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守望春天--生命教育10日谈/生命教育系列丛书
内容
作者简介
袁卫星,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曾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教师、江苏省“五四杯”十杰名教师、苏州市教育领军人才等称号。著有《生命课》《生命教育》《心存敬畏》《爸爸在这里》《听袁卫星老师讲课》等作品10余部。
目录
1日谈 敬畏生命,尊重自然
2日谈 学会生存,守护安全
3日谈 愉悦身心,管理健康
4日谈 习惯养成,讲求文明
5日谈 身处斗室,心向世界
6日谈 直面人性,审视自我
7日谈 关注弱势,懂得宽容
8日谈 致敬英雄,牢记担当
9日谈 管理时间,立即行动
10日谈 以死观生,向死而生
附录1 和自己在一起——给李易同学的信
附录2 微笑着走在生命的每一天——给晓梅同学的回信
精彩页
敬畏生命,尊重自然
当小鸡啄破蛋壳,芽尖顶出土层;当清风掠过肌肤,阳光洒在脸上;当感激涌上心头,思想撞击前额……你是否感到一阵悸动,刹那间散布到每个指尖?
——这,就是生命!
生命到底是什么?不同专业的学者各有各的回答。
生物学家认为:生命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以蛋白质和核酸为主要成分的原生质,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生物化学家认为:生命是包含有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核酸和调节代谢的酶与蛋白质的系统。
生物热力学家认为:生命是个开放系统,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不断增加内部秩序。
生理学家认为:生命是具有进食、代谢、排泄、呼吸、运动、生长、生殖和反应性等功能的系统。
遗传学家认为:生命是通过基因复制、突变和自然选择而进化的系统……
生命到底是什么?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确切的答案。
关于生命,我们最熟悉的,是她的赞美曲——生命神奇,生命伟大,生命高贵,生命美丽……
的确,生命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奇迹。一只夏夜闪亮的萤火虫、一头笨重无比的大象、一棵参天耸立的杉树,以及一个个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着不同肤色、不同名字的人……所有这些生命,构成了这个世界的活力所在。当人类的目光伸向宇宙的时候,我们发现,目光所及的是一片无尽的荒凉。而当我们回首自己所居住的星球,则是一片五彩斑斓、生机盎然的景象。大自然经过漫长的演变才出现了生命,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自然条件的改变,都有可能把生命扼杀于摇篮之中。
就拿我们人类生命的孕育与诞生来说,大家都知道,生命是精子和卵子美妙结合后产生的。然而,形似小蝌蚪的精子在与卵子结合之前需要游过阴道、子宫颈和子宫,然后游进输卵管。看似一段很近的路程,可对小精子们来说却是一个艰难又漫长的过程,就像参加了一场马拉松。
当“马拉松比赛”开始的时候,“小蝌蚪”们就争先恐后地向前冲,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很多“小蝌蚪”都中途掉队了,也有很多“小蝌蚪”迷了路,还有一些被子宫内的微纤毛给推了出来。能坚持下来的大约只有200个,最终到达受精的地点。但比赛仍然没有结束,它们在游过“沼泽”“泥泞”翻山越岭之后,还要再冲出一条通道与卵子结合,于是它们用尾巴轻轻敲击包围卵子的数千个滋养细胞来打开一条通道。有一些“小蝌蚪”会穿过被称作放射冠的外层结构,但通常只有一只“小蝌蚪”穿过被称作透明带的结构进入卵子内,到达卵子的细胞核。当进入卵子内的“小蝌蚪”头部接触到卵子的细胞核时,卵子就立即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将自己包围起来,从而阻止其他的“小蝌蚪”进入。在这个过程中,游得最快的“小蝌蚪”在45分钟内就能与卵子相遇了,而游得最慢的也许要花费12个小时以上,大多数“小蝌蚪”都没能游完全程。精子和卵子相遇结合之后,精子的尾巴就消失了,而头部却膨大了起来,它们形成了一个含有46条染色体的细胞,在这46条具有遗传基因的染色体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在细胞核内,染色体互相缠绕、混合。几个小时后,这个细胞复制了被称作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物质,并一分为二。从这时开始,生命便在宁静中慢慢舒展,温暖而美好。
一个生命的诞生,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自从生命中有了“诞生”两个字以后,神圣的光环就笼罩着它,而在这神圣的背后却是母亲对于尊严的一种牺牲,那分娩的过程,那袒露的乳房,等等,都是为了这诞生的神圣。没有生过孩子的人,可能不知道自然分娩一般要花掉30个小时,可能更难感受到宫缩痛也要持续一天一夜或者是几天几夜!只有分娩过的妈妈才能够真正体会“痛并快乐着”的感受,母亲用爱和付出延续着生命。母亲懂得:诞生是一轮诗意的太阳,在它的照耀下,人间一切苦难都染上了美丽的色彩。
面对生命,我们有讲不完的故事,描不尽的图画,发不完的议论,抒不尽的感情。
P1-4
导语
生命教育,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为中心和原点,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成就人生,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让有限的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每个生命个体成为最好的自己。
本书用“10日谈”的形式,冀望在疫情过后的平静日子里,来和您谈谈生命,谈谈生命教育。
序言
愿我们成为“生死之交”
袁卫星
100多年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国医学家、哲
学家阿尔贝特·史怀哲在《敬畏生命》中写道,他在非洲
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
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
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并且成了
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而我接触生命教育,也是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2003年,我班上一名心理脆弱的学生在他的日记本上
写下了遗书性质的文字,被其同学及时发现并报告给我,
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我在课前30分钟决定临时取消
《陈奂生上城》一文的授课,改上《善待生命》这堂课,
我用台湾一个罹患软组织恶性肿瘤,并被截去了一条腿的9
岁男孩周大观的童诗《我还有一只脚》贯穿课堂。课堂上
所呈现的生命的韧性和弹性,所探讨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成功地挽救了这个学生的生命。
这以后,我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从事的“教书”职业,
是否做到了真正的“育人”。我在日记里写下这样的文
字:“如果仅做一个‘教学生语文的老师’,而不是‘用
语文来教学生’的老师,不能如泰戈尔所说,‘向人传递
生命的气息’,不能如斯普朗格所说,‘将生命感、价值
感唤醒’,那么,教育的意义何在呢?”
在这个过程中,我读到了一本书,是奥地利精神医学
家维克多·弗兰克博士写的,叫作《活出意义来》。维克
多·弗兰克博士经常问遭受巨痛的病人:“你为什么不自
杀?”病人的答案,通常可以为他提供治疗的线索。譬
如,有的是为了子女,有的是因为某项才能尚待发挥,有
的则可能只是为了保存一个珍贵难忘的回忆。利用这些纤
弱的“细丝”,为生活在绝望中的人编织出意义和责任,
找到“充实”——这便是他的“意义治疗法”
(logotherapy)。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神经官能症,都需要有它的心理治
疗法。弗洛伊德时代面临的性挫折,阿德勒时代患有的自
卑感,在今天的学生其实也包括我们身上,或多或少地存
在着,但当代生命主要的阴影却是一种被称为“生存空
虚”的东西。我想,为了让学生不再空虚,为了让学生找
到充实,我们的教育能不能也来一些“logotherapy”(意
义治疗法)?这种治疗,其实就是一种唤醒。
因此,从那个时候开始,一个语文老师、班主任,投
入到“不务正业”的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我把生命
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唤醒”。
再后来,我师从朱永新教授,他的教育思想和哲学思
想让我对生命和生命教育的理解又拓宽和加深了不少。在
他的指引下,我先后读了伯特兰·罗素的《教育与美好生
活》、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布拉德里·特
雷弗·格里夫的《生命的意义》、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
的所有可能》、费迪南·费尔曼的《生命哲学》、贝克勒
的《哲言集:向死而生》、雅斯贝尔斯的《时代的精神状
况》等,并在朱老师的鼎力支持下成立了新生命教育研究
所,由一个人研究实践走向团队行动。同时,我们开始定
义什么是真正的生命教育。
我们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是以人
的生命为中心和原点,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
神生命展开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成
就人生,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让有限的生命实现最大的价
值,让每个生命个体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们认为,生命教育应引导学生,包括教育者本身,
在生命“长宽高”方面达成以下目标:
珍爱生命。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掌握促进身心
健康的方法;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技能,学会保护自己,形
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热爱生活。熟悉开放的国际视野下与他人相处的法
则;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共在性以及他人存在对于自己生命
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相互关心、共
同合作、彼此尊重、友善沟通;同情弱小,积极面对人际
冲突,树立宽容意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发展健康
的人际关系。拥有个性化的积极力量,包括乐观、胜任
感、自尊感、人际支持等。
成就人生。能够不断进行生命的自我体验和省思,欣
赏和热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珍惜生命的存在,期盼生命
的美好,体悟生命的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对生命的关怀
和热爱惠及他人、自然,具有人文关怀、民胞物与的胸怀
以及宽广的人类情怀。
亲爱的朋友,您接受上述观点吗?
开展生命教育,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循:认知、体验与
实践相结合原则;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原则;发展、
预防与干预相结合原则;与青少年身心发展一致的原则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原则,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
“疫”面前,开展生命教育可谓适逢其会。
我们每一天都在感受和体会着疫情的发展,每一天都
在和疫情做着防控和对抗的斗争,这就有了认知、体验和
实践的结合。我们的老师,开设起空中课堂,推出了在线
教育;我们的家长,和孩子待在一起,由首任教师转为首
席教师;我们社会上的专家学者、名师名流,纷纷
内容推荐
一本告诉青少年如何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守护生命、发展生命、成就生命的书籍。从一名校长、父亲,一个大朋友的多重视角,与青少年探讨生命的10个根本性问题,引导青少年在安全、健康、养成、交往、生涯规划、价值信仰、生死智慧等方面有所思考,有所启悟,从而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守望春天--生命教育10日谈/生命教育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卫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教育
商品编码(ISBN) 9787570309702
开本 32开
页数 1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6
出版时间 2020-05-01
首版时间 2020-05-01
印刷时间 202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00
CIP核字 2020065753
中图分类号 G634.203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1
147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