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奇特的工具(艺术与人性)(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选取艺术创作史中风格各异且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我们看到艺术创作的再造性力量。作者认为艺术不是一种需要诠释的现象,而是一种研究模式,一种研究我们何以为人的调查方法——这是一件特别的工具。那些试图单纯以神经生物学和进化论来解构艺术问题的尝试必将无果而终。通过与艺术的交融,我们可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了解自己。事实上,艺术与哲学的相似之处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本书重塑了艺术家与其作品的对话,它是对当代思潮的一种大胆激进的干预。 作者简介 阿尔瓦·诺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教授,该校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同时拥有牛津大学哲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诺伊是2012年古根海姆奖得主,同时为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科学博客13.7:宇宙与文化(cosmos & culture)的每周撰稿人。 目录 第一部分 第1章 得到组织 第2章 重组自我 第3章 天生的设计师 第4章 艺术魔圈与伊甸园 第5章 艺术、进化论以及谜中之谜 第6章 关于狂喜、运动与幽默的短笺 第7章 哲学之物 第二部分 第8章 看你是否独具慧眼 第9章 艺术缘何如此枯燥 第1O章 神经科学在研究艺术时的局限 第11章 艺术是一种哲学实践,哲学是一种美学实践 第三部分 第12章 制作图画 第13章 使用模型 第14章 绘画策略 第15章 空气吉他风 第16章 音乐之声 第四部分 第17章 一份极其简略却高度自以为是的美学史 致谢 注释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奇特的工具(艺术与人性)(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阿尔瓦·诺伊 |
译者 | 译者:窦旭霞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100325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8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43 |
出版时间 | 2020-04-01 |
首版时间 | 2020-04-01 |
印刷时间 | 202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32 |
CIP核字 | 2019261187 |
中图分类号 | J01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18 |
宽 | 148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