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局外人鼠疫(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最有代表性的两部小说的合集。《局外人》以一个小职员的真切感受揭示出了现代司法过程中的悖谬。《局外人》的社会意义在于对荒谬现实的深刻揭示。而《鼠疫》则是一部象征性小说,小说中阿赫兰城人团结斗争、战胜鼠疫的故事,充分阐释了人应该如何面对荒诞的哲理。这两部作品是加缪文学创作中光华闪耀的双璧,也成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中不朽的经典。
作者简介
加缪(Albert Camus, 1913-1960),法国作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出生于阿尔及利亚,母亲为西班牙人。父亲在一战中死去,加缪与其母在贫民区艰难度日,后于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1935年,加缪开始从事戏剧活动,二战期间投身法国抵抗运动,因其创作的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一举成名,此后又发表小说《鼠疫》、《堕落》和短篇集《流放和王国》;戏剧作品有《卡利古拉》、《正义者》,此外还有散文《婚礼集》、《正反集》及论文《西西福斯的神话》等。未完成长篇小说《第一个人》在其死后出版。
加缪早年曾深入钻研古罗马哲学家普罗提诺的著作,他认为现代人的生活存在着深刻的荒谬性,我们赖以存身的这个世界是冷漠的和不可理解的,而个人面对荒谬的世界是无能为力的。在创作上,加缪追求情节的自然铺陈和词句的精确与完美,语言简净、明朗、毫无藻饰,但在其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却蕴蓄着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目录
译本序
局外人
第一部
第二部
鼠疫




序言
一九五八年,加缪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说:“是的,
我开始撰写自己的作品时,有一个确切的计划:我首先想
表达否定。用三种形式:小说为《局外人》,戏剧为《卡
利古拉》,哲理为《西西弗神话》。[……]但是[……]我
知道人不能生活在否定之中,这点我在《西西弗神话》的
序言中说过;我准备表现肯定,也用三种形式:小说是
《鼠疫》,戏剧是《戒严》和《正义者》,哲学论是《反
抗者》。”由此可见,他的作品可分为两个系列:一是
“否定”系列,通常称为“荒诞”系列,代表作为《局外
人》,作者表达的是对荒诞的认识,即对人的状况毫无意
义的认识;二是批评界所说的“反抗系列”,代表作为
《鼠疫》,作者认为,不应该仅仅认识到人的生活毫无意
义,而应该在这些作品中表达反抗和行动的价值,表达反
抗中人们的团结一致以及人们会找到的自身尊严。因此,
从《局外人》到《鼠疫》,加缪从表现清醒却又孤独的意
识,转而表达对斗争群体的一种确认。
《局外人》发表于一九四二年,是加缪发表的第一部
小说,当时正值大战期间,作者又几乎默默无闻,这部作
品很可能迅速被人遗忘,但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小说的
读者越来越多,被誉为佳作,作者则被称为创新作家。
这部小说是加缪最著名的作品。在此之前,他曾试图
创作小说《幸福之死》,因认为并不成功,故生前没有付
梓,到去世后才发表。《幸福之死》内容大致如下:一个
青年名叫帕特里斯·梅尔索,杀死了富裕的残废老人,并
成功制造假象,使人误以为老人死于自杀。然后回忆凶杀
前两天的情况,展现梅尔索平庸的生活。该书第二部中,
他追求财产带来的幸福生活,却身患凶杀那天染上的疾
病,在小说结尾死去。《局外人》跟《幸福之死》只是稍
有相似之处,如次要人物塞莱斯特和埃玛纽埃尔,还有主
人公的姓梅尔索,即mer(大海)和soleil(太阳),《局外
人》中则改为默尔索。
《局外人》篇幅不长,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是他在
枪杀阿拉伯人前的生活,即自由人的生活,以日记的形式
来记叙;第二部是他被捕后对自身的回顾和认识,主要以
回忆和内省的形式展现。主人公则从第一部中一个无辜者
的客观看法,转为一个被告和罪犯的主观看法。
小说的书名“局外人”表示主人公的主要特点,即孤
独和独特。默尔索没有突出的个性。这种人物自福楼拜以
来并不罕见,加缪也像福楼拜那样,使默尔索具有社会职
业,介绍他过去的生活,并使他具有某种心理状态和常用
口头语。因此,他并不像罗伯一格里耶的某些人物那样抽
象,而是有一定厚度。他的看法和言词只是显得客观,而
实际上却充满主观的评价,而且往往是在贬低,有时甚至
是夸张的讽刺,如对街上行人的描写,以及对预审法官的
描写等。
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默尔索的表现前后明显矛
盾。例如,他跑到车站以赶上长途汽车时显得十分笨拙,
而在水里游泳却像优秀运动员,在追赶卡车时则毫不犹
豫,而且一跃而上。又如,他在塞莱斯特的饭馆吃晚饭时
看到一矮小女子坐在他餐桌旁,并说“很快就把她置之脑
后”,然而却花了一页的篇幅对这一陌生女子进行描写。
同样,默尔索显然应该不喜欢跟别人接触,就像塞莱斯特
在法庭审判时说的那样,但星期天整个下午,他却一直在
观察街上的行人。
因此,默尔索一方面是有文化的成年男子,雷蒙和萨
拉马诺老头都向他请教,他的老板则要提升他去巴黎工
作,但另一方面,他却多少有点幼稚,称自己的母亲为
“妈妈”,对巴黎的印象只有:“很脏。有鸽子和阴暗的
院子。那里的人都皮肤洁白。”
另外,默尔索没有确定的身份,他既是他自己,又像
是别人。于是,他就不断提出他身份的问题。例如,在法
庭审判时,他担心他们会“错把一个人当做另一人来审
讯”,而在年轻的记者对他注视时,他“感到我在被自己
观看”。这种身份的失却也在他狱中把铁饭盒当镜子照时
显现出来:“我觉得自己模样严肃,即使我对着饭盒微笑
也是如此。我摇晃面前的饭盒。我对着饭盒微笑,但显出
的仍是严肃而又忧愁的模样。”其他人也使默尔索肯定了
这种想法。例如,在审判时,检察官把他枪杀阿拉伯人跟
第二天将审判的杀父案一视同仁,他的律师则不让他说
话,他因此理所当然地作出下列反应:“这又是在把我排
除在案件之外,把我完全消除,并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取而
代之。”并提出疑问:“那么,到底谁是被告?重要的是
被告。我有话要说!”
加缪的这两部小说,虽说都阐述某种哲理,却并非在
纯粹说教,而是使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具有很强的感染
力,这也是它们畅销的一个主要原因。对这两部作品的分
析,主要参考法国伽利玛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本后附的资
料,感谢责编黄凌霞女士在寄来小说正文复印件的同时,
也寄来这些资料的复印件。另外还参考米歇尔·马雅尔
《加缪》(纳唐出版社,1993年),玛丽-奥迪尔·安德烈
《加缪的(局外人)》(小说十个片断分析,阿提埃出版
社,1991年),贝尔纳·阿吕安《加缪的(
导语
加缪的作品始终与追求正义紧密相连。
加缪在20世纪顶住了历史潮流,独自继承着源远流长的醒世文学,他怀着顽强、严格、纯洁、肃穆、热情的人道主义,向当今时代的种种粗俗丑陋发起了胜负难卜的宣战。
加缪有着一颗不停地探求和思索的灵魂。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最有代表性的两部小说《局外人》和《鼠疫》的合集。
精彩页
今天,妈妈死了。可能是昨天,我不清楚。我收到养老院发来的电报:“令堂仙逝。明日葬礼。肃此电达。”说得一点也不清楚。也许是昨天。养老院位于马伦戈,离阿尔及尔有八十公里。我要乘两点钟的长途汽车去,下午即可到达。这样,我能在夜里守灵,并于明晚回来。我向老板请了两天假,有这种借口,他无法拒绝。但他显得不高兴。我甚至对他说:“这不是我的错。”他没有回答。我就想不该对他说这话。总之,我不需要请他原谅。反倒他应该向我表示慰问。但到后天,他看到我戴孝,一定会对我表示慰问。现在仿佛妈妈还没死。相反,等下葬之后,这就像归档的案件,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我乘上两点钟的长途汽车。天气很热。我在塞莱斯特的饭馆里吃了饭,就像平时那样。他们都非常为我难过,塞莱斯特对我说:“母亲只有一个。”我离开时,他们把我送到门口。我有点厌烦,因为我得上楼去埃玛纽埃尔家,去借黑领带和黑纱。他伯父在几个月前去世了。
我跑着去车站,以赶上长途汽车。这样急着奔跑,再加上汽车颠簸和汽油味,还有公路和天空的反光,也许是因为这些,我才觉得昏昏沉沉。一路上差不多都在睡觉。我醒来时,发现自己靠在一个军人身上,他朝我微笑,问我是否来自远方。我只说“是的”,不想再多说一句。
养老院离村庄有两公里路。我是走着去的。我想马上看到妈妈。但门房对我说,我先得去见院长。当时院长正忙着,我等了一会儿。在这段时期里,门房一直在说话,然后我见到了院长:他在办公室里接待了我。他是个矮小的老头,身上佩戴荣誉勋位勋章。他用明亮的眼睛看了看我。接着,他跟我握手,但时间很长,我不知该如何把手抽出。他看了一份档案,并对我说:“默尔索太太是三年前入院的。您是她唯一的赡养者。”我觉得他有点责备我,就开始对他解释。但他打断了我的话:“您不用给自己辩解,亲爱的孩子,我看过您母亲的档案。您无法负担她的生活费用。她需要有护工照料。您工资微薄。不管从哪方面看,她在这儿都更加幸福。”我说:“是的,院长先生。”他补充道:“您知道,她有一些朋友,是跟她年纪相同的老人。 她跟他们会有同样的兴趣,是另一个时代的一些兴趣。您年轻,她跟您在一起会感到厌烦。”
确实如此。妈妈在家时,总是默不作声地注视着我。进养老院后的前几天,她经常哭泣。但那是因为习惯问题。几个月后,如果要把她接出养老院,她就会哭泣。这也是习惯问题。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去年几乎没来这儿。但也因为这样要占用我星期天的时间,另外还得花费力气,去赶长途汽车,买车票,路上得走两个小时。
院长又对我说了些话。但我几乎不再去听他说话。然后他对我说:“我想您想看到您的母亲。”我站了起来,但什么话也没说,他带我朝门口走去。在楼梯上,他对我解释说:“我们把她搬到了小陈尸室,是为了不让其他人受到惊吓。每当院里有老人去世,其他人在两三天内就会神经过敏。这就使服务工作变得困难。”我们穿过一个院子,院子里有许多老人在三五成群地聊天。我们走过时他们就不吭声了。我们过去后,他们又开始交谈。就像鹦鹉在唧唧喳喳学舌。走到一幢小屋门口,院长跟我告辞。“我失陪了,默尔索先生,我在办公室等您。一般来说,葬礼定在上午十点。我们考虑到,这样您可以给亡母守灵。最后说一句,您母亲似乎经常向院友们表示,希望按宗教仪式下葬。我已对此做好安排。但我想让您知道。”我对他表示感谢。妈妈不是无神论者,但生前从未想到过宗教。
我走进小屋。只见大厅十分明亮,墙壁用石灰粉刷过,顶上是玻璃天棚。厅里放有椅子和呈形的支架。大厅中央两个支架上放有一口棺材,已盖上盖子。棺材上只看到螺丝钉闪闪发亮,并未拧紧,在刷成褐色的棺木上十分醒目。棺材旁边,有个阿拉伯女护士,身穿白大褂,头戴颜色鲜艳的方巾。这时,门房从我后面进来。他想必是跑来的。他说话有点儿结巴:“棺材已给盖上,但我得把盖上的螺丝旋出,让您能看到她。”他要走近棺材,但我把他拦住。他对我说:“您不想看?”我回答说:“是的。”他不再说话,但我感到尴尬,觉得我不该这么说。片刻之后,他看了看我,然后问我:“为什么?”但并无责备之意,仿佛想了解其中的原因。我说:“我不知道。”于是,他捻捻白色的小胡子,说话时没看着我:“我理解。”他眼睛漂亮,颜色淡蓝,脸色略显红润。他拿来一把椅子给我坐,自己在我靠后一点的地方坐下。女护士站了起来,朝门口走去。这时,门房对我说:“她有梅毒下疳。”我听不明白,就朝女护士看了一眼,看到她眼睛下面有一条绷带,绕头一圈。在鼻子处,绷带是平的。在她脸上看到的只有白色绷带。
她走了以后,门房说:“我失陪了。”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手势,但他留了下来,站在我背后。后面有人使我感到拘束。大厅里充满着傍晚的艳丽阳光。两只大胡蜂在玻璃顶棚上嗡嗡作响。我感到十分困倦。我对门房说话,但并未把头转向他:“你在这儿已有很长时间了吧?”他立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局外人鼠疫(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加缪
译者 译者:徐和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58423
开本 32开
页数 36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63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2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46
CIP核字 2019247234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8
3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