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共五卷,包括《图说夏史与文明》《图说商史与文明》《图说西周史与文明》《图说春秋史与文明》《图说战国史与文明》是中国先秦史学会组织撰著的一套先秦史系列。
本册为《战国(精)/文明的历程》,对战国史与战国文明所涉及的学术问题抒发多年的心得,立足最前沿,视野宏阔,精义纷呈。
图书 | 战国(精)/文明的历程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丛书共五卷,包括《图说夏史与文明》《图说商史与文明》《图说西周史与文明》《图说春秋史与文明》《图说战国史与文明》是中国先秦史学会组织撰著的一套先秦史系列。 本册为《战国(精)/文明的历程》,对战国史与战国文明所涉及的学术问题抒发多年的心得,立足最前沿,视野宏阔,精义纷呈。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战国初年七雄并立的形势 一 “战国”名称来历及战国时代特征 二 七雄并立局面的形成及相关战国始年问题 三 七国疆域及其在战国初年的扩张 四 七雄夹缝中的诸小国及周边诸少数族 第二章 进入铁器时代——战国生产力水平 一 铁器在战国时期广泛运用的状况 二 战国土地垦辟 三 牛耕的推广与精细农业的产生 四 粮食产量及农业劳动生产率 第三章 个体小农经济及相关土地、赋役制度 一 个体小农生产方式的产生及确立 二 以国家授田制为主体的战国土地制度 三 个体小农的租赋徭役负担 第四章 水利工程与专制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一 邺渠 二 都江堰 三 郑国渠 四 运河的开凿 五 堤防的修筑 六 专制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第五章 手工业及其成就 一 战国手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二 铁器与青铜器制造业的发展 三 纺织、陶器与漆器制造等行业 第六章 货币、城市与商业的繁荣 一 商业的繁荣及富商大贾的活动 二 金属铸币及黄金的广泛流通 三 城市的发展 四 社会经济领域因商业发展出现的重要变化 第七章 社会结构的变迁 一 宗族组织的解体及姓氏制度的变化 二 编户与户籍制度的实行 三 阶级结构的新格局 …… 第八章 战国变法运动 第九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 第十章 兵制与战争方式的变化 第十一章 七雄兼并与合纵连横 第十二章 从长平之战到秦的统一 第十三章 士人的崛起与百家争鸣 第十四章 儒家各派思想及其演变 第十五章 道、墨、名、法诸家的理论学说 第十六章 兵家遗产的丰富内容 第十七章 科学技术与科学思想的发展 第十八章 文学、艺术与史学的繁荣 第十九章 宗教、礼俗与社会生活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战国(精)/文明的历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沈长云//杨善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98132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44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印刷时间 | 202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02 |
CIP核字 | 2020061333 |
中图分类号 | K231.0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0 |
宽 | 155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