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四面八方/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徐贵祥编著的《四面八方》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的最新力作。在小说中,作者用怀旧的笔调描述了一段也许是绝无仅有的历史。在这段历史里,为了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园,一代又一代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作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个人命运的微观变化上,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一代人的心路历程。

内容推荐

徐贵祥编著的《四面八方》讲述兵临城下,一封公开的情书拉开了国民党军医学校四名同窗生死抉择的序幕。地下党员肖卓然釜底抽薪,策反同学反戈一击,成为新政权的翘楚;程先觉接受汪亦适劝说,先行一步赶往风雨桥头,跻身起义队伍;被特务裹胁的汪亦适劝说郑霍山携枪起义,阴差阳错,双双被俘。四个人的命运从此分野,历次运动此起彼伏,爱情友谊峰回路转,事业前程各有千秋……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章

1

陆军江淮医科学校最后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发钱,二是发枪。几麻袋光洋和十几捆卡宾枪堆在操场东边的高台子上,然后就吹起了集合号。最先到达的是预干队,然后依次是预科一至三队、战护一至四队,共有八个学员队,乱哄哄地跑步、齐步走、原地踏步。

预干一队学员队长肖卓然军姿严整,手戴雪白的手套,臂佩黄色值星官臂章,立于操场东北角,调整各路人马就位,下达清点人数的口令。报数的声音顿时此起彼伏。

担任值星官的肖卓然,此时身上好像被注入了一种神奇的力量,下巴微翘,居高临下,目光锐利,盛气凌人。这与他的二十岁年纪和预干学员的身份有点不太吻合。过去的日子里,肖卓然在预干队一直以学员精英自居,始终保持天降大任的派头,大家对此也习以为常了。只不过,在今天这个时候,在解放军兵临城下随时都有可能破城而人的前夕,在别人都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惶惶不可终日的末日黄昏,他还是这么成竹在胸,还是这么从容不迫,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整队完毕之后,肖卓然正步拔向主席台,一步一个脚印,铿锵有力,在距离主席台尚有二十米的地方,立定,抬臂,敬礼,大声报告:全部学员应到四百九十二人,实到三百八十九名,请长官训示。

主席台上,只有一个少将,是医科学校的副校长冯百善。冯百善煞有介事地扫视一圈,还礼,下令:稍息!

肖卓然转身,面向七上八下的学员方阵,转达冯百善的命令之后,跑步回到预干队的队首,等待长官训话。

这一套程序井然,滴水不漏。

虽然外面的世界已是兵荒马乱,但是此刻在皖西一隅杏花坞,江淮医科学校似乎还保留着国军的一点面子,没有像三十六师残兵败将那样屁滚尿流。但是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冯百善自己心里都明白,这一切不过是最后的表演,再过一天,不,再过一夜,或许再过几个小时,国军江淮医科学校就不复存在了,此刻在这里衣冠楚楚、仪表堂堂的军官和学员们,几个小时之后会在哪里,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除了老天爷,那就只有鬼知道了。

学员方阵里没有人说话,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主席台,没有人注意那堆洋钱和卡宾枪。主席台上除了冯百善,还有政训处长马庚河和教导处长王思民。校长宋雨曾已经不知去向。不仅是校长找不到了,八个学员队里,至少有一百个人不辞而别。肖卓然向冯百善报告的人数,有很大的水分,这已经不是秘密了。台上的人和台下的人一样心照不宣。

冯百善开始训话,先是讲了党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再声泪俱下地表彰了在多事之秋危局之下仍然坚守岗位的在座栋梁之材——这就是指在台下竖着耳朵聆听训话的学员们了。其实,训话的人和听话的人此时都在想着同样一个问题,他妈的死到临头了,还不赶快撒丫子滚蛋?赶快结束扯卵蛋,大家八仙过海吧。

然而谁也没有说话,全是一脸的庄严、一脸的肃穆、一脸的受命危难大义凛然的表情。戏还得接着演下去。

冯百善训示完毕,政训处长马庚河宣布了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公告:兹发表战区最高长官命令,江淮医科学校所有的坚守学员皆为党国精英。根据战局需要,全部提前毕业任职,预干队全体授衔为中尉军医,预科队全体授衔为少尉医助,战护队全体授衔为准尉医士。

直到这个时候,台下才涌起小小的骚动。完成学业,成为军医,佩戴军衔,领取军官薪金,这是台下的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这一天。可是这一天真的来了,大家的心里却丝毫没有感到喜悦,相反还很惶恐,不知道接着会发生什么。

接着就是发钱。肖卓然下了一道嘹亮的口令——预干队全体,向右转,目标左前方,齐步走!

预干队学员——转眼之间,他们已经是中尉军医了,首次领取薪金二十块大洋。预科队每人十五块大洋,战护队每人十块大洋。

再接着是发枪,枪不够,只有一百多支,首先发给了战护队的所谓准尉医士们。他们领取枪支后,连宿舍也没有回,就由警卫科长楼炳光和警保连的连长带领奔赴护城河防御阵地了,说是协助三十六师守城,进行战地救护。

就在发钱发枪发军衔搞得一片乱哄哄的时候,预干队学员汪亦适发现肖卓然被马庚河招呼到主席台上。马庚河比画着交代着,肖卓然昂首挺胸,甚至还举起了拳头,像是宣誓。然后政训处的几名军官每人抱着一摞小册子,分发给预干队的学员。

当年的“四条蚂蚱”,此时一个在台上,三个在台下。同汪亦适并排的程先觉嘀咕说,都啥时候了,还在黑起屁股眼儿提虚劲,这老兄真是疯了!

汪亦适没有做出反应,脖子后面一股热气哈过来。郑霍山在后面说,嘻嘻,罗曼蒂克!

汪亦适说,是很罗曼蒂克,悲壮啊。

程先觉说,少说一句,当心祸从口出。

郑霍山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今夜就作鸟兽散,明天回家喝稀饭。

汪亦适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

领完钱,预干队和预科队的学员就各揣心思往自己的寝室走,走到半路,汪亦适才发现程先觉不见了。

汪亦适没有领到枪,只领到二十块大洋和一副中尉领章。回到寝室,他看着那副中尉领章愣了很长时间,感觉这一切就像是在做梦。然而大洋是实实在在的,扔在桌子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领章也是实实在在的,中间一道红杠,挂着两颗黄星。

汪亦适心里一阵冷笑,他妈的这就成中尉了?二十块大洋就能买一条命,简直荒诞!

这一天是民国三十八年二月十八,天晴。夕晖淡去,夜幕降临,随着远处时隐时现的隆隆炮声,有灯火的地方和没有灯火的地方全在乱着,有的乱着去杀人,有的乱着被人杀。街面上不时传来各种奇怪的脚步声,有的碎步小跑,有的大步流星,还有的若隐若现,那声音在昏黄的路灯下卷起,风一样渗进小巷深处,阴森森的。

头顶是一只黄得发红的电灯泡,25瓦。大约是火力发电厂也乱了,当作燃料的稻壳子填得忽多忽少,所以电灯光就忽明忽暗。忽明忽暗的灯光下面有一封信,信纸的一角被门缝里过来的风吹着,簌簌地动着,汪亦适的心就是被这簌簌的信纸给搞乱的。P1-3

后记

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秋天的早晨,霞光万丈,皖西市第三医院康民大厦即将举行竣工典礼。十八层的康民大厦,一至十层共设十个体检站,将常年对皖西五百二十万名群众进行流水体检,是江淮地区的第一个体检大楼。其资金来源,一是自筹,二是因此项工程受到上级赏识,国家和省财政每年适量拨款。

典礼开始之前,皖西市市长肖卓然推着丁范生的轮椅,循着大厦缓缓而行。他们的身后是舒氏姐妹和皖西著名外科专家汪亦适、著名中医专家郑霍山、市老干部局局长程先觉、第三医院院长宋江淮等人。

丁范生已经瘫痪多年,被医学判为死刑,但在郑霍山的中药调理下,奇迹般地延续了数年生命,有时候甚至可以开口说话。

肖卓然说,老院长,您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我们皖西的康民大厦建成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我们计划在一年之内,完成对皖西地区全体老百姓的体检工作,以后每年复查一次。皖西人民有病不看、看病不治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丁范生吃力地睁开眼皮,浑浊的眼球似动非动,缓缓地转动着,最后落在大厦上,双眼突然放光。丁范生抓住肖卓然的手说,卓然同志,当年你跟我说,一年两年不行,三年五年可能,十年八年准成。现在过去多少年了?

肖卓然说,50年代末动工开始,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

丁范生说,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让我等了这么久?我都快坚持不下去了。

肖卓然说,对不起,老院长,我们的工作走了弯路。

丁范生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不能再走弯路了。天地之间有杆秤,秤星就是老百姓。满天的星星都在看着我们啊!再走弯路,老百姓不答应啊。

肖卓然无语。

是年冬,丁范生溘然长逝。

书评(媒体评论)

写小说关键是会讲故事,故事要好看,情节、人物、语言要有特色。我追求人物个性鲜明,不鬼化也不神话。同样的解放军,《高地》里的兰光泽。《历史的天空》里的梁大牙,每个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呼吸都属于他自己。时间和空间就那么大,怎么把人物写透,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徐贵祥

徐贵祥的长处正是编故事,他始终将目光聚焦于人物在战争与政治的多重纠葛和激烈碰撞中的复杂境遇和传奇经历,人物性格既有发展,又有恒定的基本元素贯穿始终。命运起伏跌宕,故事大开大合,常常出人意料却又总在情理之中。环环相扣,抽丝剥茧,草蛇灰线,引人入胜。再加上语言的粗犷劲道,酣畅淋漓,势如破竹,也加强了阅读的快感,一旦开卷便欲罢不能,非一气呵成而后快。

——朱向前

审视徐贵祥的军旅小说尤其是重返历史现场的小说,我们发现其中张扬的民族精神、极力讴歌的英雄主义,显然有别于“十七年”的革命历史小说,而具有了新革命历史小说的叙事特征和审美策略,这无疑与他从现代性视野与当下语境出发密切相关。

——邱向峰

徐贵祥是新世纪战争文学的领军人物之一,被誉为正面强攻战争文学的“重型坦克”,他对战争的书写是全面的,深刻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

——王兆保

徐贵祥辟以惊人的勇气执着于革命历史题材,寻求文学境界与社会理想的融和之道。而且思想信念笃定、小说技艺纯熟,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独树一帜。

——殷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四面八方/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贵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85220
开本 16开
页数 4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8
出版时间 2017-02-01
首版时间 2017-02-01
印刷时间 201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42
CIP核字 2016269016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