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魔山(上下册)
内容
作者简介

[德] 托马斯·曼(1875—1955)

1901年凭借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轰动欧洲文坛,成为德语文学的领军人物。出版于1924年的《魔山》及其后期代表作《浮士德博士》被认为是托马斯·曼蕞成功的三部小说。1929年,由于其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其代表作《魔山》被誉为“欧洲生活的精髓”,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

译者

巴蜀译翁,本名杨武能,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先后荣获联邦德国总统颁授的德国“国家功勋奖章”、联邦德国终身成就奖性质的洪堡学术奖金。

亮点展示

00cd2fd38d7e7414.jpg

精彩书摘

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在盛夏时节离开自己的故乡汉堡,前往格劳宾登1山区的达沃斯坪,准备在那儿进行为期三周的访问。

从汉堡去那上边,可是一段很远的旅程;特别对于只待这么短短一点时间来说,就太远太远啦。途中要穿过几个国家,要翻山越岭,从南德高原下行,直抵史瓦本海滨,然后再劈波斩浪,乘船横渡那些过去被认为不可测知的深渊。

到此为止还一路畅通,走的都是直线;接下去可就大费周折了,走走停停,很是麻烦。到了瑞士境内的罗尔沙赫才重新乘上火车,但也只能乘到阿尔卑斯山中一个叫朗特夸特的小站,在那儿又不得不换车。小站上山风劲吹,周围也没有多少宜人的景色,在百无聊赖地东站站西站站以后,才终于登上一列窄轨火车;等到它那小小的、然而牵引力显然非同一般的机车头慢慢运动起来,才算开始了这次旅行中真正惊险的一部分:列车一个劲儿地只顾往上爬,好像就没个完似的。要知道朗特夸特车站所处的地势比较而言还不是特别高;眼前这条从悬崖峭壁间穿过的荒凉而险峻的铁道,才算认认真真地通到山里去。

年轻人名叫汉斯·卡斯托普。他独自待在一间小小的软席车厢里,车厢内的沙发全是灰颜色的。他随身带着一只鳄鱼皮手提袋,这是他的舅公兼抚养人——让我就此交代一下他的大名——迪纳倍尔参议送给他的礼物;他的冬大衣挂在衣钩上,不住地摆来荡去;他腿上盖着一条苏格兰格子呢旅行毯。他坐在紧闭的车窗前,午后的气温渐渐变得凉爽了,自幼在家里娇生惯养的他,已经竖起他那宽大而时髦的夏季绸外套的衣领。在他身边的座位上,躺着一本题名为《远洋船舶》的小册子,是他刚踏上旅途时翻过几次的,眼下却已被扔在一边不闻不问了。火车头沉重地喘息着,浊气一股一股地灌进车厢,书皮上已布满微小的煤粒。

两天的旅程将把一个人,一个在生活中扎根未稳的年轻人远远地与他习以为常的世界分开,与他称之为自己的职责、兴趣、忧虑、前景等分开,其情况严重得远非他乘着出租马车上火车站去时所能够梦想的。旋转着,飞驰着,在他和他土生土长的故土当中挤进来了一个空间;这空间显示出人们通常只以为时间才有的力量。一个小时接着一个小时,它在你内心引起种种变化,其性质与时间引起的变化非常相似,但程度在一定情况下还有过之无不及。它与时间一样造成遗忘,其方式是把人从他的各种关系中分离出来,放进一种自由的、原始的状态。可不是吗?转瞬之间,它甚至能把一个循规蹈矩的小市民变得跟一个流浪汉差不多。人说时间是一条忘川,其实远方的空气也有同样的效力,你吸了它虽然还不像饮过这条忘川的水那样彻底忘记一切,但是却忘记得更加迅速。

汉斯·卡斯托普的情形就是这样。一开始,他本无意特别重视这次旅行,没打算把心思花在它上面。他倒是想赶快去一趟就了事,原因是他不能不去,然后又跟动身时一模一样地回来,回到那个老地方,让暂时被迫中断的生活重新开始。就在昨天,他的思想还局限在已经习惯的范围内,考虑的还是刚刚过去的考试,以及即将到来的在通德尔-威尔姆斯公司——包括造船厂、机器制造厂和锅炉厂——就职;对于面临的这三个星期,他是要有多么不耐烦就有多么不耐烦。然而眼下,情况似乎要求他付出全部的注意力,容不得他再掉以轻心。如此这般被突然抬高到一些他从未呼吸过的区域里,到一些据他了解生活条件完全不同而又简朴、艰苦的地方,他开始激动起来,内心渐渐充满了某种忧惧。故乡和有条不紊的生活不只远远地留在了背后,更可虑的是还深深地落到了脚下,而且他仍在不断地升高。如此悬浮在它们和陌生的异地之间,他禁不住问自己,他到那上边以后将生活得怎样呢?也许,像他这么个在仅仅高出海平面几米的地方出生和过惯了的人,突然来到一个条件如此极端恶劣的地区,甚至也没有先在某个高度适中的地方逗留几天,本身就是既不明智又对健康有害的吧?他希望快些抵达目的地,因为一旦到了山上,他想,就能和在其他任何地方一样正常生活,而不会像现在似的一个劲儿地向上爬呀,爬呀,老得想着自己是处在一种何等不寻常的境地。

他凭窗张望:列车正在狭窄的隘口上蜿蜒行驶;看得见前面的一些车厢,也看得见累得气喘吁吁的火车头;它吐出的褐色、绿色和黑色浓烟随风飘去。右边的深谷中水声哗哗作响;左边的峭壁间兀立着森森古松,直指青灰色的天穹。前边不断出现黑乎乎的隧道口;等到列车重见天光,巨大的山谷又展现在身旁,谷底里的村镇也历历在目。深谷慢慢合拢,紧接着又是新的隘口;在崖头的道道裂隙中,积雪尚未消融。列车一次次地停在寒碜的小站前,有时是到了顶头站,只好掉转方向开出去,以致弄得人糊里糊涂,再也分不清东南西北。举目眺望,群峰巍然耸峙,逶迤直至天际,眼前已经是人们盼望进入的神圣奇妙的高山世界;然而峰回路转,美景又从虔诚的眼睛前面消失了。

目录

译 序

《魔山》:一个阶级的没落 001

引 子

第一章

抵 达 019

三十四号 028

在餐厅里 033

第二章

洗礼钵和祖父的双重形象 043

在迪纳倍尔舅公家 055

——关于汉斯·卡斯托普的品性德行

第三章

一本正经 067

......

第四章

必要的采购 137

......

第五章

恒久不变的汤与恍然大悟 245

......

第六章

变 迁 003

......

第七章

海滨漫步 229

内容简介

魔山的疗养院里住着一群“病人”:普鲁士军官、俄国贵妇人、荷兰殖民者、天主教徒。他们在疗养院里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静静等待着死亡的来临。而一个新来的病人却意外地打破了这场平静……

编辑推荐

◆每一天,你都可以决定成为不可战胜的!
◆作者托马斯?曼,1924年因长篇小说《魔山》闻名全球,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人类文学史上,历时12年创作的《魔山》深刻揭示了理性与欲望、个体和社会的矛盾,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 !
◆托马斯?曼通过对话、象征、幻想、梦境、辩论等方式,完整呈现了西方精神生活,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
◆《魔山》以深刻细腻的描写,对生与死、灵与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给读者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魔山》问世以来,被译为多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其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在德国小说中无与伦比!
◆读客经典文库《魔山》四大必入理由!
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代表作,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
2. 全新译本!由德国“国家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专家巴蜀译翁倾情翻译!
3. 巴蜀译翁万字序言,带你领略《魔山》精髓!
4. 装帧精美,进口轻型纸,手感柔软,轻盈便携!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一个疗养院为中心, 描写了欧洲许多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人物, 其中有普鲁士军官、俄国贵妇人、荷兰殖民者、天主教徒……他们都是社会的寄生虫。整个疗养院弥漫着病态的、垂死的气氛, 象征着资本主义文明的没落。作品通过人物之间的思想冲突, 揭示出颓废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血缘关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魔山(上下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托马斯·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40020
开本 32开
页数 2册(878页)
版次 1
装订
字数 711000
出版时间 2020-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说爱好者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6.4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22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8: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