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老病死的生意(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
内容
作者简介
陈纯菁,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她获得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学位后,曾任教于匹兹堡大学和洛杉矶加州大学分校。她的研究兴趣包括社会文化、市场行为、全球化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目前的研究课题包括中国医疗服务中的非正式支付与社会关系、医患关系,以及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社会文化意蕴。
目录
推荐序
中文版序
导论
研究困惑:“死亡禁忌”下的寿险营销
寻找答案
选择田野地点
中国文化与人寿保险
本书主要内容
第一章 人寿保险发展的一方乐土?中国的社会条件、市场与困惑
中国商业保险的历史背景
保险业的复兴
中国城市的经济与制度条件
有利于人寿保险的文化因素
文化障碍
关于上海个案的简要说明
三种理论假设
新兴市场与研究困惑
第二章 定义人寿保险及产品开发:迥异的制度逻辑
两难选择:企业利润还是本土偏好?
迥异的制度逻辑
中外阵营的对决
解读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
第三章 打造寿险代理人:文化资本与管理策略
寿险销售:脏活苦活和罪恶之源
具有中国特色的寿险代理人
“老大哥”:A公司
“威权家长”:P公司
“温暖的大家庭”:T公司
“外国强人”:L公司
管理层的文化资本和机构管理
第四章 促成业务:销售策略与销售话语
肇始
关系的局限和人情保单的减少
新战略:推销“自我”和建立关系
拉关系过程中的互惠关系、拟似亲缘和性别角色
关于寿险需求的话语
文化、制度和销售话语
第五章 购买人寿保险:一致的偏好和多样的动机
“为什么”与“是什么”的问题
投保动机的文化与制度基础
产品偏好、功能认知和产品选择
偏好与选择的文化逻辑
文化、制度与行动
第六章 文化如何影响经济:文化、市场与全球化
人寿保险市场形成中文化的多重互动过程
结构与能动性:多重互动过程模型的一般性机制
人寿保险如何再造文化
文化与现代资本主义全球化
后记:变化与预测
附录一 研究方法
附录二 2009年在中国的人寿保险公司名录
术语表
注释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作者通过在上海等地进行的深入细致的民族志访谈,记录了中国人寿保险市场在避谈死亡的文化禁忌下的发展历程及其背后的微观政治。书中提出的“文化多重互动模型”,对市场起源进行了具体而微的文化解释,呈现了作为共享价值观的文化和作为工具箱的文化的精彩交互。本书同样面对学术圈外的读者,包括人寿保险公司、经理和代理人,计划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想要拓展海外业务的中国公司员工,以及希望了解中国文化是如何影响我们思想和行为的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老病死的生意(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纯菁
译者 译者:魏海涛//符隆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6008463
开本 32开
页数 3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5
出版时间 2020-10-01
首版时间 2020-10-01
印刷时间 202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550
CIP核字 2020169849
中图分类号 F842.62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5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