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泰坦尼克号症候群/绿色发展通识丛书 |
内容 | 作者简介 尼古拉·于洛,“尼古拉·于洛自然与人类基金会”创始人,2017年起任法国政府生态过渡部部长。作为“法国总统保护地球特使”,他组织及出席各类重要环保论坛,并深度参与世界气候谈判大会。 目录 序言:睡莲的寓言 第一章 充满希望的可持续发展峰会 第二章 梦想破灭 第三章 我是如何成为环保主义者的 【非洲站】 第四章 宿命论与需求论 第五章 人与自然的大合奏 【新西兰站】 第六章 动物与人:无差等的尊重 第七章 阅读带来的远见 第八章 与人见面的收获 【普罗旺斯站】 第九章 与土地共生 【马达加斯加站】 第十章 人类是否在走向消亡 【北极站】 第十一章 保护好上帝的花园 第十二章 大自然的阴阳平衡 【海洋站】 第十三章 全球气候异常及其他 第十四章 为了蓝色星球的生存 致谢 参考文献 精彩页 第一章 充满希望的可持续发展峰会 2002年9月2日,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关于可持续发展峰会的全体会议,大厅挤满了人,聆听世界各国领导与政府首脑的讲话。 在讲台后边的墙壁上挂着巨大的海蓝色壁衣,我觉得这种非洲式样的布置非常美丽,壁衣装饰着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植物、矿物图案。往日的会场中通常是各国国旗,弥漫着爱国气氛,用各国的骄傲作为点缀。这次,大厅中的真正主角是大自然。这样的装饰或许要提醒与会者:尽管我们出生在不同的国家,但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可见大会组织者尽心竭力,的确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雅克希拉克(JacquesChirac)走近讲台,会场内鸦无声。这种寂静并非仅仅出于礼貌,会场中的人们确实对希拉克的发言充满期待。我当时在随行人员的队伍中,既专注又担忧,尽可能地保持低调,却又忍不住踱起步来。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多年来的宣传,今天即将在眼前产生结果。各种非正式讨论、交换意见、工作会议,所有工作成果都要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正式成型。 我不是唯一对这次会议充满期待的人,几天来参加峰会的数百名外交官与记者中间传播着流言。人们传言法国总统的讲话异常重要,对地球环境情况的判断客观严苛,提出的解决方法切实有效。他们会对总统的这次讲话失望吗? 法国代表团竭尽所能不让大家失望,以希拉克总统本人为代表的所有人都全身心投入工作。总统在全体会议召开三天前就抵达南非,连续七十二小时如马拉松长跑般不眠不休地工作——筹备会议,与各国首脑会晤,接受记者采访,会见非政府组织代表、法语国家领导人,参加贫困国家发展资助圆桌会议,等等,我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统希望说服与会者,在各种非公开的筹备会议上传达自己的思想,发布了十几条公开声明。总统的团队对声明字斟句酌,进行过仔细分析。 陪伴总统的三名部长也不断会见各方人士,组织了多场工作会议。外交官、议员、公民社会代表、各种协会成员、工商业代表都在忘我地工作。我从代表团内部近距离地看到了什么是国际会议,了解到筹备工作的困难、压力。这些都是为了防止出现谈判破裂而导致无休止的调停,为了最终得到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这让我想起曾经在登山时跟随驮着行囊的夏尔巴人直到顶峰,这种脚夫的工作艰苦异常。二十年来我攀登过不少高峰,很快就明白登山这种很多官员喜爱的运动貌似简单,其实需要身体与精神上的强大力量与非凡耐力。 总统演讲的开头几句话为整个讲话奠定了基调,人们的传言不虚,这次的讲话绝不是政治正确的官样文章。演讲一开始,总统就振聋发聩地指出了人们都感受到的事实:“我们的房屋正在燃烧,可是我们却把目光投向别处。自然界千疮百孔、过度开发,已经无法自我恢复,而我们却拒绝承认这一事实。整个人类都在承受痛苦,不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大家都在承受恶性发展的后果,可是我们却视而不见。地球与人类面临灭顶之灾,我们都要为这场灾难负责。”P1-3 导语 “绿色发展通识丛书”是一套面向社会大众的生态环境类科普图书,丛书内涵丰富亦有规模,是文联出版人践行社会责任,倡导绿色发展,推介国际环境治理先进经验,提升国人环保意识的一次有益实践。 本书是其中一册,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在陷入绝望之前的一声警示:如果我们所有人不马上改变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不把生态问题置于个人和集体决定的中心,那么大家势必一起沉没。这本书的主题关乎人类的终极命运,请您马上开卷阅读! 序言 1862年,维克多·雨果写 道:“如果自然是天意,那 么社会则是人为。”这不仅 仅是一句简单的箴言,更是 一声有力的号召,警醒所有 政治家和公民,面对地球家 园和子孙后代,他们能享有 的权利,以及必须履行的义 务。自然提供物质财富,社 会则提供社会、道德和经济 财富。前者应由后者来捍卫 。 我有幸担任巴黎气候大 会(COP21)的主席。大会于 201 5年12月落幕,并达成 了一项协定,而中国的批准 使这项协议变得更加有力。 我们应为此祝贺,并心怀希 望,因为地球的未来很大程 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对环 境的关心跨越了各个学科, 关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超 越了差异。这是一种价值观 ,更是一种意识,需要将之 唤醒、进行培养并加以维系 。 四十年来(或者说第一次 石油危机以来),法国出现 、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环境 思想。今天,公民的生态意 识越来越强。众多环境组织 和优秀作品推动了改变的进 程,并促使创新的公共政策 得到落实。法国愿成为环保 之路的先行者。 2016年“中法环境月”之 际,法国驻华大使馆采取了 一系列措施,推动环境类书 籍的出版。使馆为年轻译者 组织环境主题翻译培训之后 ,又制作了一本书目手册, 收录了法国思想界最具代表 性的33本书籍,以供译成中 文。 中国立即做出了响应。 得益于中国文联出版社的积 极参与,“绿色发展通识丛 书”将在中国出版。丛书汇 集了33本非虚构类作品,代 表了法国对生态和环境的分 析和思考。 让我们翻译、阅读并倾 听这些记者、科学家、学者 、政治家、哲学家和相关专 家: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正 因如此,我要感谢中国文联 出版社,使他们的声音得以 在中国传播。 中法两国受到同样信念 的鼓舞,将为我们的未来尽 一切努力。我衷心呼吁,继 续深化这一合作,保卫我们 共同的家园。 如果你心怀他人,那么 这一信念将不可撼动。地球 是一份馈赠和宝藏,她从不 理应属于我们,她需要我们 去珍惜、去与远友近邻分享 、去向子孙后代传承。 2017年7月5日 (作者为法国著名政治家 ,现任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 、原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席 ,曾任法国政府总理、法国 国民议会议长、法国社会党 第一书记、法国经济财政和 工业部部长、法国外交部部 长) 内容推荐 进入21世纪,沉船的警示信号频繁地闪烁:气候失常、污染无处不在、物种灭绝、资源掠夺和卫生危机增加。我们似乎是把自己当成人类的最后一代在生活。难不成我们死后,大洪水就淹没了地球,人类和其他所有生命就都全部终结了吗?本书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在陷入绝望之前的一声警示:如果我们所有人不马上改变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不把生态问题置于个人和集体决定的中心,那么大家势必一起沉没。作者热心传扬这一警示,回顾自己在世界各地的环保经历,提出各种缓解危机的路径,从约翰内斯堡峰会直到他出生地的学校,不知疲惫地奔走呼吁。这本书的主题关乎人类的终极命运,请您马上开卷阅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泰坦尼克号症候群/绿色发展通识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尼古拉·于洛 |
译者 | 译者:吴博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03632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1 |
出版时间 | 2020-08-01 |
首版时间 | 2020-08-01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0 |
CIP核字 | 2020146699 |
中图分类号 | X171.4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8 |
宽 | 151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