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成长中的56个怎么办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文字通顺,语言流畅,笔锋犀利,文采洋溢。通过全书56个“怎么办”的设问,将翔实、具体的内容在一问一答中展开阐述,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可读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兼而有之。在每个“怎么办”设问的解答性阐述中,都是先从与“爸爸妈妈”面对面直接对话的娓娓道来开始,继而进行犹如真诚朋友之间的心灵沟通、推心置腹的谈心交心式的阐述,瞬间缩短或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书中所述均来自实际生活,来自孩子成长的实践和问题,看得见,摸得着,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

内容推荐

本书在总的谋篇布局上,列出“点滴塑造”、“关爱引导”、“科学疏导”、“严令身行”、“大胆放手”、“巧妙引导”、“授之以渔”和“软硬兼施”等八个方阵的大框架,又有横向上从“孩子没有上进心怎么办”到“孩子有浪费时间的不良习惯怎么办”的56个设问,还有纵向上在每个设问的解答性阐述中的“重视理由—追根溯源—榜样魅力—解决方法”的四步曲,层次分明,层层深入,纵横交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目录

点滴塑造:孩子有了换习惯怎么办

为什么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1.孩子有不良的行为习惯怎么办

 2.孩子不讲卫生怎么办

 3.孩子作息时间不规律怎么办

 4.孩子不爱运动怎么办

 5.孩子有浪费的不良习惯怎么办

 6.孩子有乱花钱的不良习惯怎么办

 7.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怎么办

关隘引导:孩子有了不良性格怎么办

为什么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8.孩子性格懦弱怎么办

 9.孩子性格孤僻怎么办

 10.孩子任性怎么办

 11.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

 12.孩子自负怎么办

 13.孩子害羞怎么办

 14.孩子性格逆反怎么办

 15.孩子有悲观情绪怎么办

科学疏导:孩子有心理问题怎么办

为什么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16.孩子有自卑心理怎么办

 17.孩子抑郁怎么办

 18.孩子焦虑怎么办

 19.孩子恐惧怎么办

 20.孩子虚荣心强怎么办

 21.孩子冷漠怎么办

 22.孩子嫉妒心强怎么办

 23.孩子自私怎么办

 24.孩子染上网瘾怎么办

严令身行:孩子品行较差怎么办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25.孩子道德意识差怎么办

 26.孩子不讲诚信怎么办

 27.孩子撒谎怎么办

 28.孩子缺乏责任心怎么办

 29.孩子缺乏爱心怎么办

 30.孩子不懂宽容他人怎么办

 31.孩子懒惰怎么办

大胆放手:孩子自立性差怎么办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

 32.孩子过分依赖怎么办

 33.孩子缺乏自制力怎么办

 34.孩子自我意识薄弱怎么办

 35.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怎么办

巧妙引导:孩子不爱阅读怎么办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36.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

 37.孩子阅读方法不正确怎么办

 38.孩子不会选择书籍怎么办

 39.孩子有不良阅读习惯怎么办

 40.孩子不会做读书笔记怎么办

授之以渔:孩子不会学习怎么办

为什么孩子学习成绩不好

 41.孩子学习不讲究方法怎么办

 42.孩子有不良学习习惯怎么办

 43.孩子学习没有计划怎么办

 44.孩子不会独立思考怎么办

 45.孩子不善提问怎么办

 46.孩子学习三心二意怎么办

 47.孩子贪玩怎么办

 48.孩子不会预习怎么办

 49.孩子不会复习怎么办

软硬兼施:孩子不自觉学习怎么办

为什么要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50.孩子没有上进心怎么办

 51.孩子没有求知欲怎么办

 52.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怎么办

 53.孩子学习没有目标怎么办

 54.孩子对学习没有信心怎么办

 55.孩子有厌学情绪怎么办

 56.孩子缺少学习主动性怎么办

试读章节

8. 孩子性格懦弱怎么办

重视理由

坚强的性格是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性格坚强的人常常是生活中的强者。要期望孩子在今后事业上获得成功,爸爸妈妈就要从小注意磨炼孩子的意志,矫正孩子的懦弱性格。

追根溯源

每一位成功者都知道,要想成功就要有一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一锹挖不成水井,成功需要积累,成功需要坚持。美国心理学家威蒙曾对150名有成就的智商较高者做过研究,发现智力的发展与三种性格品质有关:一是坚持力,二是善于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地积累成果,三是具有自信心,从不自卑。可见,坚强的性格对人生十分重要。

一个人想干成任何大事,都要能够坚持下去,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说起来,一个人克服一点儿困难也许并不难,难的是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功。

其实,成功与失败的差距往往仅一步之遥,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一下,胜利便在向你招手。但是,许多人正是因为在前面的困难中已经筋疲力尽,在最后的关头,即使遇到一个微小的困难或障碍都可能放弃而导致前功尽弃。

一个拳手曾经说:“在受到对手猛烈重击的情况下,倒下是一种解脱,或者说是一种诱惑。每当这时候,我就在心里对自己叫喊:挺住,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因为只有我不倒下,才有取胜的可能。”确实如此,成功往往来自于“再坚持一下”的坚强当中。

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胆怯懦弱是普遍存在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对近万人的调查中发现,大约有40%的人认为自己胆怯、腼腆。胆怯有许多表现形式,如公共场所胆怯、社交胆怯、特定情境胆怯、特殊动物胆怯等。

每个孩子都会遇到许多麻烦,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胆小懦弱的孩子往往没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和挫折。坚强勇敢的孩子则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和挫折,越过障碍和绊脚石,从而取得成功。

因此,明智的爸爸妈妈应该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坚强的品质,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坚强地走得顺顺利利。

榜样魅力

张进,1982年考入北方交通大学物资系;1989年获得本校的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5年因工作表现出色,被公派到德国攻读博士学位。

曾任浙江省一所重点中学校长的张启君谈起儿子张进的成长,感慨万千。他说张进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也许谁也不会想到他曾连续两年高考落榜。面对儿子的成功,这位父亲显得很平静,他说:“儿子并非天生聪明,相反,两次高考失败的经历给了他很大的磨炼。”

张进是那个年代并不多见的独生子女,他身居城镇,家庭条件相对较好,但与当前独生子女境遇不同的是:张启君夫妇从不溺爱孩子,也不刻意地为他创造特别好的环境。相反,他们教育孩子自识是一个平凡人,不能看不起别人,轻视他人就是轻视自己。每当家里有农村的客人来时,都要他热情接待,有同龄人在场时,还要求他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大家,让他从小养成热情大方的待人接物习惯。因而张进从小到大,无论谁要他帮忙,他总会尽力而为,即使获得了许多殊荣后,也没有高人一等的想法,因此与周围的人相处得很和谐,别人总乐意帮他的忙。

小时候,张启君夫妇有意地让张进独立,给予他充分自由的空间,他13岁时就一人前往江西探望外婆。第一次高考落榜后,张进选择到远离父母的湖州二中参加高考复习。在高复期间,从学习到生活,全靠他自己。独立的环境锻炼了他自我调节的能力,也能静下心来备考。在张进的求学过程中,身为教育工作者的父母从不擅自为孩子购买参考书,而是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他自己决定买不买、买什么。在生活上,他们很注重锻炼儿子的自理能力,力所能及的事从不代劳。他们也尊重儿子的意见,从不刻意要求儿子做什么,而只为儿子把握方向。

从小,张启君便告诫儿子:“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和运气,有几分苦,就有几分收获。”对于儿子的成绩,他从不严厉苛求,只要是认真得来的,都应该得到肯定。最不可原谅的不是努力了没有成功,而是投机取巧。

当年,儿子高考落榜,特别是第二次高考落榜的沉痛事实对张启君一家打击很大。身为一校之长的他确实很难过,亲戚朋友也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母亲更是多次潸然泪下,高考失败的阴影笼罩着这个家庭的生活。张启君夫妇接受了这样的事实,他们立即与张进的老师和周围的同学取得联系,热情地邀请他们来家里座谈,总结分析张进两次失败的原因。他们耐心地鼓励儿子,开导儿子,单独与儿子长谈,并在肯定第二次高考相对第一次高考进步的前提下,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明确表态父母将继续支持他的拼搏,鼓励他脚踏实地地继续努力,有一份劲使一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并教育他不要过分看重结果,要珍惜奋斗的过程。正是这种求实的教育,使张进一次又一次保持冲劲而不懈怠,终于一举考上了重点大学。也正是这种求实的态度使他成为大学中有口皆碑的好学生,在德国留学期间,又依靠勤奋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张进的成功得益于他在父母的帮助下,摆脱了高考失利的阴影,坦然地面对了自己所遇到的挫折,并在这挫折中形成了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

解决方法

要克服性格懦弱的缺陷,首先要探究孩子性格懦弱的原因。

这一方面,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是过分的关怀造成孩子的懦弱性格。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在上幼儿园或爸爸妈妈上班时哭闹不止。爸爸妈妈自己那种恋恋不舍、反复叮嘱或犹豫不决的言行,使孩子知道了“母亲舍不得离去”,因此不停地哭闹。

二是不恰当的表扬造成孩子的懦弱。表扬是对行为的鼓励和肯定,它起到心理强化的效果。然而不适当的表扬使孩子的行为向不良方向发展。使之定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终身。

三是不适当暗示、恐吓造成孩子的软弱。孩子在雷电交加的晚上,正安静地睡在自己的床上,爸爸妈妈惊慌失措地把孩子搂在怀里,孩子从母亲惊恐的动作和雷电的环境中知道了害怕闪电。

那么,爸爸妈妈们应该怎样矫正孩子的懦弱性格呢?专家们对此有如下具体建议:

(1)支持性格软弱的孩子大胆地去做事

爸爸妈妈教育孩子,一是在孩子未成熟期加以保护,此种保护应该随着孩子的发育成长越来越少;二是要促成孩子能够单独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此种促进应随着孩子的成长越来越多。

千万不能凡事包办,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依赖心理。

(2)鼓励孩子大胆地说话

一些性格懦弱的孩子不喜欢说过多的话,对此种孩子,爸爸妈妈应尽量少讲“你一定这样或那样做”之类的话,而应多讲“你看怎样办”、“你的想法是什么”这类的话,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意见的空间。

(3)鼓励孩子多与社会打交道

有些性格懦弱的孩子仅仅习惯于同自己熟识的人待在一起,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时就会产生一种潜意识的惧怕。因此,爸爸妈妈在孩子小时就要培养他们为人处世的能力。

P40-44

序言

怎样引导孩子成长?这既是一个牵动天下千千万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之心的难题,也是多少年来人们极为关注、苦苦思索、孜孜探求、寻觅正确答案的课题。在对这一难题、课题的不断探索中,不乏有理论研究者、理性思考者,也有言传身教者、著书立说者。日前,一部《孩子成长中的56个怎么办》(以下简称《怎么办》)书稿摆上我的案头,引起拜读的浓厚兴趣。之所以感兴趣,则是因为我想看看它是怎样诠释、回答这一难题、课题的。于是,我几乎是一气呵成地读了此书。读完掩卷,我惊喜地发现:《怎么办》一书立论正确,观点新颖,思路清晰,论述充分,对破解这一难题、课题,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依本人之愚见,《怎么办》一书的成功之处,或者说值得肯定之处,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素质主旨,贯穿全书。如果说在当今经济社会领域发展是硬道理,那么在新世纪教育领域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地、切实地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乃是引导孩子成长的硬道理。本书作者深晓此理,本着既授之鱼、更授之以渔的基本思路,毫不吝啬地用大量笔墨,着力阐述诸如如何激发上进心、如何学会自强自立、如何培养道德品质、如何养成良好习惯、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如何掌握学习方法等一系列素质教育问题。其中,既有理论的点拨,又有精彩的论述,还有古今中外生动典型案例的佐证。尽管近年来通过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力崇尚、开展素质教育的大气候、大趋势已然形成,但是要完全、彻底消除千百年来应试教育的传统习惯势力的消极影响,仍然任重道远。为此,本书作者不遗余力地点击引导孩子成长的要害“穴位”——素质教育,为冲破至今仍有巨大惯性反弹和广泛潜在市场的应试教育的迷雾叠嶂,开辟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片蓝天,作出了不懈努力和应有贡献。素质教育这一主旨,犹如一条主线、红线,贯穿于作者撰写《怎么办》一书的全过程,渗透于全书的字里行间。此其一。

内容翔实,设问即答。尽管《怎么办》一书篇幅不短,部头不小,但却让人爱看、耐读。其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内容翔实、具体。书中所述均来自实际生活,来自孩子成长的实践和问题,看得见,摸得着,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正是摒弃那种云山雾罩、一头雾水式的空发议论、空洞说教,代之以言之有理、考之有据的据实诠释、阐述,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二是设问即答,边问边答。通过全书56个“怎么办”的设问,将翔实、具体的内容在一问一答中展开阐述,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可读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兼而有之。毋庸置疑,对读者来说,其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则是不言而喻的。此其二。

谋篇布局,纵横交错。有了明确主旨和翔实内容,还须通过严密构思、精巧设计的合理结构来展开阐述。对此,《怎么办》一书作者也颇费思量,收效尚佳。且看全书在总的谋篇布局上,列出“点滴塑造”、“关爱引导”、“科学疏导”、“严令身行”、“大胆放手”、“巧妙引导”、“授之以渔”和“软硬兼施”等八个方阵的大框架,又有横向上从“孩子没有上进心怎么办”到“孩子有浪费时间的不良习惯怎么办”的56个设问,还有纵向上在每个设问的解答性阐述中的“重视理由—追根溯源—榜样魅力—解决方法”的四步曲,层次分明,层层深入,纵横交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此其三。

文从字顺,富人情味。通览全书,看得出《怎么办》一书作者为准确、生动地阐述内容,对文字表达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全书文字通顺,语言流畅,笔锋犀利,文采洋溢。尽管全书洋洋洒洒几十万字,但让人读来感觉文从字顺,不枯燥、不乏味,足见作者文字素养和功底不浅。二是书中充满人情味的气息,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几乎在每个“怎么办”设问的解答性阐述中,都是先从与“爸爸妈妈”面对面直接对话的娓娓道来开始,继而进行犹如真诚朋友之间的心灵沟通、推心置腹的谈心交心式的阐述,瞬间缩短或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随着一股股清新、温馨微风轻轻吹拂而来,陌生感悄然而去,亲切感油然而生。此其四。

读完《怎么办》一书书稿,本人似有爱不释手、欲罢不能之感,且思绪良多,启示犹在,感想不少,总有一种不吐不快之冲动。于是,便欣然命笔,略抒拙见,匆匆写下如上一些随想性的浅薄文字。是为序。

申 曲

2006年11月3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成长中的56个怎么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舒//夏阿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15584
开本 16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