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思维导图高效工作法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记忆纪录保持者又一力作;

教你熟练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工作规划、高效沟通、自信表达、头脑风暴

源自英国官方思维导图认证体系,作者姬广亮,系思维导图发明人东尼·博赞教授首推的中国思维导图行业领军人、中国思维导图普及工程发起人。姬广亮还是大脑派首席导师,世界记忆纪录保持者,中国思维导图普及工程发起人,被业界誉为“大脑魔法师”,一刻talks演讲嘉宾,CCTV(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快乐体验》脑力专题特邀嘉宾,CCTV财经频道相关栏目推荐作者。

浓缩作者10年以上思维导图职场应用经验,分享了大量职场应用案例,文字简洁、易懂,“手把手”教会你绘制和运用思维导图。精辟分析了职场四大应用场景——工作规划、高效沟通、自信表达、头脑风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让你做到事半功倍。

作者之前出版《给孩子的8堂思维导图课》《给孩子的8堂超级记忆课》:《给孩子的8堂思维导图课》曾占据京东图书排行榜榜首和畅销榜榜首,入选2019年全国中小学图书管(室)拟推荐书目;《给孩子的8堂超级记忆课》曾占据京东育儿/家教新书榜榜首、热卖榜榜首、畅销榜榜首。

大脑派自有资源优势明显:已付费社群总人数超20000人,营销号微信好友超36000人,线上职场思维导图训练营超4000人,会参与转发。学大教育13个城市超1000人传播:学大教育是大脑派战略合作单位,可调动13个城市超100个校区张贴海报推广,可联动超过1000名老师进行朋友圈推广,仅北京一城,就有35家校区,每年进校区咨询人数超过90000人。

作者简介

姬广亮,大脑派联合创始人,世界记忆纪录保持者,第25届世界脑力锦标赛官方训练导师,中国思维导图普及工程发起人,英国思维导图官授权讲师(TBLI),思维导图发明人东尼·博赞教授倾情推荐的行业领军人。出版图书有:《大脑开发秘册》《谁谋杀了你的大脑》《给孩子的8堂思维导图课》《给孩子的8堂超级记忆课》(预计10月底出版)。拥有超过10年以上的思维导图职场实战和培训经验,师从思维导图发明人东尼·博赞教授。曾在微软亚太集团分享“大脑操作系统”,至今已帮助数十万职场人,有效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工作效率,被业界誉为“大脑魔法师”。

内容简介

用高效率的方式工作

用有创意的方法思考

前世界首富、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说:“思维导图能够将众多的知识与想法连接起来,从而更大限度地实现创新。”

现实中,你是否做事情总是丢三落四,一不留神就忘了一些重要的信息?你是否经常逻辑混乱,表达力差,演讲时大脑一片空白?你是否每天忙得团团转,工作没效率,疲惫不堪不出结果?你是否在设计策划案时,经常挖空心思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创意?其实并不是你的大脑不够聪明,而是你缺乏高效的思考工具。思维导图就是这样一个工具,它可以用极简的文字、清晰直观的逻辑,以及有趣的发散结构,像地图一样去改善大脑的整个思考过程,提高思维的品质。

本书用简洁易懂的文字“手把手”地教会你绘制和运用思维导图,并将这一行之有效的思考工具应用在职场四大场景(工作规划、高效沟通、自信表达、头脑风暴)中,从而提高你的工作效率,让你做到事半功倍。

目录

第一章

激活脑内“蝴蝶效应”——发散思维

你遇到过的思维导图可能是假的

思维导图初学者常踩的三个雷

不会发散思维,别说你会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多层级发散思维

附:第一章思维导图阅读笔记

第二章

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五大要素

用中心图聚焦思考的目标

用分支展现多角度思考问题

提炼精准的关键词,提高思考精准度

用关键图标记关键信息,提高思考针对性

用丰富的颜色缓解思维疲劳

附:第二章思维导图阅读笔记

第三章

绘制思维导图的两项准备与五个步骤

绘制思维导图必做的两项准备

如何鉴定自己的思维导图绘制水平

思维导图小百科

附:第三章思维导图阅读笔记

第四章

用思维导图高效规划工作

规划工作的两种常见分类和策略

用四象限法则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

用思维导图制订清晰的工作计划

落地执行工作计划的两个核心策略

附:第四章思维导图阅读笔记

第五章

用思维导图降低沟通成本

日常沟通成本大的三个主要原因

做对这两点轻松倍增沟通效率

用思维导图提高沟通效率的三个注意事项

用思维导图十分钟讲清一个主题

用思维导图开出高效会议

附:第五章思维导图阅读笔记

第六章

用思维导图提高演讲能力

拥有一流演讲能力的八个要素

设计演讲稿的六个基本步骤

用思维导图设计演讲稿的三个核心优势

用思维导图演讲模型设计演讲稿

附:第六章思维导图阅读笔记

第七章

用思维导图创意头脑风暴

为什么头脑风暴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什么是头脑风暴的“臭皮匠协议”

用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的两种策略

创意头脑风暴的六个阶段

附第七章思维导图阅读笔记

第八章

用软件“傻瓜式”绘制思维导图

使用思维导图软件的优劣势

认识iMindMap 软件中常用的五个按键

用软件绘制思维导图的注意事项

成为高效能的思维导图实践者

附:第八章思维导图阅读笔记

精彩书摘

第七章 用思维导图开展头脑风暴

为什么头脑风暴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创新(innovation)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

更新。例如,手机系统更新,让性能更稳定。

改变。例如,对产品的外观做出改动,让产品更漂亮。

创造。例如,电子邮件替代了传统信件,让信息传递更便捷。

美国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曾说:“不创新,就灭亡。”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的相互影响,群体成员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的意见,从而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学界开发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就是较为典型的一种。

头脑风暴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现在转为表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当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或兴趣领域产生新观点的时候,就是头脑风暴的时候。

头脑风暴的特点是,参与者能够敞开思想,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能够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头脑风暴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和质疑头脑风暴两种。直接头脑风暴是指在专家群体决策的基础上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质疑头脑风暴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发现其现实可行的方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头脑风暴是一种不纠结对与错的大脑自由发散思维的过程。我们获取新创意和想法的关键就在于,打破惯性思维,大胆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创新是一种不纠结对与错的“改变”,我们只有敢于“预见”,才有机会“遇见”。

要想拥有创新思维的能力,我们首先要突破思维定式,即惯性思维。一个人为什么会有惯性思维?一是受到权威的影响,二是从众的心理作祟。而打破这一“思维魔咒”的方法就是头脑风暴,即自由的联想和想象,大胆地发散思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唤醒大脑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有四个特性:思维的能动性、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独特性、思维的敏感性。

创新思维的四个特性正好对应了发散思维的四大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多感官性。

头脑风暴可以充分地激发我们的大脑去思考,让创意在大脑中闪光,所以头脑风暴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什么是头脑风暴的“臭皮匠协议”

俗话讲:“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越多,想法、创意和方法就会越多。但是,在进行任何一场头脑风暴之前,所有参与者都必须达成统一的君子协定,即“臭皮匠协议”。

什么是“臭皮匠协议”?

第一:不许评价。在头脑风暴过程中,我们不能对任何人的观点进行评论或提出反对意见,而要等到结束时才能对观点进评判。头脑风暴是一场高耗能的思维活动,对观点的评估要占用非常珍贵的脑力,我们何不把脑力用在更有价值的观点的产生上?如果我们总是评价别人的观点或想法,那么这不仅会影响头脑风暴的氛围,阻碍新观点的迸发,还会打击参与者的积极性。

第二:异想天开。在头脑风暴过程中,我们要说出自己能想到的任何一个观点,观点越“疯狂”,越应该得到鼓励。我们要大声说出脑子里一闪而过的任何奇异的甚至不可行的观点,看看它们能引出什么更有创意的点子。没有任何观点是荒谬的,也没有什么观点是夸张的,在头脑风暴中,说出口的点子就是好点子。也就是说,头脑风暴过程中没有对与错,而大胆假设与联想更容易突破惯性思维,激发创新思考。

第三:越多越好。初期头脑风暴重数量而非质量,即大家讨论的核心目的就是,一网打尽所有可能的观点和不可能的观点,寻求观点的数量最大化。如果头脑风暴结束时有大量的观点,那么发现一个非常好的观点的概率便会大大增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树法则”。

第四:见解无专利。在头脑风暴过程中,我们要鼓励每个人参与,但是呈现出来的每个观点是属于团体的,因此只有所有参与者能够自由地和自信地做出贡献,才能将头脑风暴进行到底。当然,相互的碰撞中很有可能会产生新的火花,即使你的观点建立在其他人的观点之上,只要进行了拓展和发挥,也会得到肯定。每个观点都相当于一个中心图,它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大脑进行发散思维,引发更多创新性思考。

其实,头脑风暴的过程就是引发大脑创新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局限在现有的逻辑思考的世界里,而要跳出来打破常规,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头脑风暴可以更好地打开思维的“枷锁”,激发大脑无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如果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用思维导图把所有想法归类并画出来,让所有参与者看到大家的思考路径,看到自己的每个想法和观点,那么这一定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用思维导图开展头脑风暴的两种策略

头脑风暴是多个人或部门的想法或观点集中爆发的过程,信息量越大,管理难度就越大。头脑风暴的过程相当于多个图书配送员向同一家图书馆配送图书的过程,这些图书不能随意地堆积在图书馆的仓库中,而要图书管理员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否则寻找起来就会非常麻烦。

在工作中,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有两种最常用的策略。

(1)观点分类法。观点分类法是指,头脑风暴记录员将相似或有关联的想法分类布局在同一条主分支上。如果大家的观点可以分成四类或六类,这幅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就应该有四条或六条主分支(见图7–1,图略,详情请见纸书)。每个想法都可以在思维导图笔记中找到自己所归属的位置(类别),就像图书馆中的某片区域会摆放同类书籍一样。

(2)人群分类法。人群分类法是指,头脑风暴记录员按照个人或部门进行分类,每个人或部门可以设立一条独立的主分支。如果参与头脑风暴的人或部门有六个,那么这幅思维导图就应该有六条主分支(见图7–2,图略,详情请见纸书)。主持人可以“限定条件”进行头脑风暴,比如,每轮每人只说一个想法,从而一步步地丰富每个人或每条主分支上的观点。

观点分类法的优势在于,容易激发不同人对同一个观点的深入思考,可以对已知观点进行补充或优化(补充和优化不同于评论),容易碰撞出火花,互动性强。人群分类法的优势在于,可以让每个人或部门看清自己的思维轨迹和想法,激发个人或部门的成就感。

按照头脑风暴见解无专利的原则,不管是观点分类法还是人群分类法,参与者都可以在其他人的观点上继续创新和延伸。为了提升每个参与者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每个人可以选择一种颜色代表自己,在新观点旁边用自己的“代表色”做标记。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地找出自己在头脑风暴过程中贡献的所有观点了。

只要我们基于头脑风暴的主题大胆发散思维,并善用思维导图中的分支、关键图以及颜色,整个头脑风暴过程将变得非常有趣且富有创意。因为有效的记录会让思考变得更有价值,并能避免发生“干打雷,不下雨”或“讨论半天,一拍而散”等情形。

在工作中,我们完全可以带着自己的小组成员或部门团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头脑风暴,把新奇的观点和想法全都挂在树枝上。我们要相信,这幅头脑风暴思维导图一定会结出丰硕的创意果实。

头脑风暴的六个阶段

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参与者不应该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而应放松思想,让思维自由驰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大胆地展开想象,尽可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提出独创性的想法。

头脑风暴的参加人数一般为5~10 人,最好由不同专业或不同岗位的人员组成;时间宜控制在1 小时左右;设主持人1 名,主持人只主持会议,对设想不做评论;设记录员1~2 人,记录员要认真地将参与者的每一个设想(不论好坏)都完整地记录下来。

头脑风暴的主题一般会被提前通报给每名参与者,以便他们者做好一定准备。主持人要摸清主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参与者要懂得头脑风暴的基本原则“臭皮匠协议”——不许评价,异想天开,越多越好,见解无专利。

在头脑风暴开始前,我们可以对参与者进行柔化训练。例如,对缺乏创新锻炼者进行打破常规思考、转变思维角度的训练,以减少他们的思维惯性,把他们从单调紧张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以饱满的创造热情投入设想活动。一个在思考过程中不纠结对与错的人,最容易想出创造性的点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思维导图高效工作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姬广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18904
开本 32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18000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成功励志-成功励志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0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