊断,如何用相应的方子和方法及时进行调理。
想通了,气顺了,没病了!
精彩页
1.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身体内的圆运动
人的生命,以气为“根”,气聚则生,气衰则病,气断了,人也就死亡了。
翻开中医书,我们会碰到很多“气”,诸如正气、元气、。肾气、胃气、肝气、胆气、肺气和脾脏之气等,这些气支撑起我们的生命,但是,它们究竟是如何在身体内运转的呢?
我们都见过电风扇,风扇之所以能有风,是因为扇叶在不停旋转。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气在人体内旋转,做着有规律的圆周运动,产生出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这么说或许有些抽象,我们不妨用一张图来表示:
在人体内,五脏六腑是上下分布的,所产生的气也按照一定的方向运动,恰好形成一个圆圈。
中医讲究五行,认为心属火,位于身体的上部,肾属水,在最下面。心火下降,能温暖肾水,让肾水不至于太寒。肾水受热后,开始上承,一路到达心脏,让心火不至于过热。这一升一降,水火既济,循环往复,宛如身体内的发动机,产生出温和的生命动力。
伴随着肾水上承,脾脏之气,也会上升,将胃吸收的精微物质运送到上面,并与肺吸收的氧气结合,输布全身。
在五行中,睥属土,肝属木。肝木生于肾水,长于脾土。这就像种树,当肾水浇灌,睥土温暖,肝气就会像春天的树木一样向上升发,呈现出勃勃生机。很多人之所以缺乏生气,长期病恹恹的,十有八九是因为身体内水寒土湿,导致木陷水中,得不到生长,健康被压抑。
通过上页这张图,我们还可以看到,随着脾气和肝气的上升,胃气和胆气则会下降,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由此,我们可以将身体内的气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身体中的气有升有降,循环往复,但严格遵守自己的“交通规则”:肝脾之气走左边,胆胃之气走右边,而且都是单行线,不能逆行,唯有如此才能一路畅通。’
二、如果感觉身体左边不舒服,有可能是肝气和脾脏之气不升导致的;右边不舒服,可能是胃气和胆气不降引起的。
三、身体内部气的循环,最终会形成一个圆圈,就像一个逆时针旋转的风扇。
四、如果这个圆圈能井然有序地运转,就会像风扇吹散有害烟尘一样,为身体构建一道坚固的屏障,抵御住外邪的入侵,中医管这叫正气,西医则叫免疫力。人的正气充足,就好比穿了金钟罩、铁布衫,可以百病不侵。相反,如果体内的圆圈运转杂乱无章,或者干脆停转了,势必会正气减弱,免疫力降低,疾病自然乘虚而入。为什么有些女性脸色憔悴,三天两头生病,一会儿月经不调,一会儿偏头痛,而另一些人则气色红润,很少被病痛困扰,差别就在于正气——也就是身体内部的圆圈运动。
五、既然气的运行是一个圆圈,环环相扣,那么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拖累整个圆圈运动。不过,这也意味着,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任何一个环节入手,医小治大,比如通过疏肝理气,用力猛推一把,让郁结的肝气上升,让整个圆圈重新转动起来,治愈很多疾病。
现在人们很重视养生,那么就更应该了解身体的圆圈理论,因为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与之相关。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第3页图显示,肺气本来应该是下降的,但如果肺气上逆会怎么样?那就会导致哮喘,出现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著名歌星邓丽君就是哮喘病发作,未能及时医治而去世的。
心火应该随着肺气的下降而下降,如果心火不降,憋在上面,人就会口干舌燥,口舌生疮,眼睛发火。同时,因为心火不降,肾水缺乏温暖,人的下半身也会格外寒冷,这叫上热下寒。
人吃东西时,食物是从嘴里进入,然后来到胃里,整个过程都是由上而下的,所以胃气必须向下运行,如果胃气偏要往上走,人就会反胃、恶心、胃胀、胃痛。现在很多胃病的症状都是胃气上逆,胆汁反流,这也是气机逆行的结果。
肝气应该是随着脾脏之气上升的,如果肝气不升,郁结在那里,或者在身体中乱窜,就会消耗人体内宝贵的津液,当津液消耗殆尽,人会筋脉挛缩。同时,肝气横逆克脾土,会导致脾胃系统的疾病;另外,肝气郁陷,还会出现“风动”的现象,导致各种抖动类的疾病。
‘肾水和脾脏之气本来应该是上升的,肾水要是无法上升,就会心肾不交,出现心悸不安、眩晕、耳鸣、健忘、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遗精带下等症状。而脾脏之气不升,消化系统运化无力,则会出现食欲不振、小腹坠胀、神疲乏力,以及气短等症状。
中医说“百病生于气”,这里的“气”就是指气机紊乱,即身体内的这个圆圈运动被什么东西卡住,憋在那里,要么转得不那么顺畅,要么干脆不旋转,可以说,很多疾病的源头都在于圆圈运动的失常。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用药物、针灸和按摩穴位等方法,以四两拨千斤的力量,轻轻一推,让圆圈恢复旋转,让气的运行重新顺畅起来。清朝乾隆皇帝有位御医,叫黄元御,他治病就特别强调这个身体的特点,他的传人叫麻瑞亭,当年在西安出诊,就用黄元御的一个下气汤,加加减减,调整人体的一个枢机,这个枢机一动,身体的气机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女性90%的病是憋出来的(罗博士教你不憋屈不上火不生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大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7673215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20-03-01
首版时间 2020-03-01
印刷时间 202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512
CIP核字 2019279986
中图分类号 R161.1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