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智(彩版)/国学百家讲坛
内容
编辑推荐

系列丛书《国学百家讲坛·儒学分卷》对中华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筛选,汲取儒学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精华性,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直观和形象的阅读形式,便于广大读者阅读,也为展示中华博大精深的儒学打开一扇窗口。由宋一夫主编的这本《国学百家讲坛(彩版):智》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该书集萃历史文化典籍,透过影响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家的视角,以古鉴今,深入浅出,全方位为您讲解儒学中的核心命题“智”。

内容推荐

儒学,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建构和影响中国人精神人格的文化要素;而在当今,它们仍然是每位中国人必须承传发扬的文化要素。《国学百家讲坛》集萃历史文化典籍,透过影响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家的视角,以古鉴今,深入浅出,全方位为您讲解儒学十二大核心命题“仁、义、礼、智、信、诚、孝、恕、忠、廉、中庸、知行”。本册《国学百家讲坛(彩版):智》的核心命题是智。

智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命题之一。智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是儒家崇尚的一种道德品质和思维境界。智在儒家思想中有两种含义:一是做“知”解,即知德、知礼、知道;一是指聪明、睿智。中国古代的智实质上是一种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人有智慧而不失其德,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正途,正是当今需要极力倡导的。

《国学百家讲坛(彩版):智》由宋一夫主编。

目录

国学漫谈

孔子·说智

《中庸》·说智

孟子·说智

荀子·说智

董仲舒·说智

李觏·说智

张载·说智

二程·说智

朱熹·说智

蔡沈·说智

薛瑄·说智

王守仁·说智

陈确·说智

王夫之·说智

试读章节

晏子使楚妙解围

晏婴,史称晏子,春秋时齐国大夫,他有胆有识、聪慧过人。

一次,齐王派晏子去楚国办事。狂妄、自负的楚王想乘机捉弄晏子,侮辱齐国,来显示自己的威风。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凿了一个洞。

晏子来到楚国城外,楚王叫人关好城门,让晏子从门旁的洞进去。

晏子看着那个洞,心里非常气愤。他灵机一动,便对接待的人说:“这只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是使者,只有访问‘狗国’,才应当从狗洞进去。请你们去问问楚王,你们楚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

楚王无奈,只得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来到宫中,见到楚王,楚王轻蔑地看着晏子,冷笑着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大王怎么这样说呢?我国都城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能连成一片好大的云彩;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能下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晏子不满地说。

“既然有那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楚王更加无礼。

晏子装出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样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犯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楚王装出一副宽宏大度的样子。

晏子拱了拱手,说:“我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是个最不中用的人,就派到这儿来了。”楚王听了十分尴尬。

第二天,楚王安排酒宴招待晏子。当他们开怀畅饮的时候,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来。

楚王眼望晏子,问两个武士:“那个人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犯了盗窃罪,齐国人。”武士回答。

“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楚王幸灾乐祸地问晏子。

楚国的大臣们听了哈哈大笑,以为晏子肯定无地自容了。

晏子仍自得其乐地喝着酒,等楚王和他的大臣们笑够了,才慢条斯理地说:“我不知大王是否听过这样一件事?淮南的橘树,结出的是又大又甜的柑橘;可淮北的橘树呢,结的只是又小又苦的枳。淮北的人以为一定是自己的橘子树不如淮南的好,就干辛万苦地到淮南买了橘子树,又小心翼翼地栽上,春浇水,夏灭虫,可到了秋天呢……”

“怎么样?”楚王和大臣们毫无警觉,异口同声地问。

“结出来的仍是又小又苦的枳呀!这是为什么?”晏子见楚王和众大臣都在专心致志地听,就故意问。

楚王和大臣们莫名其妙。  “水土不同嘛!”晏子轻描淡写地说。

“水土不同?是水土不同。”楚王自言自语。

“同样的道理,”晏子提高声音说,“齐国的百姓,住在齐国,个个安分守己、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他们到了楚国,就做了盗贼,这一定是楚国的‘水土’滋养了窃贼。”

楚王听了面红耳赤,急忙向晏子赔礼:“对不起,我本想羞辱您,没料到竞自取其辱。我真不该和您这样聪明的人斗智。”

此后,楚王再也不敢轻视齐国,更敬畏晏子。

思辨,既需要敏捷的思维,更需要渊博的学识。晏子正是利用这些,并采用类比的方法,不仅维护了自身及国家的尊严,而且在谈笑风生中使对手钻入了自己的套子。

烛之武智退敌兵

春秋时期,五霸争雄,各执一方,特别是秦、晋两个大国,经常找借口侵犯其他小国,弄得烽烟四起,哀鸿遍野。

一次,秦穆公和晋文公联合起来,进兵郑国,理由是:郑、晋两国早已交好,郑国不该又与楚国联盟,损害晋国尊严。

一时间,秦晋大军兵临郑国都城新郑,残酷的杀戮迫在眉睫,城内人人自危,惊慌失措。血雨腥风的阴影笼罩着郑国。

方寸大乱的郑文公急召群臣研究对策。上大夫佚之狐对坐立不安的文公说:“现在,城池已经很危险了,而且敌强我弱,为今之计就是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劝退敌兵,才能保住我们的国家。”

“谁能担此重任?只要避过这场大难,我一定加倍赏赐。”文公希望重赏之下,能有勇夫。

群臣面面相觑,摇头叹息。

“只有一个人能胜任。”佚之狐提议道。

“是谁?快说!”文公急不可待。

“烛之武。”

“烛之武?”文公犹豫了。以前,曾有人引荐烛之武,因其貌不出众而对他的才能有所质疑,最终拒绝任用他。此时请他涉险劝敌,他能答应吗?

佚之狐看出了文公的顾虑,进一步说:“现在国难当头,只要您亲自去请,向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会尽力而为的。”

文公见别无他法,只得硬着头皮去拜访烛之武。

“我呀,貌不惊人,才不出众,而且年迈体弱,老眼昏花,难当此任,君主还是另请高明吧。”听完文公的来意,烛之武婉言谢绝。

听着烛之武言辞间的不满和积怨,文公十分惭愧,但仍耐心而歉疚地说:“过去是我对不起先生,请先生多多包涵。现在国家存亡全在先生一身,希望先生抛弃个人恩怨,以国家存亡为重。有国才有家,相信先生也不愿流落他方、寄人篱下!”

“既然君主这样说,我烛之武为国为家,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烛之武被郑文公的真诚感动了。夜深人静,烛之武被人用绳子缒下城墙,在夜色的掩护下,来到秦营见秦穆公。

“我有事向君主请教。”烛之武见到穆公,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

“请问君主,郑国灭亡了,对秦国有什么好处呢?秦、郑两国相距遥远,中间又有强晋,虽然秦、晋联合攻郑,可好处全是晋国的。到那时,晋国更加强大,秦国相对就弱小了。如果您退兵,保全郑国,我们君臣会万分感激您,以后您若用到郑国,我们怎能不倾国以谢您呢!”

秦穆公听着,先是不解,进而点头称是。

“晋国向来不讲信用,当年您收留逃难的晋惠公,并帮助他得到君位。他承诺给您两座城,可时至今日,那两座城仍属于晋国。”烛之武继续说。

提起往事,秦穆公不觉面露怒容。烛之武趁热打铁地说:“如果晋国因占有郑国而强大了,他的野心和欲望会更大,那时他要对付的,就将是秦国了,因为只有秦国对他构成威胁。那时您不就成了郑国第二吗?”

“言之有理。谢谢先生指教,请转告郑君,我马上撤兵,与郑国结盟。”秦穆公拍案而起。

第二天,穆公带领部队返回了秦国,并派使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

晋国失去了同盟军,晋文公虽不甘心,但也只好撤退了。

聪明机智的烛之武,抓住敌人内部的利害之争,有的放矢地制造矛盾、离间敌人的同盟,从而挽救了自己的国家。

P30-3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智(彩版)/国学百家讲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一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610851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4.30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5:5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