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吹牛大王历险记/双桅船经典童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双桅船经典童书系列之中的一本,这是一套专门为孩子们出版的书。每一本都特别优秀,它们都是人类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写的,流传了很多年。让全世界的孩子们快乐了、感动了,长大以后回味着继续快乐和感动了很多年的书。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是精神的大餐,在这里将得到的是心灵的滋养、感情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

内容推荐

《吹牛大王历险记》是18世纪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书中的主人公“吹牛大王”名叫闵希豪生,是一位喜欢四处游猎、夸夸其谈的男爵。在德国,这位闵希豪生男爵实有其人。他生活经历丰富,在俄国服过役,并参加过对土耳其的战争。他口才出众,经常把自己的游历加上各种奇思怪想,编成引人入胜的冒险故事。同时,妙语连珠、滔滔不绝的讲述,也使他赢得了故事家的美誉。

1781年,一本名为《快乐人指南》的德国杂志里刊登了十六则“趣闻笑话”和“滑稽幽默”,总题名《闵豪生故事》。两年后,该杂志又摘录了《闵氏牛皮两则》。这些结构松散的故事均以第一人称来叙事,它们为后来的《吹牛大王历险记》奠定了基础。

1785年《吹牛大王历险记》以《闵希豪生男爵旅俄猎奇录》之名在英国匿名发表,经德国学者的多方努力和考证,才确认作者是拉斯佩。此后,该书不断再版。1786年,毕尔格的德文译本出版,德译本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由于毕尔格的大胆发挥,整个故事较以前更为丰满,新增的内容和先前的部分结合得恰到好处,充满奇趣。加上法国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多雷绘制的插图,更使闵希豪生的幽默形象跃然纸上。

二百多年来,《吹牛大王历险记》已经成为最受世界各国小读者喜爱的童书之一。

目录

1 一次充满冒险的旅游

2 打猎纪事

3 两条狗和一匹马

4 骑在炮弹上的飞行、登月旅行及其他值得纪念的故事

5 海上历险之一

6 海上历险之二

7 海上历险之三

8 海上历险之四

9 海上历险之五

10 海上历险之六

11 海上历险之七

12 直布罗陀之游

13 海上历险之八

14 海上历险之九

15 海上历险之十第二次到月球上去旅行

16 周游世界——附其他历险故事

附录

关于作者

关于这本书

不容错过的快乐冒险,你经历了吗?(阅读指导) 谢瑛华

试读章节

一次充满冒险的旅游

根据历代旅行家的记述,去德意志北部、波兰、库尔兰以及利夫兰地区的道路,要比上节妇庙的途程更为崎岖难行,可是我却有充分的把握:断定一人隆冬季节,那儿准被冰天雪地装点成平坦的大道,这就不用沿途各州当局说是为了造福于民,不惜糜费巨款了。我就选定这个时光,离开自己的故乡,往俄罗斯旅行去了。

我是骑着马去的,一般说来,只要骑马的人和马匹都十分过硬的话,这便是最舒适不过的旅游方式了。因为,这样一来,我在途中就不会遇到任何一位德意志的邮政局长,彬彬有礼地要求为他办理某件光荣的事务,也不会碰到他那些贪杯的下属,死乞白赖地将我拖进每家酒铺。只是我身上的衣服十分单薄,因此越是往东北方向前进,我越是感到冷得受不了。

这时,在朔风凛冽的天空下,大地一片荒凉,人们不难理解,我那可怜的老伙计心头一定是挺不好过的!它躺在波兰荒无人烟的草原上,劲峭的东北风卷地而来,它却在瑟瑟发抖,又无人痛惜,裸露着的身子,连一点儿盖的东西也没有。

我对这可怜的牲口向来是十分爱护的。哪怕让自己的身体和内脏冻坏,我也要脱下旅行用的那件大氅,给它严严地披上。这时,天空陡然响起了一个声音,它对我这片恻隐之心极为赞赏,只听它说:

“让我见鬼去吧,我的孩子,

你好心是会有好报的!”

我也不加理会,继续催马上路,一直走到黑夜的帷幕在我的周围徐徐降落。我看不到一个村庄,也听不见一丝声息。大地沉睡在一片雪海之中;我根本无法辨别清楚哪儿是大道,哪儿是小径。

走得人困马乏,我终于从马背上跳下来,随手带过自己的马,把它拴在雪地里冒出来的一个像树桩般的尖形东西上。为了安全起见,我索性把双枪夹在腋下,在相去不远的雪地上,倒头就躺下:我睡得好熟,没等我张开陧忪的双眼,阳光却早已灿烂如锦了。

然而。当我发觉自己睡在村教堂的一个园子里时,心头不由得吓了一大跳!一上来,我连自己那匹马的影踪也没瞧见;但是就在这瞬间。却听得它在我的头顶上空连声长嘶。我抬头一望,但见它头朝上,脚向下,正挂在教堂钟楼的风标上。我这才如梦初醒,知道了自己目前的处境!原来昨天一夜大雪,把整个村子给埋了起来;过后天气骤然变暖,积雪慢慢消融,我就在睡梦里悄悄地降落到地面上;至于在那黑夜的雪地里,我把它当做小树桩的那个劳什子,随手还拴上我那匹马的,却原来是教堂钟楼上的十字架,也可能是风标。

我二话没说,随即举起手枪,打断了马的笼头,然后又高高兴兴地翻身上马,继续我的旅行。

从这儿启程,直到俄罗斯境内,我都是一帆风顺的,然而俄罗斯人在冬季旅行,已经不时兴骑马了。按照我“人乡随俗”的一贯原则行事,我就在那儿添置了一架小小的雪橇,套上了我独一无二的马,兴冲冲地向圣彼得堡进发。……P2-4

序言

儿童文学到底有什么用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

多少年前,在山东烟台的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上,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前几年,我将这个观念修正了一下,作了一个新的定义: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现在更喜欢这一说法,因为它更广阔,也更能切合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

换一种说法: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

这套“双桅船经典童书”,选择的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无疑是精神的大餐。这些书就是我所说的那种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人性基础的书。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我曾称这样的书为王书。

我们现在先来说一说这所谓的良好的人性基础都到底有哪些基本面——

道义感。

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作为一种精神形式。当初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文学从开始到现在,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丽光彩的东西来自于文学。在今天的人的美妙品性之中,我们只要稍加分辨,就能看到文学留下的痕迹。没有文学,就没有今日之世界,就没有今日之人类。没有文学,人类依旧还在苍茫与灰暗之中,还在愚昧的纷扰之中,还在一种毫无情调与趣味的纯动物性的生存之中。

文学要有道义感,儿童文学更要有道义感。

必须承认固有的人性远非那么可爱与美好。事实倒可能相反,人性之中有大量恶劣成分。这些成分妨碍了人类走向程度越来越高的文明。为了维持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人类中的精英分子发现,在人类之中,必须讲道义。这个概念的生成,使人类走向文明成为可能。若干世纪过去了,道义所含的意义,也随之不断变化与演进,但它却也慢慢地沉淀下一些基本的、恒定的东西:无私、正直、同情弱小、扶危济困、反对强权、抵制霸道、追求平等、向往自由、尊重个性、呵护仁爱之心……这些道义的旗帜性内涵。与其他精神形式(如哲学、伦理学等)一道,行之有效地抑制着人性之恶,并不断使人性得到改善。

情调。

文学似乎比其他任何精神形式都更有力量帮助人类养成情调。“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文学能用最简练的文字,在一刹那间,把情调的因素输入人的血液与灵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泰戈尔、海明威、屠格涅夫、鲁迅、沈从文、川端康成……一代一代优秀的文学家,用他们格调高贵的文字。将我们的人生变成了情调人生,从而使苍白的生活、平庸的物象一跃成为可供我们审美的东西。

情调改变了人性,使人性在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而情调的培养,应始于儿童。

情调应该属于审美范畴。

我的看法是一贯的,在我的意识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我认为关感的力量、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但只有一个东西是不会衰老的,那就是关。然而,在现在中国的语境里面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美”成了一个非常矫情的字眼。这是非常非常奇怪的。 我横竖想不通:人们到底是怎么了?对美居然回避与诋毁,出于何种心态?难道文学在提携一个民族的趣味、格调方面,真是无所作为、没有一点义务与责任吗?

成人文学那里,我们就别去管它了,由它去吧。儿童文学这一块,我们还是要讲一讲的。不打这个底子不行。没有这个底子,人性是会很糟的。

美育的空缺,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误。这一失误后患无穷。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时,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提出五育(德育、智育、体育、世界观教育、美育)并举的思想,其中就有美育。但美育的问题引起激烈的争论,几乎被否定掉了。后来仅仅是作为中小学的方针而不是作为全国的教育方针被肯定下来。再后来,对美育的理解日趋狭窄,到了最后,仅仅将它与美术、音乐等同了起来。在蔡元培看来,五育为一个优质人性培养的完美系统,德育、智育、体育为下半截。世界观、美育为上半截。然而,这上半截被腰斩了。中国的教育系统成了一个残缺的系统。

情感教育。

古典形态的文学,始终将自己交给了一个核心单词:感动。古典形态的文学做了多少世纪的文章,做的就是感动的文章。而这个文章,在现代形态的文学崛起之后,却不再做了。古典形态的文学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就正是在于它的悲悯精神与悲悯情怀。

人类社会滚动发展至今日,获得了许多,但也损失或者说损伤了许多。损失、损伤得最多的是各种情感——激情、热情、同情……

甚至是在这种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所谓的“新新人类”)都已受到人类学家们的普遍担忧。而担忧的理由之一就是同情心的淡漠(他们还谈不上有什么悲悯情怀)。我们已看到,今天的孩子,似乎已没有多少实施这种高尚行为的冲动了。

种种迹象显示,现代化进程并非是一个尽善尽关的进程。人类今天拥有的由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种种好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情感的弱化就是突出的一例。 我们如此断言过:文学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性基础。而这一“基础”中理所当然地应包含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悲悯情怀。

若从上面所说到的这三个基本面来考量,这些选在“双桅船经典童书”中的作品是最理想的范本。它们在三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也是人的平衡,人类的平衡。

书评(媒体评论)

这些经典作品是人类高尚心灵的印记。我们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所得到的是心灵的滋养、感情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可以使童年的阅读成为一生永恒的快乐。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金波

   

这套“双桅船经典童书”,选择的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无疑是精神的大餐。这些书就是我所说的那种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人性基础的书。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我称这样的书为王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文轩

   

这是一套专门为你们出版的书。每一本都特别优秀。它们都是人类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写的,流传了很多年。让全世界的孩子们快乐了、感动了。长大以后回味着继续快乐和感动……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梅小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吹牛大王历险记/双桅船经典童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戈·奥·毕尔格
译者 王克澄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68478
开本 32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7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6.88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4
出版地 上海
190
124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8: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