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楼梦人物立体论
内容
内容推荐
《红楼梦》是一个众声喧哗的复调世界,从宝玉、黛玉、宝钗到元春、袭人、刘姥姥,俱是曹雪芹笔下血色鲜丽的活凸人物。
《红楼梦人物立体论》一反传统扁平式的红楼人物论,以“情节联系的有机化”“人物性格的丰富化”双绾交涉的方法,发现“不疑处”中的矛盾奇异,以及“有疑处”中的人情事理,还原《红楼梦》人性世情中的复杂、深刻与丰满。
作者简介
    欧丽娟,台湾地区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唐诗、《红楼梦》、中国文学史。除了“大观红楼”系列之外,代表作还包括《唐诗的乐园意识》《李商隐诗歌》《唐诗选注》《红楼梦人物立体论》《诗论红楼梦》《唐诗可以这样读》等十多种;曾获台湾地区大学杰出专书奖、杰出教师奖,因台大“红楼梦”公开课获得“优选开放式课程联盟”2015年杰出教学者奖。
目录
章《红楼梦》论析——“宝”与“玉”之重叠与分化
节前言
第二节“玉”的一般诠释
第三节“玉”的双重属性
第四节“宝”与“玉”的分化
第五节“宝”与“玉”的重叠
第六节结语:水与石的依存关系
第二章林黛玉立体论——“变/正”“我/群”的性格转化
节前言:所谓“立体化”
第二节林黛玉之早期性格及其成因
第三节个体封界的消融
第四节续书者对人物发展轨迹之延续
第五节林黛玉之夭亡——《红楼梦》美学原则的确保
第三章薛宝钗论——对《红楼梦》人物论述中几个
核心问题的省思
节前言
第二节核心情节的个别分析:世俗人文主义的表现
第三节有关薛宝钗之诗句的阐述
第四节对“面具”恐惧的阅读心理
第五节结语
第四章“冷香丸”新解——兼论《红楼梦》中之女性成长与二元补衬之思考模式
节前言: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环绕宝钗之宿疾的相关议题
第三节冷香丸的象征寓意与最初服用的年龄
第四节蘅芜苑与冷香丸的平行同构
第五节女性成长的“通过仪式”
第六节“冷”与“香”的重叠与分化
第七节结语:二元补衬的思考模式
第五章《红楼梦》中的“石榴花”——贾元春新论
节前言:花∕女性∕水之象喻系统
第二节石榴花:元春之代表花
第三节“石榴花”之象征意义
第四节元春的母神地位
第五节元春的钗、黛取舍观
第六节结语
第六章《红楼梦》中的“灯”——袭人“告密说”析论
节前言:问题之产生与反省
第二节“告密说”之解析与辩证
第三节“灯姑娘”与“灯知道”之平行同构
第四节告密逐婢之真凶试探
第五节结语
第七章《红楼梦》中的“狂欢诗学”——刘姥姥论
节前言
第二节“钟漏型”的母神递接模式
第三节小丑/傻瓜/三姑六婆
第四节嘉年华/戏拟/生活话语
第五节食物/秽物:“物质—肉体下部形象”与“斥弃心理”
第六节结语
第八章《红楼梦》中的“红杏”与“红梅”——李纨论
节立体分析的意义
第二节老梅:竹篱茅舍自甘心的旁观与陷落
第三节稻香村之红杏:余烬中跃动的不安灵魂
第四节栊翠庵之红梅:自觉的自我追求与个性实践
第五节对“红杏”与“红梅”的价值评断
第六节结语
论文出处暨说明
征引书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楼梦人物立体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欧丽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10618
开本 32开
页数 5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0
出版时间 2020-05-01
首版时间 2020-05-01
印刷时间 202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650
CIP核字 2020017609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