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茶村生计:一个福建茶村的空间与社会变迁
内容
作者简介

黄华青,2008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先后获得建筑学学士、工学博士学位。2017年至今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从事传统聚落及其当代变迁研究,曾赴米兰理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巴黎伦佐·皮亚诺事务所实习半年,足迹遍布欧洲及世界各地30余国,广泛考察经典城镇及建筑。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入场
第二节 文献
第三节 方法

第二章 空间志
第一节 空间-社会变迁的认知
第二节 空间志的载体

第三章 从全球市场到地方社会
第一节 全球贸易与武夷茶村
第二节 统分制度与厂宅变迁
第三节 厂宅空间样本

第四章 地方、身份与家庭
第一节 地方社会与家庭结构的分裂
第二节 “家店”错位:二元结构下的家庭空间
第三节 身份的竞争:茶农分家的空间博弈

第五章 市场、技艺与生产
第一节 茶叶市场结构与传统技艺的合法性
第二节 菁楼:作为技艺和记忆的生产空间
第三节 原真性悖论:厂宅中的“正山”与“外山”空间
第四节 从“定居”到“游牧”的茶工居住空间

第六章 他者、符号与社会
第一节 茶旅经济与厂宅经营空间
第二节 他者的凝视:消费文化下的乡土风格迷局
第三节 符号的反噬:茶农社区分化与菁楼空间表征

第七章 结论:当代乡村的幻想与现实
第一节 厂宅变迁谱系
第二节 质问传统
第三节 危机中前行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5个厂宅样本的调研及图纸
附录二 桐木村传统红茶制作技艺考察
附录三 桐木村当代茶叶制作机械调查

内容简介

《茶村生计》一书是黄华青博士自研究生阶段以来长期扎根乡土、深入调研的成果。《茶村生计:一个福建茶村的空间与社会变迁/光明社科文库》深受费孝通先生《江村经济》的影响,也可视为某种意义上的延续,试图对当代乡村的社会经济变迁及其与空间变迁的关联性进行深描。他从社会学与建筑学的跨学科视角,抓住聚落演变的多样性、当代性特征,将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与建筑学擅长的空间分析融合为一种本体论意义的“测度”方法,对于建筑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乡村研究都能带来不小的启示。

内容推荐
本书研究的载体是对4个自然村、165个乡村厂宅样本的田野调查及深入“测度”, 实现对乡土空间及日常生活的“小视角”阅读; 同时辅以“大视角”, 展现一个茶村研究在全球贸易史及茶产业格局中的意义, 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民族工业发展研究的启示。本书首先历时性地展现武夷山茶村空间结构及桐木村乡土建筑空间模式如何在全球茶叶贸易和地方制度变迁中成型和重建。接着在共时性维度, 分别从地方家庭、茶叶生产、茶叶运销三个层面, 探索了桐木村新的家庭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形成与乡村空间营建的细密互动, 细致描绘了当代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茶村生计:一个福建茶村的空间与社会变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华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451370
开本
页数 290页
版次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8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北京
25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