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跟季羡林学国学(纪念季羡林诞辰107周年珍藏版)/季羡林作品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跟季羡林学国学(纪念季羡林诞辰107周年珍藏版)》汇集了季羡林先生有关中国文化以及东西文化交流融合,以及与一些国学大家交往的文章,可以较为集中地了解季羡林先生对于中国文化及其命运的看法,从中体会到季先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坚定信念。本书遴选季羡林研究中国文化的文章,充分展现一代大师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真思考与深刻洞察,探讨国人应该了解熟知的中国传统文化,极具引领、教导意义。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目录 第一辑 何谓中国精神? 光彩的文明 谈中国精神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走向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新解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问题 漫谈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中国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精华与糟粕 第二辑 国学六讲 国学漫谈 谈礼貌 谈中国书法 成语和典故 我和东坡词 第三辑 西方与中国文化 拿来和送去 “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 谈文学交流 谈西学东传 西化问题的侧面观 漫谈出国 汉语和外语 中餐与西餐 从哲学高度来看中餐与西餐 第四辑 大学与“学统” 论书院 我看北大 我和北大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 导语 季羡林先生襟怀坦荡、学贯中西,读他的文章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 《跟季羡林学国学(纪念季羡林诞辰107周年珍藏版)》反映了季羡林对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包括:国学漫谈、国学细述、佛教与中国文化。 书评(媒体评论) 人世多悲欢,珍重生命的人,会寻求一种较合 理的人生态度。我所欣赏的人生态度,是道家的一 种境界。正如陶渊明诗中所云:纵浪大化中,不喜 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季羡林 (季)先生学问之衣钵,自有专业人士接而传 之。然治学之志、文章之风、人格之美则应为学术 界、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所学、所重。而这一切 又都体现在先生的文章著作中。 ——梁衡 恩师最大的魅力,就是仿佛无法用堂皇的语言 来言说他的魅力。用在恩师身上的形容词,最合适 的大概还是纯粹和平淡。我相信这本书中的文字, 如同恩师的品质,以其纯粹和平淡给人带来启迪和 感动,让人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和谐,如何让自己和 这个世界更加和谐。 ——著名学者钱文忠 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 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 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敬文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心有良 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 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 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节选自2006年感动中国季羡林的颁奖词 精彩页 光彩的文明 最近几年来,我提倡一种“送去主义”,意思是,我们祖先发明的许多好东西,比如造纸、印刷、火药、罗盘等等,早被外国人“拿去”了。今天我们仍然有许多好东西。但是,西方人自产业革命以后以“天之骄子”自居,受过我们的恩惠一事,他们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认为我们什么都不行,这些好东西他们也不来拿。中国的饭菜,他们觉得味道还不错,忙不迭地拿去了。我们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现当代的,他们却不大肯垂青。我个人觉得,这现象并不正常。外国文学作品译为汉文,帮助了我们新文学的成长与发展,我们的文学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范围,与国际接上了轨。今天我们的文学也能帮助国外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投桃报李,他们不来拿,我们只有“送去”,这就是我的“送去主义”。 幸而外国的文艺界不全是“排华派”。他们出于不尽相同的考虑与动机,有时候也重视一下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认为优秀的,也授予文学奖。现在这一套丛书就是中国作家获得外围文学奖作品的集成。这些作家可以说是为我们伟大祖国增了光,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促进中外人民的理解与友谊立了大功。我们由衷地对他们表示敬佩,并诚挚希望中国有更多的作家能够获得外国的奖,多多益善。 外国给中国作家颁奖这一事实,按照我上面的说法,可以说是外国的“拿来主义”。而在中国方面来说,则是“送去主义”。总之,可以说是“拿来”与“送去”相结合的行动。我也希望这样的行动能够继续不断,多多益善。 我在这里想作一个重要的补充说明。获得外国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是优秀的,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谈过,不必再赘述。那些没有获得外国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和作品怎样呢?这些作家的数目大大地超过前者,在这些作家中有鲁迅、茅盾、沈从文、老舍、曹禺,等等。谁能说这些作家的作品不优秀呢?因此,我们可以说,不管外国文学奖意义有多么重大,它仅仅是对一个中国作家进行评论时的参照系,不能是主要的标准,更不能是唯一的标准。这一点,我想大家是能够同意的。至于赫赫有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国内有很多的膜拜者。但我有自己的看法。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刊登在《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上,读者如有兴趣,请参阅。我认为,对中国文艺界来说,诺贝尔文学奖只能起到一个反面教员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一些原因,我们的潜力还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如今之计,我国人民,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作家,应当自强不息,建立信心,不排外,也不崇外,埋头苦干,争分夺秒,我们的国家总会强盛起来的。外国某一些领导人和老百姓,既患了红眼病,又患了白眼病。红眼的就让他们红下去吧,白眼的终会垂下青来的。至于我们作家在下一个世纪能起什么作用,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我们努力不辍,我们文学的光彩终会照亮全世界的。 1999年7月22日 (本文为《中国作家国外获奖丛书》序,编选时做了删选) P2-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跟季羡林学国学(纪念季羡林诞辰107周年珍藏版)/季羡林作品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季羡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9224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2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48 |
CIP核字 | 2018174609 |
中图分类号 | Z126.2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2 |
宽 | 153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