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东莞明代科举文化/袁崇焕纪念园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李宁利、彭劲松著的《东莞明代科举文化》由点及面、由近及远系统研究科举制度对明代东莞、广东地域文化的塑造和影响。对明代科举制度的特征、科举制与宗族社会文化、科举制与明朝民间生活、科举与政治、科举与文学艺术等展开研究,以期多维度、多视角展示科举文化。 目录 第一章 明代科举制度与广东宗族社会 一、卿相皆由科举、科举必由学校 二、士绅阶层与科举教育 三、宗族社会与科举教育 第二章 明代科举文化与民间生活 一、备考生活 二、科举规则与程序 三、科举舞弊 四、科举与文学 五、科举与习俗 第三章 东莞明代科举教育 一、幼承庭训诗礼传家 二、衣带渐宽甘之如饴 三、丕振家声有志竞成 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第四章 东莞明代科举名人 一、东莞明代科举名人的时空分布 二、东莞明代科举名人录 洪武时期 永乐时期 宣德时期 正统时期 景泰时期 天顺时期 成化时期 弘治时期 正德时期 嘉靖时期 隆庆时期 万历时期 天启时期 崇祯时期 隆武时期 三、明代东莞地方志 第五章 东莞明代科举文化遗产 一、碑刻与旗杆石 二、坊牌 三、杂项 参考文献 附录 明代科举名人镇区分布 茶山镇 南城区 莞城区 东城区 石碣镇 石龙镇 厚街镇 虎门镇 万江区 寮步镇 企石镇 石排镇 中堂镇 樟木头镇 横沥镇 麻涌镇 桥头镇 大岭山镇 长安镇 塘厦镇 东坑镇 镇区不详 后记 导语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自隋朝至清末中央王朝从地方选拔官吏的制度,绵续一千多年。中央王朝通过科考从地方选拔人才,并以此作为链接中央和地方势力的有效制度。 李宁利、彭劲松著的《东莞明代科举文化》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重点记录东莞明代科举教育概况、东莞明代科举名人、以及与科举有关的文物和文化遗产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莞明代科举文化/袁崇焕纪念园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宁利//彭劲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558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96 |
CIP核字 | 2018091765 |
中图分类号 | D691.348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1 |
宽 | 185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