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上美味的事太多
内容
内容推荐
《世界上美味的事太多》是旅法青年作家张佳玮最新一部关于美食、旅行地、器物的趣味典故、途经之地的风土人情等的文化随笔集。2012年,张佳玮携女友留学法国,6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及欧亚大陆,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地,都留下过他们的身影。他会因为对某种美食的执着,去探访某个城市角落看起来不去演的老店。他会因为读书读到某个传奇故事,说走就走就去探寻传奇背后的秘密;每到一个地方,他会将看过的风景、听过的传奇、读到的故事、写进文章里,他们探访、寻觅收纳一切美好的事物,写下这本《世界上美味的事太多》,他在书中说,“大概自己做主的人生,就是这个样子。”“自由并不完美,也无法顶饱,但它令一切可能性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
张佳玮,1983年生于无锡。现旅居巴黎。人称信陵公子。作家,知名篮球评论员。
少年成名。16岁就开始写作并出版小说。2006年开始在虎扑网初涉篮球评论,凭借其出众的文学天赋以及对篮球的深刻理解迅速成为中国篮坛顶尖评论家,在虎扑网堪称全民偶像。近些年来为《体坛周报》《灌篮》《篮球》等媒体撰稿无数。
体育传记类作品:《瞧,科比这个人》《TheAnswer:阿伦·艾弗森传》《沙克传奇》《那个被叫做“皇帝”的男人:勒布朗·詹姆斯传》《迈克尔·乔丹与他的时代》
文学类代表作品:《代表作和被代表作》《无非求碗热汤喝》《莫奈和他的眼睛》
目录
口腹之欲:美味,暖饱,以及一点记忆和爱
清淡地吃着这些,夏天就过去了
中国人擅长把一切节日变成吃节
鲜味它是什味
冬夏饮酒
时间的味道
越冷越好吃
美食的正义
爱吃的人讲到吃,就没法太客观了
川菜的神异之处
油腻吗?但是真好吃啊
既温且饱,才是冬天夜宵的王道
世上真正的吃货
途经之地:寻觅,探访,收纳一切美好的事物
莎士比亚书店:出现在无数传奇的回忆里
巴黎大菜场
加缪在巴黎:哪里都不是他的家
尼斯的蓝
在所有的地方坐车
陪父母旅行
自由的罪恶与美好
旅途中,真是什么样的人都遇得到啊
和纸,仿如细雪
画家与旅途
跑步会让人变成唯物主义者
冬日的酒庄
雷诺阿:裸女画于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去巴黎
食在他乡:温暖肠胃的饮食,各有改头换面的故乡
虫子酒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偏爱的煎蛋
喝咖啡与吃大蒜
欧洲人吃火锅是啥反应
锅子
贻贝与牡蛎
配酒
Kebab
Pho
说是我们家乡菜?我怎么不认识呢
世界各地吃茄子
日本食物的精致之风,是他起的头
他一边听张国荣,一边研究热干面、羊肉汤和杀猪菜
导语
天下至味,暖老温贫,途经之地,活色鲜香。跟治愈系文艺暖暖张佳玮,探访、寻觅、收藏世间一切美好事物。
《世界上美味的事太多》是张佳玮留法期间写下的行旅笔记,内容涵盖美食、名胜、器物、典故等,有趣,有料,有行遍欧亚大陆探寻到的关于某个城市、某种食物、某个作家、某个画家的逸闻旧迹,有恰到好处的掉书袋,有庸常凡尘的食色醉心,读来令人涨知识,开眼界。
精彩页
喝咖啡与吃大蒜
中国有位颇为洋气、甚讲派头的演员,曾如此划分人群:吃大蒜的,喝咖啡的。这位先生自居喝咖啡的一族,对吃大蒜的,似乎无甚好感;大约这先生洋气得很,会觉得大蒜与咖啡,应该泾渭分明,道不同不相与谋。
话说,地中海沿岸的欧洲人,尤其是现代法国人听了“咖啡比大蒜洋气”,会做何想法呢?地中海沿岸历史上,蒜是上帝赐福的神物。
西方医学的老祖宗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先生,认为大蒜无所不能:可以利尿,可以通便,可以发热御寒,简直是天赐之宝;和希腊特产的橄榄油一配合,天下无双。
古希腊人航海,吃大蒜、橄榄油就鱼,胜似天堂。妙在吃大蒜杀菌解毒,不易生病,还能当药使,神了。十字军时期,西欧骑士健康状况都差,但吃上了大蒜,防疫能力飞升,一时百毒不侵。于是中世纪末期,大蒜流行西欧,乃是防瘟疫治感冒的万灵丹,对付黑死病的杀手锏;甚至有欧洲人挂一串大蒜在脖子上代替十字架,还能对付妖魔鬼怪。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地中海居民主要的人生乐趣,便是将大蒜捣碎,配上荷兰芹,蘸鱼、蘸面包、蘸烤肉,无往而不利!现在举世向往的法国蔚蓝海岸,有普罗旺斯风味。何为普罗旺斯风味呢?答:大蒜味。
19世纪,诸位在巴黎的大师,每到冬天就头疼脑热,心情阴郁,要去南方。大仲马说,他坐在马车里,都能觉得车子进了普罗旺斯。为什么?因为闻到了健康、丰硕、活泼的大蒜味。
没到过普罗旺斯的人,总想象普罗旺斯是薰衣草味、玫瑰味、晚香玉味。然而对法国人而言,普罗旺斯主要的动人处,就是大蒜。将大蒜捣碎,与橄榄油拌上,是任何普罗旺斯菜的基本调味风格。蛋黄酱里加橄榄油大蒜,与意大利干酪丝一配,往鱼汤里倒,就是著名的马赛鱼汤。一锅贻贝,用大蒜焖煮出来,就是普罗旺斯风味。烤得的面包要蘸蒜蓉蛋黄酱,吃鹅螺时店主如果体贴,会端上蒜泥。每年夏天,尼斯有点门路的海鲜店,会自制大蒜蛋黄酱:大蒜、鸡蛋、芥末,合理勾兑,新鲜冲鼻。吃海鲜或面包不就蒜,店主根本没法开门做生意。
非只普罗旺斯如此。西班牙只要是靠海地界,多爱吃蒜。塞维利亚和巴塞罗那都有一道tapas下酒小菜,做起来极简单:橄榄油、蒜蓉、红辣椒,用来焖虾,焖熟了吃。这里还有讲究。中国人讲究热油炒葱姜蒜来炝锅,但西班牙人觉得不妥。蒜的味道是多么细腻有味,怎么能用热油炒呢?要保持油温平衡,慢慢地将蒜味焖出来,再来焖虾,如此才有鲜美的海味啊。
上道的老板,你等菜时,先上一篮子面包,一碟大蒜,大家立刻笑逐颜开。那位会问了:咖啡呢?欧洲人也爱咖啡,但咖啡在西方世界,历史实在不长。咖啡源出阿拉伯世界,从东往西传播,先是在意大利登陆。所以,至今咖啡里的许多术语,都是意大利词。比如浓缩咖啡espresso,比如“拿铁”,意大利语写作Caffèlatte,法语写作Cafeaulait,读作“欧蕾”,其实意大利语latte和法语lait,都是牛奶。
在欧洲人概念里,咖啡是东方玩意儿,1530年,大马士革就有咖啡馆了;1554年前后的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的人管咖啡叫“黑色金子”。而荷兰人大概在17世纪到来前几年才见到咖啡豆:多亏了威尼斯人的慷慨。咖啡刚到欧洲时,许多人不满意。一是味道太怪异啦。1610年,有位叫乔治·桑兹的先生写道:“咖啡颜色如煤烟,味道也和煤烟大同小异。”最初卖咖啡的人们,并不强调咖啡的美味香浓。伦敦第一家咖啡馆,开在圣迈克尔·康希尔坟场——现在谁会把咖啡馆开在坟场呢?当时的咖啡馆老板帕斯奎·罗西先生,对外打的口号是:咖啡可以治头疼,治感冒不通气,治肠胃气胀,治痛风,治坏血病,防流产,治眼睛酸痛等。您是卖饮料还是卖药来着?
意大利人喝咖啡抢了先,威尼斯1645年出现了街头咖啡馆。就是说,欧洲第一家街头咖啡馆,出现在明朝灭亡那年之后。巴黎人后来居上,1672年巴黎新桥,也有了自己的咖啡馆;又过一百来年,法国大革命前夕,巴黎的咖啡馆突破两千家。(P199-20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上美味的事太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佳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129064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8-06-01
首版时间 2018-06-01
印刷时间 201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82
CIP核字 2017294023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20
166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6: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