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博物志怪(共4册)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华夏文明,传承千载,学问之道,渊深海阔。古人好学,“一事不知,以为深耻”;自古以来,“博物君子”,很受推重。不读书无以博物,欲为博物君子,请读博物之书:览地理,知怪物,须诵《山海经》;辨奇说,论异闻,无过《博物志》;断鬼神,识死生,首推《搜神记》;观传奇,通世情,应看《玄怪录》。摆落俗世的灰尘,涤荡内心的焦虑,“博物志怪”,撷英咀华,向你展开神话国度的帷幕,迎你步入奇幻世界的大门。 作者简介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郡方城县(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又雅爱书籍,精于目录学,编纂有中国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还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今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干宝(?―336年),字令升,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后迁居海宁盐官之灵泉乡(今属浙江)。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自幼博览群书,出仕后曾担任佐著作郎,东晋建立后,负责国史《晋纪》的撰写。后经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升任散骑常侍。咸康二年(336年)三月,干宝去世。干宝撰写的志怪小说《搜神记》在中国小说目前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因此被称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牛僧孺(779年-848年),字思黯,安定鹑觚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牛党。牛僧孺是进士出身。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等共同抨击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排斥而久不任用。穆宗时,累官至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时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牛(僧孺)、李(德裕)之争中牛派首领人物。武宗时,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为相,牛被贬任循州长史。宣宗时召还,不久病卒。 目录 暂无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博物志怪(共4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晋)张华//干宝//(唐)牛僧孺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4783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90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62 |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 首版时间 | 2020-11-01 |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836 |
| CIP核字 | 2020182122 |
| 中图分类号 | K237.106.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8.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8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