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碳基和类碳超硬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术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超硬材料是指硬度可与金刚石相比拟的材料。目前使用的超硬材料主要是立方氮化硼与金刚石,还有许多新型超硬材料正在研发中,如碳化硼、孪晶金刚石以及一系列化合物。计算材料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设计和预言超硬材料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蒋雪著的《碳基和类碳超硬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以碳基和类碳超硬材料为例,系统综述了如何应用计算材料科学来设计超硬材料。 目录 1 超硬材料 1.1 超硬材料的现状 1.2 B、C、N、O元素组成的超硬材料 1.3 碳基超硬材料 1.3.1 金刚石 1.3.2 非晶碳 1.3.3 富勒烯和碳纳米管 1.4 类碳超硬材料 1.4.1 二元B_N体系:c—BN和B13N2 1.4.2 二元B_C体系:B4C和c—BC5 1.4.3 二元B—O体系:B60 1.4.4 二元C—N体系:C3N4 1.4.5 三元B—C—N体系 2 计算方法 2.1 密度泛函理论 2.2 固体弹性的计算方法 2.2.1 弹性常数的计算方法 2.2.2 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 2.3 硬度的计算方法 2.3.1 研究背景 2.3.2 模量与硬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2.4 相关软件包简介 3 碳材料新相:可调的sp3连接石墨烯自组装聚合体 3.1 结构模型和计算方法 3.2 结果和讨论 3.2.1 结构性能 3.2.2 热力学稳定性 3.2.3 电子结构 3.2.4 力学性能 3.2.5 全碳负线性压缩率材料 4 类碳晶体P—BN和AIMgB12 4.1 实验和计算方法 4.2 新型超硬BN同素异形体:P—BN 4.2.1 P—BN的结构参数 4.2.2 P—BN结构稳定性 4.2.3 P—BN的力学性能和硬度 4.3 三元超硬硼化物的实验制备与理论研究 4.3.1 实验结果和分析 4.3.2 第一性原理计算 5 碳和类碳非晶相 5.1 计算方法 5.2 高压下的玻璃碳 5.2.1 玻璃碳的定义 5.2.2 碳在高压下成键类型的转化 5.2.3 碳的新相R3碳 5.2.4 测试计算 5.2.5 玻璃碳在压力下结构和力学性能的转变 5.2.6 从R3碳到非晶碳的相变 5.3 低密度碳氮非晶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5.3.1 CN非晶构型 5.3.2 CN非晶的力学性能 5.4 三元B—C—N非晶的形成能力与力学性能 5.4.1 三元B—C—N非晶的形成能力 5.4.2 三元B—C—N非晶的力学性能 6 低维碳纳米材料:纳米金刚石、金刚石纳米线、石墨烯同素异形体 6.1 计算方法 6.2 单轴压缩下氢钝化的零维纳米金刚石的电子性能 6.3 一维金刚石纳米线 6.4 二维(4,8)石墨烯同素异形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不同晶系的弹性模量矩阵 附录B 力学稳定性的判断标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碳基和类碳超硬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蒋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851099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1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6 |
CIP核字 | 2017265396 |
中图分类号 | TB39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29 |
宽 | 15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