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事诉讼证据运用与实务技巧(增订版)
内容
目录
第一讲 概 述
一、证据的界定
二、证据的属性
三、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四、足以反驳与足以推翻
第二讲 举 证
一、谁有权取证
二、举什么证
三、法官有无权力分配举证责任
四、证据可否撤回
五、证据目录如何编
第三讲 质 证
一、质证的次序
二、质证的内容
三、质证的方式
第四讲 推 定
一、相关术语比较
二、典型案例评判
第五讲 自 认
一、自认与认诺
二、诉讼外自认
三、典型案例评判
四、拟制自认
五、撤销自认
第六讲 经验法则
一、常识、常理、常情
二、法解释之功能
三、证据法上之功能
第七讲 举证期限
一、延长举证期限及于双方
二、不受举证期限约束的情形
三、变更诉讼请求与举证期限
第八讲 书 证
一、书证的载体
二、复印件的性质及质证
三、复写件的性质及效力
四、单位证明材料的性质
五、笔迹鉴定的申请主体
六、传真件的认证
七、书证提出命令制度
第九讲 物 证
一、物证的特征
二、物证的类别
三、物证与书证的区别
四、物证的出示
五、物证的证明力
第十讲 视听资料
一、单一的视听资料可否采信
二、偷拍偷录所使用的设备要求
三、视听资料真实性的判断
第十一讲 电子数据
一、电子邮件
二、手机短信
三、微信聊天记录
第十二讲 证人证言
一、证人的资格
二、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判断
三、典型案例评判
四、证人信息开示
第十三讲 鉴定意见
一、鉴定的范围
二、鉴定的对象
三、鉴定材料未经质证的后果
四、何谓鉴定程序严重违法
五、鉴定报告的有效期
六、公估报告的性质
七、鉴定意见的审查
第十四讲 当事人陈述
一、当事人陈述限定在诉讼过程中
二、当事人陈述的内容未必均属当事人陈述
三、诉讼代理人的陈述
四、慎重对待对方当事人的陈述
五、预备性答辩
附录 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节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新旧条文对照表
其他规范性文件后 记
导语
《民事诉讼证据运用与实务技巧(增订版)》不仅增加了“举证期限”这一讲,也对原有的各讲内容予以了充实、修订和调整;尤其是对第12讲、第13讲、第14讲大量地补充、更新、修正,变动幅度之大,可谓重新改写,进一步丰富了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理论体系和实务运用技巧。为便于阅览,增添了不少图表。本书附录部分,还增加了部分法院、仲裁机构等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仲裁程序证据规则的“规范性文件”,囿于篇幅限制,本部分内容收录于附录二维码中,读者扫码即可查看。
内容推荐
本书分十四个专题,围绕全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关键问题展开,保留了口语化的表述形式,以“讲”的写作体例,深入浅出地讲述深奥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指明民事诉讼实务工作中的技巧。
本书目标着眼于司法实践,侧重实务应用是本书的特色。本书并不仅仅针对民事诉讼证据,对于刑事诉讼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的运用也有触及,是一本适合律师、法官、仲裁员等法律人阅读的办案参考用书,也适合对证据法有兴趣的法学专业学生以及大众读者阅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事诉讼证据运用与实务技巧(增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新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742621
开本 32开
页数 3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9
出版时间 2020-03-01
首版时间 2020-03-01
印刷时间 202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496
CIP核字 2020026564
中图分类号 D925.113.4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