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古蜀文明与三星堆文化 |
内容 | 内容推荐 古蜀文明作为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区域,不仅具有很高的文明程度,而且具有与中原古代文明判然有别的文明形态。此书不仅全面概括了古蜀文化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而且及时概括了最新的发掘进展情况和研究成果。此书不仅全面概括了古蜀文化中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而且及时概括了最新的发掘进展情况和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肖平,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长期从事历史、考古、民俗、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创作。曾供职于成都图书馆。主要著作有《古蜀文明与三星堆文化》《成都的故事》《成都物语》等22余部著作。 目录 金沙遗址——期待中的惊世发现 城市童年 古蜀都邑 文明与废墟 青铜时代的厚礼 三星堆——难以想象的古蜀文明之巅 青铜之光照耀世界 一个农民与一次伟大的发现 “广汉玉器” 辽阔之城 震惊世界的两个“祭祀坑” 文明的恩赐——抚摸从沉睡中苏醒的千年古物 象牙之重 千里迢迢的海贝 青铜面具与人头像 一棵高大的青铜神树 青铜大立人像 金杖上的神秘图纹 牙璋:记忆深处的中华礼器 一件器物的出土和修复 解密——三星堆王国是怎样突然消亡的 最后的战争 无可逃避的洪水 祭祀坑与开国大典 一场宏大的结盟 蜀王大墓 置疑——三星堆文明是外来文明吗 “本土文明”说 到哪里采集金矿、铜矿和玉料 一支来自泰山的神秘部落 三星堆文明之源——暴露在成都平原上的史前城址群 远古之城 →新津宝墩古城遗址 →都江堰芒城遗址 →郫县三道堰古城遗址 →温江鱼凫城遗址 →崇州双河村遗址 →崇州紫竹村遗址 古蜀先民的日常生活 →古蜀人为什么不使用石器进行农业生产 →古蜀先民的好酒之风 →古蜀人的防潮剂 →穿梭在森林和湖泊间的猎手们 陶器上的指纹 朴素的民居 一所“大房子” 高潮——古蜀文明的最后辉煌 十二桥建筑遗址——大片的宫殿和居住区 →建筑与技巧 →龟壳上的占卜图纹 →一场洪水一场梦 古蜀国国家祭坛——西周羊子出土台 →神秘之台 →先民们的仪式 商业街巨型船棺独木棺墓葬 →意想不到的蜀王家族墓地 →寻找“中华第一棺”的主人 →想象中的楼台亭榭 →绝世漆器成都造 →下葬时的情景 新都战国木椁墓:躺在青铜冷兵器上的末代蜀王 →安息在巨大的楠木棺椁里 →粗心大意的盗墓贼 →青铜兵器与战争 →开明九世至十一世——墓主人身份考 一半是历史,一半是神话——文献中的蜀王传说 炎黄子孙 一个名叫蚕丛的酋长 “人面鱼身”的柏灌、鱼凫 桀伐岷山 从天而降的蜀王杜宇 治水专家鳖灵 杜宇化鹃——一场典型的宫廷政变 开明十二氏 秦蜀关系论 五丁力士 沉溺于女色的末代蜀王 “金牛道”与秦国灭蜀 “五”这个神秘数字语 结语 走考古与文献相结合的道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蜀文明与三星堆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肖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4243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8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91 |
CIP核字 | 2019131859 |
中图分类号 | K871.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38 |
宽 | 166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