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化常识的500个游戏
内容
编辑推荐

罗辑著的《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化常识的500个游戏》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思维游戏》丛书之一。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丰富青少年的知识储备量,本书综合了多个方面的知识,从日常衣食住行,到社会政治经济,全方面地讲解了传统文化常识,帮助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还能纠正长久以来被人们误解的文化常识。

内容推荐

罗辑著的《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化常识的500个游戏》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思维游戏》丛书之一。本书以游戏的形式,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了关于古代政治制度、衣食住行、娱乐活动、民风习俗、天文地理、神秘文化、历史人物等的文化常识。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了解文化常识的500个游戏》全面地向读者展示了五千年中国历史中,人们所创造出的各种文化成果。这些知识不仅是中国人为之骄傲的资本,也是人们为后人继续传承下去的责任。本书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在调侃中讲解严肃的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可以帮助成长期的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知识储备,还可以纠正一些长期以来被人们误解的文化常识,是青少年读者成长过程中的必备图书。

目录

第一章 想要“做官”不容易

第二章 琴、棋、书、画知几样?

第三章 人生四件大事,衣食住行

第四章 古人也爱娱乐活动

第五章 无处不讲究

第六章 那些玄之又玄的神秘文化

第七章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第八章 那些被传歪了的历史人物

第九章 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朝各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等等都不相同。在古代,不论是身在庙堂,还是远在江湖,或多或少都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官员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升斗小民也清楚有事找衙门。随着风云远去,现在的人们还了解这些常识吗?下面就来考考你,看看这些常识知哪些!

1.“三甲"是不是前三名?

现在常常听到“在比赛中名列三甲”“班级三甲”这样的说法,“三甲”在这里成了前三名的代名词。“三甲”的说法源于古代科举制度,明清两代科举的最后一场考试是殿试,殿试合格的人被称为进士。考中进士也是要排名的,,根据成绩高低,进士会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就是第一名,二甲就是第二名,三甲就是第三名,所以“三甲”用来指前三名,请问这是真的吗?

2.“仵作"只负责验尸吗?

仵作是古时宫署中检验死伤的吏役,类似于现代的法医。古时候发生命案,管辖官员都要亲自到命案现场检验查看,通常是官员指挥,由仵作来检验。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法医学专家是南宋时期的宋慈,被称为“法医学之父”。他编写的《洗冤集录》记载了人体解剖,尸体检验,现场勘查,死伤原因鉴定,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还记述了区别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的方法,至今还在应用。

仵作的职责就是负责验尸,是古代的法医,这是真的吗?

3.什么是“嫡长子"?

在中国古代,君王和百姓会遇到王位和家产继承的问题。古时的继承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身份和主要家产。所谓嫡长子就是指年纪最大的),是这样吗?

4.圣旨总是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开头吗?

看古装电视剧,每到有皇帝下圣旨的情节,总会听到传圣旨的人在打开圣旨后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日。”这句话俨然成了圣旨的固定开头语。古代皇帝下圣旨,都是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日”作为开头,这是真的吗?

5.丰碑是不是碑?

古人把杰出事迹或功德刻在高大的石碑上,叫作丰碑,后来丰碑一词有了引申义,用来比喻不朽的杰作、伟大的功绩及有永久价值的物品或事例。其实丰碑原本的作用根本不是用来记录杰出事迹或功德的,而是下葬时使用的一种用具,这是真的吗?

6.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是谁?

在古代,如果皇帝登位时年龄很小,或因故无法处理政务,就要由皇帝的妻子、母亲或祖母,即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代替皇帝处理朝政。后妃掌权处理朝政,被称为‘‘临朝称制”,历史上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唐代的武则天、宋代的刘太后、清朝的慈禧太后等都曾“临朝称制”。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皇后,也是第一个皇太后,刘邦死后吕雉“临朝称制”,成为汉朝的实际掌权人,同时她也是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这是真的吗?

7.皇帝的坟墓为何叫“陵墓"?

古代皇帝自诩为上天之子,处处显示着与普通人的不同,如皇帝死亡不能说死,要说“驾崩”;皇帝死后埋葬的地方则称之为“陵”或“陵墓”,如秦始皇陵、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明十三陵、清东陵等等。

“陵”本身就有大土山的意思,因为古时皇帝的坟墓大多是安葬在大土山里。所以皇帝的坟墓才叫陵墓,这是真的吗?

8.马镫是谁发明的?

马镫是一对挂在马鞍两侧皮带上供人踏脚的马具,主要作用是支撑骑马人的双脚。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又能保护骑马人的安全。在骑兵刚刚出现时,人们还没有发明马镫,后来游牧民族发明了马镫,并传到中原地区。

匈奴是古时生活在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游牧民族之一,马镫就是匈奴人发明的,这是真的吗?

9.古代骑兵真的有“铁甲连环马”吗r?

自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骑兵渐渐取代战车,成为古代战争中的主要兵种。铁甲连环马就是骑兵中的重骑兵。《水浒传》中曾描写过铁甲连环马:大将呼延灼设下连环马,士兵和马匹都披铁铠和甲,三十匹马为一排,彼此用铁链连接。铁甲连环马后来被徐宁的钩镰枪所破。

古代骑兵作战,真的有“铁甲连环马”吗?

天下师爷出绍兴

师爷是幕友的俗称,没有官衔职称,由幕主私人聘用,和幕主属于雇佣关系。在清代,衙门中的师爷多来自绍兴府,就连书吏也多是绍兴人。当时人们常说“无绍不成衙”,可见绍兴师爷之多。

绍兴师爷之所以遍布天下,是因为古时绍兴地区文化氛围浓厚,读书人多,若是科举不中的,就去谋个师爷的差使,因此绍兴师爷就闻名于天下了。绍兴师爷真的是由此发展起来的吗?

家谱只记家族人员姓名吗?

家谱又叫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家族中有新的人口出生,要在家谱中记录上名字以及父母关系。

家谱中只记录家人姓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没有其他内容,这是真的吗?P1-3

序言

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创造了灿烂中华文明。在生活中,随口说的成语、俗语,往往就隐藏着警醒世人的典故。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其底蕴深厚、雅俗共赏。

在中国这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长久以来,以汉族为主要民族群体,众民族相互影响,从上古的神话传说,到近现代的科技发明,传统文化无所不包;从人名称谓、礼节风俗、思想观念,到军事、政治、经济等,中华传统文化都有着独特之处。这也是中华民族灵魂的凝聚之处,象征着中华精神。

从古至今,传统文化不管是以何种形式,都是由中华儿女一代代传承至今。然而,随着时间的消磨,岁月的流逝,即便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一些传统文化常识也仅是只知其形不知其意。传统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智慧的凝聚,不仅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轨迹,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不断探索后的成果积累。中国独有的儒道伦理、宗族礼法、哲学思想等等,都有其闪光之处,交织在一起,就组成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一代代人积累创造出的灿烂文明,对如今的中华民族来说,不仅是我们骄傲的资本,同时也是我们为后人继续传承下去的责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同时还能提高个人修养、提高对世界的认知度,让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丰富青少年的知识储备量,本书综合了多个方面的知识,从日常衣食住行,到社会政治经济,全方面地讲解了传统文化常识,帮助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还能纠正长久以来被人们误解的文化常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到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将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在调侃中讲解严肃的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这既是一本娱乐休闲书,同时又是文化知识书,不管青少年朋友是想在紧张的学习后放松精神,还是想在课外储备大量知识,本书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本书精选了500个知识点,以游戏的方式编写,在阅读过程中,引发青少年对问题进行思考,开动大脑,运用记忆、分析、逻辑思维等能力,找出问题的答案。这种形式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趣味性,更能加深青少年对书中内容的印象,从而达到加深记忆、丰富知识的目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化常识的500个游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罗辑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24765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2016029193
中图分类号 K203-53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