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热水瓶里的怪东西/毕飞宇童年课系列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创作的回忆性美文集。
在贫寒岁月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如何回想自己的童年呢?哪怕在穿衣吃饭这样的小事里,也蕴含着深刻的生活智慧和哲理。本书从衣食住行的角度,生动地反映了一个少年眼中的乡村生活。他对世界的认识和融入,从这里开始。
目录
楔子
衣食住行
村里的时尚
补丁
游泳裤
口袋
袜子
分享就快乐
玉米秆
汤圆
蚕豆
身居庙堂

草房子
家具手电筒
家具热水瓶
水上行路
推荐阅读
一定要阅读“童年课”
系列的6个理由
序言
我出生的那个村子叫“杨家庄”,我的父母亲则是杨
家庄小学的乡村教师。1969年,父母亲的工作调动了,我
们一家要去一个叫“陆王”的村子。这一调,生活的谜底
揭开了,五岁的孩子知道了一个很不好的事情:我们不是
“杨家庄”的,我们家和“杨家庄”没有任何关系,这里
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子、舅舅、舅妈全是假的。去“
陆王村”也没有什么不好,可五岁的孩子感受到了一件事
,他的生活被连根拔起了,一敲,所有的泥土都掉光了,
光秃秃的。
我们家在“陆王村”一直生活到1975年。1975年,一
切都好好的,父母的工作又调动了,我们要去一个叫“中
堡”的镇子了—一去“中堡镇”同样也没有什么不好,可
十一岁的少年知道了,他的生活将再一次被连根拔起,他
所有的玩伴将香无踪影。
比起我的二姐来,我要幸运一些,我少颊簸了一次,
我的二姐还在“东方红村”待过呢。比起我的大姐来,我
的二姐又要幸运一些,我的大姐还在“棒徐村”待过呢。
咳,这么多的地名,有些乱了,还是重点说一说我的
“陆王村”吧。
就在“陆王村”,我知道了一件大事:我不只是和“
杨家庄”“陆王村”没有关系,我甚至和我周边的农田也
没有关系,我的户口是“国家”的。
告诉我这个秘密的是我的一个邻居,他比我大七八岁
——他的依据是我们家的城镇居民粮油供应本。一个孩子
哪里能弄得懂“户口”“国家”这样尖端的科技话题呢?
我最真实的感受是这样的:我背叛了自己的故乡,和“汉
奸”也差不多——你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呢?答不上来的
。“国家”不可企及。等我知道“国家户口”到底意味着
什么的时候,我差不多已经是一个青年了。
当然了,我不会为此伤神,更不会去问我的父母。孩
子的直觉是惊人的—我们来到这里,不会是一件光彩的事
;孩子的世故也是惊人的—父母亲一直不说的事,你就永
远也不要去问。
漂。漂啊漂。漂过来漂过去,有一样东西在我的血液
里反而根深蒂固了:远方。我知道我来自远方,我也隐隐
约约地知道,我的将来也在远方。我唯一不属于的仅仅是
“这里”。
1979年,我们家离开中堡镇,去了一个叫“兴化”的
县城。作为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我的生活又一次被连根拔
起了。老实说,这一次是我向往的,一个崭新的“远方”
在等着我呢。但十五岁的少年犯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最容
易犯的错,我过于乐观了。在兴化,我们一无所有,连一
平米的住房都没有。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这一切是注
定的,在我出生之前就注定了。
作为在1964年出生的人,我不是出生在张家庄就是出
生在王家庄,不是出生在李家庄就是出生在赵家庄。这是
一定的。同样,我不可能属于张家庄、王家庄、李家庄、
赵家庄,我只是要经历它们,感受它们,看它们,听它们
,抚摸它们。这也是一定的。我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呢
?我的答案只有一个,我很满意。没有比这更好的“人之
初”了,我可以在大地上开始我的人生。我的一切如同彩
排,如同计划,一切都按部就班,乡村、小镇、县城、都
市,很齐全。一天又一天,我从它们的背脊上“过”过来
了。
我如此满意,需要感谢谁呢?这个问题难住我了—不
,我没有感谢,关于这一切,没有什么人需要我去感谢。
如果我一定要感谢的话,我只能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用他
们半辈子的不幸和屈辱替他们的儿子争取到了广阔。这是
奢侈的。但我不会对我的父母说。这样说很不孝,几乎就
是骂人。
我只会说:“命运让我这样,我就这样了。”这句话
很沮丧,这句话很自豪。
事实上,我既不沮丧也不自豪。我很平静,是一个老
人的语调:“命运让我这样,我就这样了。”
是这样的——
导语
在物质极度困乏的年代,仅仅维持日常的衣食住行,就要耗费人们太多的气力。主妇们用智慧面对基础生活里的种种难题,孩子们用创意和乐观回应日常的窘困,邻居们用分享来释放关心和善意。那些磕磕巴巴的日子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过下来了。四个热水瓶就可以让家变成了“茶馆”和“知青俱乐部”,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正是这样慢慢变大……这本书就是毕飞宇关于他生活、阅读的记叙与思考,谐趣,赤诚,思辨,灵动。阅读《热水瓶里的怪东西》,可以知道毕飞宇的起点。
精彩页
补丁
我的母亲毕业于师范学校,方圆几十里之内,她是最大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一定有知识分子的讲究,比方说,衣着。她可以穿得很破,她的衣服上可以有很多补丁,但是,裤子上必须有两条缝,衬衣的胸前也必须有两条缝。作为一个女性,母亲很喜欢周恩来,她说,周恩来“气质好”。“气质”这个词哪里是我能听得懂的?听不懂就研究。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人民日报》—那时候我还不能读报呢。我的研究成果出来了:在所有的图片上,周恩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裤管上有两道缝。当周恩来曲着他的胳膊站在外国友人面前的时候,他的两条裤管“可以开火车”—母亲是这样说的。
从此我就懂了,“气质”不是什么玄妙的东西,就是裤子上的缝。有一年的寒假,全县的教师组织学习,母亲把我带过去了。远远的,我看见了一位女教师,她的裤子上有两道笔直的裤缝,我突然冒出来一句:“她气质好。”所有的教师都回过头来,他们用惊讶的目光盯着我。我一下子就在母亲的学习班上出名了。“气质好”的那位女教师还特地给我买了一只烧饼。看来,说别人“气质好”就是好。
母亲也有母亲的麻烦,她时常要穿有补丁的裤子—裤子上的补丁一般在哪里呢?膝盖的位置。
这一来麻烦得很。因为补丁,母亲很难保证裤子上的“缝”。
还是先说裤子上的补丁吧。那时候有一张非常著名的油画,名字我记不得了,画面我却是记得的—年轻的、瘦削的毛泽东站在延安的窑洞前面,他扳着他的手指头,正在讲“第一点”。在我看来,那张著名的油画有两个亮点,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毛泽东和我们小孩一样喜欢扳手指;二、毛泽东的裤子也和我们一样,膝盖那里有两个醒目的大补丁。
我不知道毛泽东的那两个补丁有没有引导“政治时尚”,我只知道人们对膝盖上的补丁有了一种近乎迷恋的喜爱一伟大的舵手都是如此这般的呢。
母亲的膝盖上也有补丁,但补丁并没有降低母亲对“裤缝”的热情。在参加一些重要的场合之前,母亲会把开水倒在塘瓷茶缸里,拿茶缸做熨斗,来来回回地“熨”。实在不行的话,她也会把裤子折叠好了,用屁股去压一压。有一次,村子里来了一位摄影师,他的相片一共有两个款式,一寸的头像和两寸的全身像,母亲选择的是两寸的全身像。照片洗出来之后,所有的人都惊讶于我母亲的照片—同样的时刻、同样的地点,“陈老师”站在那里怎么就那么高挑、那么漂亮呢?我现在就告诉大家答案:母亲熨了她的裤子,母亲还站了“丁”字步。两条裤缝构成了90度的关系,“陈老师”一下子就挺拔了—这和裤子的中部鼓着两个空荡荡的“膝盖”是很不一样的。看看毛泽东的油画像吧——如果那两块补丁是鼓起来的,那么,毛泽东就是一个农民;如果那两块补丁是平整的,毛泽东就只能是一个革命的领袖。
母亲是知识分子,但她和乡亲们的关系处得却相当好。是哪一天呢,几个女人到我们家拉家常了。拉家常就是说闲话,而说闲话永远都是说闲话。一个高个子的女人终于对我的母亲说了:“你瞧瞧她儿子身上的补丁。”这是在说另一个女人的不是了。高个子女人的话很怪的,她明明在批评那个女人,着眼点却是“她儿子身上的补丁”。
P13-1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热水瓶里的怪东西/毕飞宇童年课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毕飞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绘画:龙欢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8416330
开本 16开
页数 1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2-01
首版时间 2020-02-01
印刷时间 202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92
CIP核字 2019272764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70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