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月薪200到年薪千万(跨国公司总裁职场手记)
内容
编辑推荐

《从月薪200到年薪千万(跨国公司总裁职场手记)》的作者周由贤,台湾大名鼎鼎的直销勇士,曾在台湾如新总裁的位子上干了16年,创造过击败安利成为台湾直销霸主的辉煌业绩。从如新退休的周由贤,回首自己从当报童到做总裁,40多年的非凡职场冒险生涯。从容讲述风雨人生,精心总结漫长征途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挑战心得。从找老婆到找工作,从学外语、练讲演,到攻克工作上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难关,他将凝聚心血的经验和痛定思痛的教训,拿出来分享,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全是切身体会,字字如金。

内容推荐

周由贤所著的《从月薪200到年薪千万(跨国公司总裁职场手记)》看点:

1.一个职场冒险家的传奇人生

从月薪200的送报员,如何成长为年薪千万的跨国公司总裁。

2.一个跨国公司总裁的35年深刻体悟

有冒险的勇气和做事的准则,就一定能改变自己、改变人生。

3.《从月薪200到年薪千万(跨国公司总裁职场手记)》讲述一个职场老兵的创业激情

退而不休,活到老,创业到老。

目录

推荐序一:继续与我们同行(刘树崇)

推荐序二:永远的如新人(范家辉)

推荐序三:无可取代的革命情感(赵台生)

自序:老兵不打烊

第一章 我的人生,从挑战困难开始

 从花园洋房搬到澡堂之家

 只有好好念书才能出人头地

 我是年纪最小的送报童

 靠送报磨练惊人的意志

 志向不合,自愿退学

 到森林里卖链锯

 勇敢追求富家女

 用破英文考进美商公司

 让岳父岳母刮目相看

 在环境逼迫下快速学好英文

 利用出差机会学习当地语言

 厚着脸皮学方言

 难堪的上台经验

 加入“英文演讲家俱乐部”

 总裁挑战隽语

第二章 我在3M的日子

 我的业务初体验

 把货车变成活动广告车

 创造岛内路标新形象

 花四十五分钟改变台北市市容

 二年升主任,三年当经理

 想到和做到的差距

 一次业务上的重大挫败

 没喝过洋墨水却能侃侃而谈

 三天的行程带五天的衣服

 蠢习惯和蠢精神

 随时保持在最佳状态

 对上、对下都要沟通

 展开下一阶段的冒险

 总裁挑战隽语

第三章 勇闯公关业

 以当总经理为目标

 创业竟然出乎意料地辛苦

 公关是一门关系的学问

 帮客户建立品牌形象

 将美国顶级牛肉引进市场

 和前辈一起成立公关协会

 和如新的初次接触

 从老板变回员工

 总裁挑战隽语

第四章 因缘际会跨人直销行业

 从“老鼠会”到可爱“米老鼠”

 担任安利创办人的翻译

 直销是市井小民成功的天堂

 震撼同业的奖励制度、

 明星产品,优势制度

 萌芽期(一九九二——一九九四):种子一落地就发芽

 亲自上电视介绍直销

 吸引白领精英投入,建立新形象:爆发期(一九九五——一九九七)

 击败安利,气势如虹

 一手催生如新之歌

 盘整期(一九九八——二○○○):真金不怕火炼

 复苏期(二○○——二○○三):推出劲爆2000,力挽狂澜

 亲上火线挽回直销商信心

 勇于追梦的现代年轻人

 总裁挑战隽语

第五章 走人公益,走向世界

 催生出“健康食品管理规定”

 从“善的力量”出发

 深入雨林的故乡萨摩亚

 发表台岛生态蓝皮书

 在马拉维发放“蜜儿餐”

 步行三小时只为了一包“蜜儿餐”

 抚慰“泡泡龙”的伤口

 带“泡泡龙”病童远征美国演出

 将产品与运动营销结合

 体验营销跳出价格竞争

 总裁挑战隽语一

第六章 永不退休的冒险旅程

 搬走自己这块“大石头”

 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数字

 一百万美金的诱惑

 走一条别人不走的路

 逆境磨练出惊人意志

 九个影响我一生的关键人物

 太太是安定的后盾

 曾江源牵线投入牙医连锁事业

 总裁挑战隽语

试读章节

那天早上,天空灰蒙蒙的,我对着住了十五年的洋房,望了最后一眼,原本停在院子里的三轮车卖了,司机也不在了。我和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弟弟,和投靠我们家多年的叔叔,一行人拎着简单的行李,搬离这栋位于台北市中心的两层楼独栋花园洋房。

那一年,我十五岁,应该是高高兴兴庆祝考上理想高中的时刻,应该是快快乐乐迎接灿烂春春的年龄,却因为父亲事业上的一场意外插曲,让我的快乐少年时光提早结束。原本经营建筑营造事业的父亲,因为事业失败,不仅家中资产一夕之间变成负债,房子被法院查封,还积欠了很多债务,天天都有债主上门。不得已,我们只好举家搬离,说得难听一点,简直像是落荒而逃。

从花园洋房搬到澡堂之家

我们的“新家”,位于一家日式大澡堂楼上的小阁楼,说穿了,其实就是日据时代所留下的公共澡堂楼上,澡堂中间有一个水泥砌成的大浴池,许多中下阶层的劳工、老人,下了工以后都会来此洗澡。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一步一步踏上新家的阶梯,脚下木板不断吱吱作响,仿佛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不到几平方米大的木造阁楼,到处被虫蚁蛀得破烂不堪,还要挤下我们一家七口和两位爸爸的朋友。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我未来的栖身之所。

告别了坐三轮车上学的日子,告别了有司机的生活,我的高中生活就这么展开了。新生免不了要填一些基本信息,但是我最痛恨填写住址栏,也不敢邀请同学到我家,生怕他们发现我家住在“宝斗里”——台北著名的声色场所一附近的巷子里。每天晚上,当一般高中生伴随着收音机里的节目挑灯夜读时,伴随着我朗朗读书声的,却是红男绿女的夜夜笙歌。只有好好念书才能出人头地

我的父亲曾经是浙江玉环同乡会的理事长,在他风光的时候,曾经收留过一些来到岛内以后非常失志的同乡,即使后来父亲事业失败、家道中落,但还是继续带着他们,跟着我们搬到大澡堂楼上,继续让他们在我们家生活。在这些陆陆续续住进我们家的“食客”中,有几位长辈对当时年少的我,产生重大的影响。

曾经在祖国大陆中过举人的杨克训是个读书人,除了满腹的经纶,无一技之长,逃难到台湾岛以后,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带,只好借住在我们家。他经常在房间里写毛笔字、作诗,也常常告诉我,他很遗憾自己念了一肚子的书,到了岛内却毫无挥洒的空间。他觉得我和一般孩子不太一样,好像有一点想法,想做一点事,不想被限制在目前的生活困境里,所以他一直鼓励我,一定要把书念好,才会有出息。他常常告诉我:“我知道你现在家里很困难,但是你一定要好好念书,如果不好好念书,将来只能做粗重的工作,只能做一个被人家管的人。”他的一番话到现在都还留在我的脑海中,所以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念书,我一定要成功,我绝对不要一辈子窝在这样的环境里。

当年如果没有他不断鼓励我,连学费都缴不出来的我,很可能真的就放弃学业了。现在想起来,真的很庆幸自己当年没有因为恶劣的环境而失志气馁或放弃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念大学”就成了我当时唯一的梦想。

借给我钱买脚踏车的施伯伯是另一位影响我的长辈之一。施伯伯在大陆是个建筑师,来到岛内之后,人生地不熟,也没有继续当建筑师,于是投靠到我们家。他是个北方人,经常在家里擀面团做面食,我跟他学得一手做面食的功夫,无论是包包子,还是包水饺,还是做葱油饼、做润饼,都难不倒我。

这两人都因为念书而改变了他们的特质,即使境遇潦倒,也没有改变他们的价值观,一即使落魄;还是能够赢得旁人的尊敬。他们的故事在我小小的心灵中,产生微妙的化学作用,我绝对不要屈服在恶劣的环境下,庸庸碌碌地做个没有成就的人,我要出人头地、有所作为,“不愿苟安”的念头,在我心中悄悄发芽。

当时我念的是建中夜间部,由于是公立学校,因此学费还算便宜,大约四五百块而已,但是我们刚搬到宝斗里时,有时候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更别谈缴学费了。为了继续完成学业,我不得不自己想办法赚钱。

我是年纪最小的送报童

十六岁那年,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送报纸,上班时间是凌晨三点半,地点在万华的征信新闻。当时我才高一,还算是童工,但他们破例让我送报,在所有送报的人当中,就属我年纪最小,其他大部分都是比较年长的退伍军人。

送报生必须自备脚踏车,我哪来的钱买脚踏车?幸好当时借住我家的施伯伯很辛苦地攒了一些钱借我,我就在万华附近的“贼仔市”买了—辆二手的脚踏车,作为我的生财工具。

每天凌晨三点,当我的同学都还在温暖的床上,沉浸在甜美的梦乡时,我就必须从暖暖的被窝起床,简单梳洗后,三点半准时抵达报社。当时报纸是在各地方单独印刷,报纸共分为三摞,一至四版、五至八版,以及副刊,我必须先把三摞报纸整合为一份,再卷起来送到每一位订户家里。P2-5

序言

老兵不打烊

坐在位于忠诚路上的新办公室里,一个简朴的连锁牙医诊所总部,没有气派的门面,没有宽敞的空间,没有公务配车,没有专属司机,这是我参与的第四个产业。新的事业领域,新的工作团队,很多外在条件和过去都不一样了,但不变的是我投入的热忱和旺盛的企图。

回想我三十五年的职业生涯,因缘际会地成为之前三个产业的开路先锋——销售交通安全器材、公关业、直销业。踏入之初,没有经验可参考,所有局面都只能靠自己一步步闯出来,面临到的困难与挑战不知凡几,但我始终抱持一个信念——TurnChallenge Into Opportunity(化挑战为转机),因为挑战的另一面就是机会,克服前所未有的挑战,就能开创前所未有的机会。我深信此理,将每一项困难与挑战都变成成长的契机与动力。

我很早就担任主管职,一直信奉“窗子与镜子”的管理哲学。当工作顺利进行、达成目标、获致成果时,我告诉自己要从窗子看出去,看到并肩作战的团队伙伴,因为他们的同心努力,因为他们的优异表现,才有今日的成就,所有荣耀应该归于团队。

而当工作遇到挫折、遭逢失败时,我就会去看看镜子,从镜子里反射出的形貌是必须对此任务负全责的人,是镜中这个人做得不够好,才让结果与预期产生了落差,是镜中这个人该深切检讨,以免日后重蹈覆辙。

我清楚记得三十五年前第一次参加教育训练时,一位洋人讲师说,带人必须善用Positive Reinforcement(正增强作用)的力量,以正面的鼓励强化其所欲表现的行为。三十五年来,我奉行不悖,因而总能遇到一群可爱的伙伴,陪着我披荆斩棘,伴着我夜以继日,没有他们,我的人生不会如此精彩。

很早就有人提议要我写一本类似传记的书,但直到今年一月自如新申请退休后,才有时间来认真筹备这件事。我不是一个喜欢谈论过去的人,也不习惯把自己的私领域赤裸裸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尤其是那些不愿想起的往事,一次回首,一次撞击,对我来说,真是一种折磨啊!

人生没有永保顺遂的,我的人生更是一路上不断有大大小小的石头与坑洞,但它们从来都不是阻碍我前进的借口。跨过石头、跳过坑洞,又是另一番光景,过程必然艰辛,我却甘之如饴。

我知道有些人或许抗压性不够、或许企图心不足、或许耐挫度不高,碰到困难就逃避,遇到挑战就退缩,因而错失了开创更大格局的机会。如果我的故事可以给他们一些鼓励,如果我的经验可以给他们一些启示,如果我的跌跌撞撞可以让他们少走点冤枉路,那么我的人生不是更有意义?

三十几年前的事,有些记忆有点模糊,有些数据已经佚失,这都增加了写作本书的难度。在此,我要诚挚感谢几位朋友的协助,让这本书得以如期顺利完成。

李大兆,我在3M的老战友,他进3M比我早。当年他负责生产,我负责业务,两人经常因立场不同而有所争执,但感情却越吵越好。他目前定居洛杉矶,这次为了写书,我特地飞往洛杉矶找他,请他帮助我回忆3M时期的点点滴滴,多亏了他的补充,让这部分的故事脉络更为完整。

如新占了我职业生涯的一大部分,那段期间,担任我特别助理的现任台湾直销协会秘书长刘叔廷,对我在如新的经历知之甚详,这次在写作过程中,也多次邀请他参与讨论,确认部分细节。

我还要特别感谢资深媒体工作者常子兰和曾玉萍,此次著书,在内容大纲的策划和写作技巧的表现上,她们给了我很多建议。尤其是子兰,她主编直销产业杂志多年,对于直销业和如新的发展都有深入的观察,和我也一直维持良好的互动,因为她的协助整理,让本书的内容更为丰富易读。

最后要谢谢商周出版,何飞鹏社长与我是旧识,听到我要写“回忆录”,不仅全力支持出版事宜,并且派出最精良的团队,协助策划与制作。

这不是我的第一本书,却是我第一本谈论自己的著作,也是工程最浩大的一本。整理过往的雪泥鸿爪,尽管岁月不复,但我知道自己仍有鸿鹄之志。退休?还早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月薪200到年薪千万(跨国公司总裁职场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由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905236
开本 16开
页数 1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2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2009272437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26
15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