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昆虫记/大视野阅读
内容
内容推荐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是一部专注研究昆虫世界的科学百科,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巨著。作家法布尔用优美的语言,将毕生的研究成果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以人性关照虫性,在对昆虫的本领、长相特征、生活习性、繁衍后代以及最终死亡的描述中,体现出自己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和态度,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在这里,你将见识到一个奇妙神秘的昆虫世界。螳螂、蚂蚱、蝉、金步甲、蝴蝶、蝎子……它们的一举一动,无不被作者赋予了人的思想和情感;作为生灵,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共通之处,让人为之惊叹、神往……
目录
歌唱家蟋蟀
白面螽斯
七月的绿螽斯
花园中的松毛虫
会做衣服的被管虫
蝉家族
擅捕食的螳螂
椎头螳螂
潘帕斯草原上的食粪虫
樵叶蜂
两种奇异巢穴
天牛
昆虫的颜色
做球的蜣螂
舍腰蜂的家
五月胭脂虫
探秘萤火虫
菜青虫
残忍的金步甲虫
漂亮的孔雀蛾
西班牙蜣螂
身手敏捷的黑腹狼蛛
斑纹蜂的猎食技巧
石蚕
序言
名著问答
一、《昆虫记》的作者是谁?请介绍一下他的生平。
答:《昆虫记》的作者是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
尔(1823-1915),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
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的农民家庭。童年,他在农村
度过,从小就对乡间的花草和虫鸟非常感兴趣。由于家中
贫困,他连中学也没有读完。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
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
录取。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个中学的教员职位。课堂教
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
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那一年,他不足十九岁。
通过勤奋自学,法布尔先后取得了教学学士学位、物
理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79年3月,法布尔用攒下的一小笔钱,在小乡村塞
里尼昂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荒地上的老旧民宅,他给这处
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同年,《昆虫记》第
一卷出版,在以后的三十余年里,这位“荒石园”主人穿
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吃着粗茶淡饭,不知疲倦地从事独
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终于撰写出10卷本科学巨著——
《昆虫记》。
法布尔活到九十二岁,他是世界的骄傲。雨果称他为
“昆虫界的河马”。罗曼罗兰称他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
子秘密的语言大师”。法国文学界曾以“科学界的诗人”
“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称号,推荐法布尔为诺贝尔文学
奖的候选人。遗憾的是,评委们还没来得及做出最后决
议,这位以昆虫为琴弦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匠便与世长
辞了!
二、请简要介绍《昆虫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及中心
思想。
答:在《昆虫记》这本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
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被达
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法布尔依据其毕生从事
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察虫性,以虫性反应
社会人生。作者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笔调和散文的写
作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
形态、生活习性。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
的科学探索精神。
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
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
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
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记》的确是
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
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
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
纪的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
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三、简要说说《昆虫记》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
答:1823年12月,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一个贫穷的
农民家中。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
牛、蘑菇、植物、虫类。法布尔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
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职位。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
本昆虫学著作,读后便立志要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靠自修,法布尔取得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两年后又取
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又过一年,31岁的法布尔一举获得
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出版了·《天空》《大地》《植
物》以及《保尔大叔谈害虫》等系列作品。1875年,法布
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整理了20余年积攒的资料后,
写成了《昆虫记》第一卷。此书于1879年问世。1880年,
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间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罗旺
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荒
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用尖镐平铲刨刨挖
挖,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
的《昆虫记》中。1910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那年
法布尔86岁。
导语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作者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精彩页
毛虫是属于被管虫一类的。这些全身赤裸的被管虫非常害怕寒冷,为了防御气候变化。它们便用树枝给自己做了一个轻便、舒适、安全的移动屋。对于毛虫来说,它就像是一件保护衣,在变成蛾之前,毛虫一步也不会离开这间茅屋。
这让我想起山谷里农夫的打扮,他们穿着羊皮做成的外衣,羊毛朝外,外衣用一根蓝草带子紧紧地扎住。这种打扮在深山中更常见。和这些农夫相比,被管虫的打扮要朴素得多,只是用一些柴枝简简单单地做成一件外衣,没有任何装饰品。
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不拘小节的动物。到了四月,我们家的作坊上面到处都有昆虫出没,其中就有很多被管虫,它们让我明白了许多关于被管虫的常识。如果它们进入了蛰伏的状态,这就说明它们很快就要冲出这层外衣,变成蛾子了。这对于我来说正好是一个机会,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这层柴草外衣。
这些外衣的外形看上去千篇一律,都是纺锤形状,长约一寸半。位于顶端的细枝是固定的,而末端则是分散开的。对于被管虫来说,如果找不到更好的地方来保护自己,那么就要靠这层外衣来遮挡阳光,躲避雨水了,是名副其实的避难场所。
如果你以前没见过它,你会以为它就是普通的一捆草束。用草束来形容它可能会不贴切,因为你很难在上面发现草。其实,它的主要材料是一些小树枝和树叶。除此之外,草叶和柏树的鳞片枝也可以拿来用。如果是材料实在不足的话,那些干叶的碎片和碎枝也会被拿来用。
总之,小毛虫对建巢要求不算太苛刻,一般碰到什么就用什么。只要这些材料轻巧、柔韧、光滑、干燥、大小适当就可以了。
在利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小毛虫完全保持了材料原有的形状,一点儿也没有改变。有的材料太长,它也不会将它加工到适合自己的尺寸。甚至有时候造屋顶的板条也直接被它拉过来使用。它的工作完全是机械性的,就是把材料前端固定,简单得很。
毛虫需要穿着这层外衣自由地行动,这就需要在外衣前端有特殊的装置。如果没有特殊的装置的话,外衣表层的枝条又长又硬,而毛虫的头和足是那样的柔软,会让这位辛勤的工人没法工作,也就无法尽职尽责。
为了能够保证毛虫的头和足能从前端伸出来,并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地转来转去,这就需要柴束的前部必须柔软。
你会发现,在柴束顶端,也就是毛虫伸头探足的地方没有硬树枝,那些硬树枝在离顶端很远的地方就停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用碎木屑做成的领圈,这些碎木屑不但增加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还对柔弱的毛虫起到保护作用。它能够让毛虫放心地自由行动和弯曲,对毛虫来说,意义重大,必不可少。
触摸一下柴束的顶端内部,就是毛虫将头伸出来自由转动的地方,这里让人觉得很柔软。这个地方是先用纯丝织成网,然后再在外面裹上木屑制成的。这种绒状的木屑,是毛虫在割碎那些干草的时候得到的。
我轻轻地把柴束的外层剥掉,并撕碎。在里面发现了很多枝干颗粒,它们非常细,我数了一下,大概有八十多个。
在将整个柴束打开之前,只能看到它的前端开口处和中部,里面是完全看不见的。全部打开之后,便一目了然了。我在里面发现了一件内衣,这件内衣全部是用丝做成的,这种丝用手拉都拉不断,非常坚韧。内衣的内部是白颜色的,非常美丽,外部是褐色并且有褶皱,上面装饰着一些细碎的木屑。
现在整个柴束都被打开了,我们可以研究一下毛虫是如何制作这件精巧的外衣的。这件外衣是由三部分叠加在一起组成的:第一部分非常柔软,像绫子一般,可以与毛虫的肌肤紧密接触;第二部分是细碎的木屑,它们与丝裹在一起后使之更加坚韧;第三部分也就是最外层,是用小树枝和树叶做成的外壳。
虽然看上去各种被管虫都是穿着这种三层的衣服。但是,不同的种族间还是有区别的,这个主要体现在外壳上。比如,我在屋子旁边的大路上遇见过这样一个柴束,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做法上看,它的壳比前边提到过的要高明一些。壳外用的材料五花八门,有空心树干的断片,细麦秆的小片,还有那些青草的碎叶等。上面提到的那种,在壳的前部,常常会有枯叶的痕迹,很影响美观,而这一个没有枯叶的痕迹。在壳的背部,也没有那种长短不齐的突出物。总之,这个柴束与其他的在整体上感觉差不多,最显著的差异就是看上去比较美观。
还有一种被管虫,它的身材比较小,衣服穿得也相对简单一些。冬天快要过去的时候你经常会发现它们,几乎哪里都有它们的足迹,无论是墙上还是树上,尤其是树皮多皱的老树上,比如洋橄榄树、榆树。它们的壳不但非常小,还非常简陋。它们经常随地捡些干草便黏合到一块,做成外衣。当然了,想要衣服穿得更经济、更便宜,还要看上去更漂亮、更美丽,那简直太难了。
为了更清楚地观察被管虫,更多地了解关于它们的情况,我们可以在四月的时候捉几条幼小的被管虫,把它们放在铁丝罩子里面观察。
这时的它们还很小,多数还是处在蛹的时代,等待着有朝一日能飞上蓝天。虽然很小,但是它们一点都不老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昆虫记/大视野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译者 译者:周泽刚//黄春霞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510710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68
CIP核字 2018034430
中图分类号 Q96-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33
169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