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博物馆策展理念.实践与思考:苏州博物馆"吴家四门"系列展览实录
内容
前言/序言

作为苏州博物馆2006年新馆正式对外开放至今最重要的展览,“吴门四家”系列展刷新了很多纪录:第一次向国内外近40家文化机构借展,第一次突破常规以项目制运作展览,第一次大幅度增加临时展览的展陈经费,第一次展览图录在展期内销售一空,第一次将教育活动带进了展厅,第一次为一个临时展览开展观众行为研究,第一次配合一个展览开发多样化的文创产品,第一次邀请志愿者全程参与展览……以至于有观众这样说:“连着四年的冬天,苏州博物馆一年一个明四家大展。于是隆冬季节,总有朋友说,我来看看沈周,顺便看看你。或者,我来看看你,顺便看看文徵明。今年了,偷笑,我还是我,那个人换作唐寅了。”可见,因着这四年的展览,已经在不经意间形成了一个观众期待:每到岁末,苏州博物馆一定会有一个大展。
作为亲历者,我一直以为,“吴门四家”系列展览不可复制,这是因为展品大多外借,再集中犹如登天。但是,这个展览的运作模式、整个展览的经验和教训却可为后来者借鉴。2015年展览结束后,我们陆续在做总结性的工作:重新出版了“吴门四家”系列展览的四本图录,将之前图录中的一些文字错误和图片颜色进行了校正;出版了“吴门四家”系列展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结集刊登了四年来所有的与会论文。在做这些T作之时,我犹如走进了时光机,再次回味了这个四年期的展览,因此留下了后面的些许文字。

精彩书摘

《博物馆策展理念实践与思考:苏州博物馆“吴门四家”系列展览实录》:
(一)展览选题与城市精神相契合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其使命必定与这座城市的精神相契合;一座城市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其主题也应与这座博物馆的使命和这座城市的精神相契合。
苏州是一座有着一万多年人类居住史、5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从春秋伍子胥督造阖闾大城到北宋名臣范仲淹首创苏州府学,苏州经历了从尚武到崇文的转变。作为苏州地区唯一一座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继承、传播、弘扬苏州文化,培养公众文化艺术素养”是苏州博物馆的使命之一,这个使命的提出与苏州“崇文睿智”的城市精神十分契合。
秉承博物馆使命,“明四家”展览主题的提出与苏州“崇文睿智”的城市精神也十分契合。苏州是“吴门画派”的发源地,“明四家”之沈周(长洲相城人氏)、文徵明(长洲人)、唐寅(吴县人)、仇英(太仓人)全部出自苏州地区。明代苏州,更是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飞速增长,城市生活的日趋繁华,孕育了文化的大繁荣之势,当时的苏州可称为文人画家主要的荟萃之地。可以说,没有哪座城市比苏州更适合举办“明四家”系列学术展览。
“明四家”系列学术展览作为四年期展览,既要具备个性,又要体现共性,因此,策展人员对每一个展览有着不同的定位。沈周(1427-1509)是“吴门画派”的开派人物,也是“吴门画派”艺术观和人生观的指导者,以沈周作为“明四家”系列学术展览之首,为今后的展览预留了延伸空间。如何体现他的开派之功?这是展览的重点。文徵明(1470-1559)是沈周的学生,也是“吴门画派”的实际掌门人。通过展览,要让观众感受到文徵明其人、其文、其书、其画,体会这位明代苏州士人身上固有的对苏州传统的坚守与发扬、对苏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是展览的重点。唐寅(1470-1524)也是沈周的学生,却因曾师从周臣而以北宗画知名。作为“明四家”中个性最鲜明、遭遇最凄惨的人物,如何通过展览还原真实的唐寅,让观众对唐寅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体会,这是展览的重点和难点。仇英(?-1552)是“明四家”中的后学,也是“明四家”中画功最好的一位。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而漆工出身的仇英如何在重重的机缘下成为董其昌口中的“近代高手第一”,他与其他三位画家的风格异同又在哪里?这是展览需要表现的重点。
(二)展品选择依据展览主题
精品展览和展览精品,这两个词看似差不多,实质大不相同。博物馆的展览目展示的不是单件作品,而是作品之间的关系,既包括作品间的共同之处,也包括它们并置时产生的不同并从而引发观众对于展览的深入思考。“明四家”系列学术展览的内容设计遵循了几个原则,即:1.系统展示“明四家”书画风格的变化历程;2.全面展示“明四家”诗、文、书、画的全能技艺;3.通过“明四家”的画作展示明代苏州的城市生活和文人文化。在这三个原则的指导下,展览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摒弃了完全展示精品的思路,即通常所说的精品展览,而是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考虑到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对画作的领悟能力,依据主题选择展品,尽量挑选不同形式的作品以丰富展览内容,突出“明四家”在每一个历史时段画风的不同特点,展示画家的全面技艺。
因此,策展人员依据内容设计遵循的几点原则对展示内容进行了划分。绘画部分从内容上分为:山水、花鸟、人物、枯木竹石四部分。其中沈周、文徵明兼顾粗细两面,唐寅兼顾南北两宗。书法部分也是竭尽全力表现“明四家”的全面技艺。文徵明为明代书法大家,我们在策展时特别做了重点准备,将书法列为展览的表现重点,与绘画并重,在内容上,兼顾了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在形式上,囊括了千字文、尺牍、墓志、停云馆帖等不同方面。

目录

自序
上编 原创性展览与博物馆策展
一、博物馆展览模式与原创性展览
二、博物馆展览的个性化
三、中国博物馆策展人制度探索与实践
四、超级特展与策展团队的建立
下编 “吴门四家”系列展览
一、展览回眸
二、从概念到展览的两步阶梯
(一)展览的基石——“吴门四家”系列展览的内容策划
(二)让梦想插上翅膀——“吴门四家”系列展览的形式设计
三、学术与普及并重,知识与观赏兼顾
(一)最具体验感的教育方式——展厅互动
(二)从一到二至三——展览配套图书
(三)学术展览的学术性——“昊门四家”系列展览学术研讨会
四、展览或有闭幕,传播仍无止境
(一)最具人文情怀的文创产品——文徵明手植紫藤种子
(二)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微博与微信的魅力
(三)以观众需求为杠杆——基于观众问卷调查统计数据
五、遗憾与反思
附录
一、观众问卷调查统计数据
二、借展目录
后记

内容简介

《博物馆策展理念实践与思考:苏州博物馆吴门四家系列展览实录》作者谢晓婷以苏州博物馆2012-2015年举办的“吴门四家”系列展览为案例,从展览项目负责人的视角,通过对展览内容策划、形式设计、教育活动、图书编辑、学术会议、文创产品、宣传推广、观众调查等方面的剖析,详细介绍了这一系列展览的前后过程和办展经验。
《博物馆策展理念实践与思考:苏州博物馆吴门四家系列展览实录》通过《博物馆展览模式与原创性展览》、《博物馆展览的个性化》、《博物馆策展人制度探索与实践》、《超级特展与策展团队》四篇文章,向读者阐述作者自己对原创性展览和博物馆策展的思考。最后,通过附录的观众问卷调查数据和借展目录,为读者了解这一系列展览相关情况提供了原始数据和相关资料。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以苏州博物馆2012-2015年举办的“吴门四家”系列展览为案例, 从展览项目负责人的视角, 通过对展览内容策划、形式设计、教育活动、图书编辑、学术会议、文创产品、宣传推广、观众调查等方面的剖析, 详细介绍了这一系列展览的前后过程和办展经验。通过《博物馆展览模式与原创性展览》《博物馆展览的个性化》《博物馆策展人制度探索与实践》《超级特展与策展团队》四篇文章, 向读者阐述作者自己对原创性展览和博物馆策展的思考。最后, 通过附录的观众问卷调查数据和借展目录, 为读者了解这一系列展览相关情况提供了原始数据和相关资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博物馆策展理念.实践与思考:苏州博物馆"吴家四门"系列展览实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晓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72280
开本
页数 172页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6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