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全20册)
内容
亮点展示

xiangqing.jpg

内容简介

《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全书以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为纲,将各大洲以地理分布划分为若干国家单元,各单元中均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为读者详细地介绍了世界各地精彩纷呈的方方面面。此外,我们为了将世界地理之美表达的更为全面和真实,特地在每卷书的很后加了一部分地理美文,让你在百科知识看到乏味之时,享受一下异样的地理之美。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中国地理普及读物。全书以中国行政区划为经,以每一省区市的行政区划、民族人口、历史文化、地貌、水系、自然资源、经济和旅游地理为纬,内容涵盖了中国地理知识的诸多方面。全书共分10册,选取了5000多个知识点,插配了2000多张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生动、真实、客观、全面地再现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和中国的美丽与神奇。生动流畅的文字、异彩纷呈的图片、精美的装帧设计,使广大青少年在获取地理知识的同时,尽享多方面多角度的阅读感受。

作者简介

王越,北京地理学会秘书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顾问、北京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先后任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六系副主任、不错工程师,北京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政策研究员。致力于人文地理、地震和北京文化研究。1977年10月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优选工作者奖。

作品:主编《中国市县手册》。近著《奥运北京丛书·人文北京》《直面地震》《源远流长话胡同》《胡同与北京城》等。《人文北京》获“第四届北京市很好科普作品很好读物奖”。 

张妙弟,男,汉族,党员,上海浦东人氏,1944年12月生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学系,硕士学位。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当代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社科联常务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北京大学地理学系自然地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北京联合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系系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教务长、校长。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北京大学风景名胜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特邀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北京文化与北京学。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二十多项。曾获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中科院、北京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各类奖励多项。

精彩书摘

《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中国 China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国土辽阔,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约占优选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5。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第三。陆地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相邻。隔海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

自然地理

中国的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的69%,盆地和平原约占31%。陆地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级阶梯:西部的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为**阶梯;青藏高原以北和以东分布着许多高原和盆地,为第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以东多为低矮的丘陵和平原,海拔*低,为第三阶梯。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为主要山脉,长江、黄河等为主要河流。

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首都:北京

人口(含港澳台):13.99亿人(2014年) 民族: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

91.51% 语言:汉语

阿勒泰地区不仅有黄金,更有金子般靓丽的风光。每到夏秋季节,成片的桦林如绿云,似碎金,美不胜收。

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亚洲9

中国境内的青藏高原

中国境内的青藏高原包括西藏、青海省大部分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与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其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

1/4。青藏高原上众多的高大山脉构成了高原地形的骨架。主要大山由北而南依次排列的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以及南北向的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也是中国乃至亚洲几大河流如长江、黄河、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这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青藏高原极富特色的自然资源。青藏高原地高气寒,空气稀薄,人烟稀少但景色绝美。

中国*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目前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千米,面积4300多平方千米。中国*大的内陆淡水湖是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南麓的焉耆盆地,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海拔1048米,容积80亿立方米。

中国*大的海峡是台湾海峡, 其南北长约380千米,东西平均宽230千米。

10 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亚洲

孕育华夏文明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世界有名的大面积覆盖黄土的高原,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米~2000米。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均为世界所罕见。黄土高原原本森林茂密、气候温和,但由于长期的滥垦滥伐,自然植被破坏严重,裸露的黄土极容易被雨水侵蚀。黄河的上游由于流经黄土高原,因而浊浪滔天,河水呈枯黄色。黄河下游经常泛滥成灾,并多次改道。但另一方面,经过千百年的冲击,黄河夹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成广大而肥沃的华北平原,使得华北成为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山脉

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山脉,跨甘肃、陕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并有少部分深入青海东部边界,呈两端微向北翘的“一”字形。东西长1000多千米,南北宽数十千米至二三百千米不等,山势西高东低。山脉北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南侧为低山丘陵及江汉平原。

陕北是一块面积广阔、土层绵厚的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自从有了人,便有了窑洞。而这些窑洞正是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

四川九寨沟秀绝天下,四季景色各异,尤以秋季*为迷人。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被称为九寨沟五绝。

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亚洲11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黄河为中国第二大河,因河水黄浊而得名。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远在80万年以

前,黄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已发展了农业。距今约3500年前,位于黄河流域的商王朝已成为当时世界三大文明中心之一。由夏黄河壶口瀑布是“中国旅游胜地四靠前”之一。瀑布四时景色各异,皆具姿彩。其两大有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尤堪观赏。

12 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亚洲

至北宋,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然而同样闻名于世的还有黄河流域的洪水灾害。近年来, 黄河流域的治水工程卓有成效,中上游着眼于水土流失的治理,下游修防,加高加厚大堤。同时致力于黄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建设,现在已基本上改变了黄河历史

上“ 三年两决口”的险恶局面,滔滔黄河水已逐步造福于民。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县马兰峪西部昌端山主峰南麓,距北京100余公里,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是一座规模十分宏大、体系比较完整的古代陵墓建筑群。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前朝如持笏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浃流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整个陵区共有清帝陵5座:即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慧陵(同治);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陵1座。这15座陵墓,埋葬着清5帝、14后、136个嫔妃。近代有名的皇后慈禧太后也葬在这里。清东陵是中国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综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建筑学、美学、哲学、景观学、丧葬祭祀文化、宗教、民俗文化等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清东陵以它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这里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清西陵陵址为雍正帝所选,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清西陵共有清帝陵四座,即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子园陵7座。这14座陵墓,,共葬了76人。清西陵体现了中国历代帝王陵寝的*高水准,更是一部精美的艺术杰作,座座陵寝都反映出清朝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文化和风水文化。成为自然环境与陵寝建筑相结合的*伟大的例子。

 隆兴寺

中国佛教寺院。位于河北省正定。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原名“龙藏寺”。宋初更名“龙兴寺”,清康熙初年定为今名。因寺内有一尊铜铸大佛像,又称“大佛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命,于寺中铸造一尊21.3米高的铜质千手千眼观音像。此像是中国现存铜像中*高的一尊(加上须弥座通高23.5米)。供奉此像的大悲阁,又名佛香阁、天宁阁,是寺内主体建筑。寺中摩尼殿,建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其形制成十字形平面,在中国现存宋代建筑中仅此一例。殿中五尊金装泥塑佛像,其中释迦牟尼、阿难、迦叶是宋代原塑,文殊、普贤是明代补塑。殿后南壁是明代悬塑的须弥山,山上观音像神态生动,是难得的艺术珍品。殿内各壁满绘壁画,为明代作品。大悲阁东南侧,有一石碑,名龙藏寺碑,立于隋开皇六年(586),是中国现存的有名碑刻之一。寺后部的毗卢殿中有一尊毗卢佛铜铸像,在莲花宝座的每一莲瓣上,都铸有一尊小佛,三层莲花宝座上共铸有一千尊佛像;而每层莲座之上,皆铸有两两相背的四尊毗卢佛,分别面向东、西、南、北,共计三层。这尊千佛绕毗卢的铜铸像,堪称铜铸艺术的杰作。上述铜铸千手千眼观音、摩尼殿的彩塑观音、龙藏寺碑、毗卢佛铜像,合称隆兴寺“四绝”。此外,寺中还有其他许多珍贵文物。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庆寺

位于河北省井陉县西南的苍岩山中。寺的主殿桥楼殿修建在一座拱桥上,风格独特,全国少见。福庆寺始建于何时,史书和碑碣上均无记载,现已无从得知。据说,此寺是为隋炀帝出家的女儿南阳公主修建的,初名兴善寺。宋代改为今名。因年代久远,寺内殿宇多次毁建。今存的山门、天王殿、桥楼殿、碑亭、大佛殿、峰回轩、公主祠、砖塔等,都是明、清时期的遗物。桥楼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修建在一座长十五米、宽九米的跨涧拱桥上。在重檐歇山顶的屋面上铺着琉璃瓦。屋脊上装饰着仙人骑龙、狮子驮塔等琉璃构件。殿内有1980年塑造的一佛二菩萨和十八罗汉像。殿外有回廊,可供人远眺,欣赏苍岩风光。在这里,山岩壁立,青天一线,桥楼横空,状如飞虹。桥楼飞虹自古就是苍岩美景之一,今日犹存,远近知名。公主祠背倚悬崖,面临深涧,形势险要。这座殿宇宽不过三间,深不过一间,据说它就是当年南阳公主修行之地。现祠内尚有南阳公主塑像一尊,两面山墙上还有描述南阳公主修行的壁画,形象生动,引人注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全20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妙弟、王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1164941
开本 16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