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追赶花朵/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
内容
作者简介
竹风,本名钟峰,满族,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东方少年》《文学少年》《小溪流》《中国少年报》等30余家儿童文学报刊,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60年儿童文学作品精选》《2018年度中国儿童文学精选》等选本,出版有儿童小说集《草间山鸡飞》。2017年获冰心儿童文学奖新作奖。
目录
第一章 养蜂之家
第二章 蜜源地
第三章 蜂蜜不掺假
第四章 豪爽的孙伯伯
第五章 不蜇不相识
第六章 风雨兼程
第七章 蜜蜂打架
第八章 一路向东
第九章 槐树林另一边
后记
精彩页
第一章 养蜂之家
1
听阿爸说,我家养蜂从我阿公(爷爷)年轻时就开始了,一直养到现在。阿婆(奶奶)去世早,我没有见过阿婆。只听阿公说阿婆是矮个子,脚也小,比我的脚还小。阿公说这话时,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我想,阿婆是个大人,咋能有那么小的脚呢?阿公的脚很大,有我的两个脚那么大。阿公说他的脚是走路走的,每年都要走很多路,穿的还是平底鞋,时间长了,脚就变长了。阿公跟我说这些的时候,阿爸阿妈没在家,他们带着我家养的蜜蜂赶花期去了,只有我和阿公在村寨里生活。
我家养很多蜜蜂,有一百五十多箱,阿爸一个人赶花期照顾不过来,阿妈便跟去帮忙。阿妈说,我们桂北山多田地少,我家的田地不到两亩,还分成十几块散在山坡上和沟谷里,不养蜂我家生活都困难。阿妈说这话是不想让我跟着他们去赶花期;还说我已经上学了,该懂事了,要听大人的话。我知道阿妈的脾气,要继续缠着她不让去,她会呵斥我。之前我没上学时,阿妈认为我淘气,就总呵斥我,我只好听阿妈的话。就这样,我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都跟阿公生活在村寨里,每年阿爸阿妈赶花期回来,我才能与他们见一次面。可是见面的时间也不长,就年前年后一个多月,等我们桂北这里天暖了花开了,阿爸阿妈便带着我家的蜜蜂又走了。
阿爸阿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去上学,阿公侍弄我家那点儿田。有的田种稻谷,有的种玉米。稻谷收了用来磨稻米吃,玉米成熟时,阿公掰下来用两个胶丝袋子装了,运到糍粑镇的集市上卖。我们这儿的山里修了水泥路,但不通客车,阿公有时候搭别人开的面包车去,有时候用扁担挑着走路去。现在阿公去世了,如果阿爸阿妈再像以前那样去赶花期,家里便剩下我一个人,所以今年赶花期之前,阿爸用手挠着脑袋,眉头皱着,有些发愁。阿妈也发愁,她知道赶花期一走差不多得十个多月才能回来,让我一个人在家,我连口热饭都没得吃。为此阿爸和阿妈商量了一个晚上,也没商量出个结果。
第二天晚上,阿妈对阿爸说:“光子才十岁,到底咋办啊?”
阿爸说:“凉拌。”
阿妈说:“你以为凉拌菜啊,还凉拌,我跟你商量正事没跟你说笑。”
阿爸说:“不凉拌还热拌不成?”
阿妈说:“总得有个办法吧,把光子一个人放在家,你放心我还不放心呢!”
以前阿妈赶花期回来看见我淘气,她总要呵斥我一顿,现在听阿妈说这样的话,我很感动,感动得浑身打战。
阿爸不跟阿妈开玩笑了,认真地说:“办法只有一个,让光子跟着我们去赶花期。”
阿妈一听,瞪大了眼睛,“啊?你说什么?”
“让光子跟着我们一起去赶花期。”阿爸又重复了一遍。
“光子不读书了?亏你想得出来!”阿妈埋怨阿爸。
“那你说咋办?”阿爸反问阿妈。
阿妈没有说“凉拌”,可脸色是冷的,好像这个问题难住了她,不说话了。
我心里想,阿爸阿妈其实也不用又商量又发愁,带上我就是了,跟着他们走南闯北多好玩啊!反正我们学校才两个老师、二十几个学生,广荣老师还批评我,说我好跟二猫打架。但我跟二猫打架是有原因的,他不愿学习就算了,还总欺负其他同学,我不想受他欺负,才跟他打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阿妈像做出重大决定似的咬了咬牙,对阿爸说:“那就带上光子吧,明日你去学校说一下,给光子请个长假,等咱们这次赶花期回来,再让光子继续读书!”
阿爸无奈地点点头说:“只能这样了,睡吧!”阿爸说完,就走进他和阿妈的房间,一会儿便发出了鼾声。
阿妈见我还在炭盆旁坐着,催促我也去睡。可我很想跟阿妈多待一会儿,万一阿妈和阿爸赶花期走了没有带上我,我又会有很长时间见不到他们了。
阿妈好像猜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光子,放心去睡吧,这次赶花期不会把你丢在家了。”
听阿妈这样说了,我才站起来,回到自己睡觉的屋子。
我家住的是土楼,从外面看很高大,差不多有三层砖楼房高,可除了堂屋之外,里面睡觉的房间都很小,放一张床、一张书桌,剩下的就只有脚下巴掌大一块地方了。我上一年级时,阿爸和阿妈曾讨论过要造新房,可现在我都读四年级了,我家依然住着原来的土楼。我躺在床上想起这事儿,又担心起来,担心阿爸阿妈刚才说的要不算话咋办,阿公不在了,我留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阿妈发现我睡觉的小屋子没有关灯,推开木板门看了看我,说:“光子,你咋还不睡?”
咋回答阿妈的问话呢?能说我正担心她和阿爸不带我去赶花期吗?要说了,阿妈可能就会呵斥我了。
“我睡,现在就睡!”说完,我一扯被子把脑袋罩了起来。
阿妈过来扯下罩住我脑袋的被头说:“睡觉咋又蒙脑袋?这样不好,说过你几次了,怎么总不改?”
阿妈确实说过我多次,可用被子蒙住脑袋睡觉这个毛病我一直改不掉。此时为了让阿妈高兴,我把被头又往下推了推,对阿妈说:“改,我现在就改,那你们这次去赶花期可要带上我,不能说过的话不算数!”
阿妈被我的话气笑了
导语
《追赶花朵》讲述了一个养蜂之家的乡村少年在奔波之中体悟生活、感悟幸福的成长故事。作品立意巧妙而形象,作品结构开阔而精细,作者借助于养蜂这一现实而富有寓意的生存图景,与生命、成长、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精神性的内在关联。追赶花朵,就是张开不倦的翅膀、迈开有力的步伐,采集梦想、收获希望。在车轮的奔跑声中,在蜜蜂的嗡嗡声中,在父亲的关切声中,一个少年令人信服地经历了现实的磨砺和精神的成长。
序言

为塑造一流的读者而写作
曹文轩
1
我先不谈写作,而谈阅读。因为,作家的写
作常常是由读者的阅读决定的。
什么是“儿童阅读”?
是否可以这样定义:所谓儿童阅读,应当是
在专家、老师以及有见地的家长指导乃至监督之
下的阅读。因为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
正在形成中,他们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不成熟
,甚至不可靠。
我们不能忘记一个常识:我们是教育者,他
们是被教育者。我们在若干方面——包括阅读在
内,负有审视、照料、管束、引导和纠正的责任
。这既是一种现实,也是一种伦理。
当我们摆出一副保护神、代言人的架势,完
全不加分辨地尊重他们包括阅读在内的若干选择
时,我们怀疑过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吗?人的认知
能力与审美能力,是在后天的漫长教化中逐步成
熟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他们喜欢,所以好
,所以优秀,这个逻辑关系可以成立吗?
如何确认一些书籍是好的、优秀的,大概要
组织一个陪审团。而这个陪审团的组成肯定不能
只有孩子,还必须有专家、教育工作者、家长等
。只有这个陪审团做出的判断才是可靠的。
2
从读书中获得愉悦,甚至以读书来消遣,这
在一个风行享乐的时代,是合理的。对于一般的
阅读大众而言,大概没有必要要求他们放下这些
浅显的书去亲近那些深奥的、费脑筋的书。因为
这个世界并不需要有那么多过于深刻的人。对于
一般人而言,不读坏书足矣。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浅阅读时代,这个事实
无法改变。
但一个具有深度的社会、国家、民族,总得
有一些人丢下浅显的书去阅读较为深奥的书。正
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阅读阶层的存在,才使得一个
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阅读保持在较高的
水准上。
孩子正处于培养阅读趣味之时期,所以,在
保证他们能够从阅读中获得快乐的前提下,存在
一个培养他们高雅的阅读趣味的问题。这会影响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阅读水准
。如果我们不在孩子中进行阅读的引导,我们就
不能指望有什么高质量的阅读未来。
我曾在一次演讲中发问:儿童文学的读者是
谁?听上去,这是一个荒诞的问题——儿童文学
的读者当然是儿童。可是,儿童在成为读者之前
,他们仅仅是儿童。他们是怎么成为读者的呢?
什么样的作品使他们成为读者的呢?回答这些问
题就远不那么简单了。古代并没有儿童文学,但
儿童们并没有因为没有儿童文学而导致肉体和精
神发育不良。写《红楼梦》的曹雪芹没有读过安
徒生,但无论从人格还是从心理方面看,曹雪芹
都是健康的、健全的。鲁迅时代,已经有了儿童
文学,他甚至还翻译了儿童文学,他与俄国盲人
童话作家爱罗先珂之间的关系还是文学史上的一
段佳话。但鲁迅的童年只有一些童谣相伴。然而
,这一缺失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伟人。但不管
怎么说,后来有了一种叫“儿童文学”的文学,
几乎全部的儿童都成了它的读者。无论如何,这
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问题是:他们成为
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培养、塑造的结果,还是仅
仅因为这个世界终于诞生了一种合乎他们天性的
文学?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在承认儿童自有儿童的
天性、他们是还未长高的人之后,提出了“蹲下
来写作”的概念。可是大量被公认的儿童文学作
家则对这种姿态不以为然。E.B.怀特说:“任何
专门蹲下来为孩子写作的人都是在浪费时间……
”儿童甚至更喜欢仰视比他们高大的大人的面孔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有儿童的天性。但经验
同时也告诉我们:他们的天性之一就是他们是可
培养、可塑造的。无需怀疑,应该有一种能培养
他们高雅趣味和高贵品质的“儿童文学”。
有深度的阅读仍然可以是令人愉悦的,这种
愉悦不仅仅是文本给予读者的瞬间乐趣,还在于
探究与思考的过程。浅阅读只给读者带来一种愉
悦,深阅读带给读者的则是两种愉悦,而这两种
愉悦在质量上都一定能超越浅阅读所给予的那种
瞬间愉悦。
3
书是有等级的。
尽管都是书,但实际上书与书有天壤之别。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除去那些有害的不可阅
读的书之外,即使都是有益的书,也还是有区分
的:一种是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一种是用于打完
精神底子之后读的。它们在进入孩子的阅读视野
时,是有先后次序的,犹如用油漆漆门,先打底
漆,而后才上面漆。
对于孩子而言,那种大善、大美、大智慧的
书是用来打精神底子的,它们的功能是帮助一个
孩子确定基本的、合理而健康的存在观、价值观
以及高雅的情调与趣味。
书是有血统的——这是我一贯的看法。一种
书具有高贵的血统,一种书则血统不怎么高贵。
我这么说,并无这样的潜台词:我们只需阅读具
有高贵血统的书,而可将一切非高贵血统的书统
统排斥在外。我只是想说:我们并不能让我们的
孩子只是一味地读那些“顺应天性”的书,而没
有机会去亲近那些具有高贵血统的书。那些具有
高贵血统的文字,毕竟是最高级的文字,它们与
一个人的格调、品味有关,自然
内容推荐
光子的父母继承爷爷的养蜂事业,成了养蜂人,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去“赶花期”。爷爷的忽然去世,带来了难题,不能把光子一个人留在家。没想出更好的办法之前,爸爸妈妈只好带着光子离开家乡一起赶花期。一路上,他们遇见一些麻烦,也遇到不少好心人。尤其光子,从这个省份到那个省份,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交到了更多朋友,更深刻地理解了生活和成长的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追赶花朵/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竹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8418594
开本 32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16
CIP核字 2020088360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