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宋词是黄昏的窗棂
内容
编辑推荐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阅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经典的阅读,就会思维停顿,思想风干,思路堵塞,造成生命的空虚死寂和精神家园的荒凉颓圮。本书选择了宋词中的经典作品作为教学重点,每次选择一两篇最上乘的作品请同学阅读、咀嚼,细细体会其文字深处的情感、意趣和纹理深处的优美、芬芳,或如品香茗而齿颊留芳,或如饮美酒而微醺陶然,或如沐甘泉而神清气爽。在我们陶醉于文字所酿的气韵氛围的同时,顺便也可以讨论一下作者笔下的美景我们是否亲眼见过,作者描述的场景、感情,我们是否也曾有过亲身的体验?

内容推荐

当浮华烟云散去,宋词就宛如一抹斜阳下的雕花窗棂,将大宋朝骨子里的风情低吟浅唱。繁华尘世、舞榭歌台,曾有多少风流人物粉墨登场。为什么宋词那么令人着迷,因为里面充满了情,记住,不是色情,是风情。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平静的心灵又泛起了涟漪。

目录

上篇:客串与跑龙套

 皇上的心——自恋(宋徽宗赵佶[宴山亭]裁翦冰绡)

 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歌(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

 唱来的老婆(宋祁[鹧鸪天]画毂雕鞍)

 铁石心肠销魂语(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坠叶)

 又一个铁血宰相的妩媚(王安石[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历史的目光中(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

 南方人怎么了(寇准[望江南]波渺渺)

 隐士曾经的爱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落魄王孙的悲情(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

 无情未必真豪杰(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

 从风流浪子到大英雄(文天祥[满江红]燕子楼中)

中篇:职业歌手排行榜

 什么才是有钱人的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

 一代文宗的“艳照”记(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聪明人的爱情(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

 下地狱又能怎么样(黄庭坚[归田乐引]暮雨蒙阶砌)

 无坚不摧的情歌(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

 花丛中,那曲伤心的歌(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情深深,雨濛濛(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

 梦幻的情,永远的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

 偷听来的歌(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宋代的超级女声(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

 失算的最后一着棋(朱敦儒[鹧鸪天]我是清都)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

 打开一扇梦幻的窗(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情归何处(史达祖[双双燕]过春社了)

 白石之歌(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

 兄弟,别乱来了(刘克庄[玉楼春]年年跃马)

 看不到你的心(张炎[解连环]楚江空晚)

 弃妇(王沂孙[如梦令]妾似春茧)

下篇:想唱就唱

 爱如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万水千山总是情(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月亮代表我的心(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

 也曾寂寞(向子■[梅花引]花如颊)

 风尘中的尘(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要命的邂逅(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和尚也痴狂(仲挥[柳梢青]岸草平沙)

 肝肠能作几回断(朱淑真[江城子]斜风细雨)

 伎女的情与意(蜀中伎[市桥柳]欲寄意、浑无所有)

试读章节

中国的皇上是一个不可以评价的职业,所以皇上所做的一切,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完全不在世人的评价体系之中。除了唱赞歌之外,一般来说,没有可以置喙的地方。然而,皇上的所作所为一旦有了与其职业身份不符之处,往往成为其当一个好皇上的最大障碍。后蜀孟昶、南唐李煜全都是才艺满身的人,却个个下场凄凉,都是不远的前车之鉴,但就是有人要视而不见,执迷不悟。

宋徽宗赵佶就是这样一个皇上。赵估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在位二十五年,年号换了不少,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等等,每个年号都赋予了天赐吉祥的意义。赵佶如果不是皇帝的话,在中国文学史或艺术史上没准会有更高的地位。他除了没当好皇帝外,其他的杂耍技艺几乎无一不精,事实上他对这些事情的热情都远远超过了他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所以,早早的他就不想干皇帝这让人劳心费神的活了,“内禅皇太子”。二十五年的时间,国家被他搞得一塌糊涂,一看金人打过来,慌了手脚,赶紧辞职不当皇上,把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儿子,自己当了游手好闲的太上皇。只可惜继位的小皇上,和他一样不务正业,这可怜的父子俩被金人捉到了遥远的北方,最后落个客死异乡的悲惨下场。这就是大宋历史上最屈辱的一页——靖康之难,后来岳飞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把这两个皇上从金人手里要回来。

在皇位继承权严格立嫡立长的年头,赵佶本来是无论怎么排也轮不到他当皇帝的。哲宗死后,没有儿子继位,皇太后就和大臣们商议在神宗的儿子当中选一个来当皇上,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想想他前面有十个候选人啊,怎么可能轮到他呢。可是,神宗的前八个儿子全没成,第十个儿子也早早死了,而老九偏偏天生视力残疾,大概是白内障青光眼之类后期,两眼一抹黑。看看还有没有天理,大家争来抢去的东西,在他简直是好运从天降,赵佶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当了皇帝。

要说赵佶还真是个智力超群的聪明人,诗文书画样样精通。工笔画富丽典雅,书法劲逸,号瘦金体,乃自成一家。精通音乐(是他创作好歌词的潜在条件之一),通经书,擅长骑马打猎(只是没想到“北狩”是给人猎了去),也就是史书所说的“笔墨丹青、图史射御,无所不精”。可惜,他多才多艺的这些本事都和当皇上无关。《水浒传》里官逼民反的那些事都出在他身上,任用奸佞小人蔡京等人,为了自己的艺术爱好在江南搜集奇花异石搞什么花石纲,就是杨志最先翻船丢了公务员职务的那事。三宫六院的嫔妃厌烦了,还偷偷溜出去和一代名伎李师师约会,而且不知怎么对李师师还真是念念不忘。据说他被关在北国坐牢时,还怀念着李师师,甚至在写什么《李师师传》(张义端《贵耳集》)。他这种人怎么能当好皇帝,完全的个人中心主义,无论是诗词书画还是奇花异草乃至美女,全是他随心所欲的物品。所以元代的王仲晖在《雪舟脞语》中说他是“徽宗事事皆能,唯不能做君主”。

皇上的心与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没心没肺。爱之欲人生,恨之欲人死,在他都只是一念之间而举手投足就可以完成的事。所以我们很难看到哪个皇上真的对什么人有诚挚不移的感情,只有对他自己除外。

所以,大宋赵皇上的一曲《宴山亭》,自顾自地唱给自己听,居然给他唱得深情款款,缠绵悱恻。

一眼望去,只感到,虚无缥缈的美,无穷无尽的愁,红颜易衰的悲,背井离乡的怨,在一声声倾诉中流动,说不尽的低沉委婉缠绵。

也许我们完全不用管他究竟写得是什么?

上阕起笔,“裁翦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优美的场面,如花美眷的洁白绢丝服饰在飞舞轻扬叠沓,淡淡的胭脂点染出层层雪白中的一抹桃红。看不出丝毫的情感流露,情感在大山崩发前被压缩到极限。

紧接着,“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雪白与桃红的相映相衬下,美人的娇艳与浓香不仅让人痴迷沉醉,连天上的仙女也会自惭形秽。“羞杀”一词是在高压下释放的一线情感,但却是一个没有情感主体的感情。丽质天成的美女,让“蕊珠宫女”无奈而深以为憾。

然而,笔锋一回,急转直下,“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山崩地裂,川溃河决,凄苦之情一泻而下,不是流动的情景,而是一副截图:风雨中,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风雨中,残红片片舞,无语怨东风。情与景融为一体,不可须臾分离。虽然说得出的愁苦,也许还算不得苦到极处,愁到无路。但是,当这脱口而出的一声“愁苦”融到满院的凄凉和“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暮春苍茫后,淡淡的愁绪,刚刚还在若有若无间,现在已变得无边无际无时无处不在了。

再看,原来这词还有一个副标题:“北行见杏花”。这才恍然,原来是杏花,“杏花春雨江南”的杏花。

与杭州比起来,洛阳是北方了,但与天寒地冻的东北比起来,洛阳是地地道道的南方,而且简直是天堂。在天堂中的人们,不会想到世间还有地狱。做皇上的,恐怕从没想过自己会到“天遥地远魂飞苦”的五国城去过“坐井观天”的日子。

史书中讲到徽宗皇帝赵佶,一定不会忘了那一年:靖康二年(1127),用他的话讲叫“北行”,一般的史书中会称“北狩”,只是这一次既不是到北方游山玩水,也不是到北方猎豹打鸟,而是被金人绑了去,做了俘虏。

一路走来,风花雪月依旧,心情沉重得无法抬头。只是,面对兵荒马乱的满目凄凉,他没有内疚,只有懊悔;面对残毁破败的大好河山,他没有渎职的负罪感,只有心痛的失落感。

P3-5

序言

歌词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发展变化真可以称得上是波澜起伏一波三折。

据说,在人类还处于蒙昧阶段的时候,唱歌就作为一种本能的娱乐方式出现了。千辛万苦弄到只小野猪大野牛,终于有肉吃了,别急,篝火晚会先。《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日载民;二日玄鸟;三日遂草木;四日奋五谷;五日……”为了追到那玩命狂奔的野猪野牛,已将腹中剩余不多的食物消耗殆尽,外加筋疲力尽,还要空着肚子围成圈蹦蹦跳跳,心里还要核计着自己该分那只小猪的什么部位,能分多少肉,我们的祖先活得可真不容易呀。

歌词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能——劳动监督。《淮南子》中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大家一起抬一块巨大无比的木头,前面的人有节奏地喊着号子“嗨哟”,后面的也紧跟着喊“嗨哟”。也许是为了防止某些偷奸耍滑的家伙投机取巧,也许是为了怕某些人狂用力闪了腰,我们聪明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劳动号子,干活的时候要“一二三,起”,大家一起用力,发扬蚂蚁搬山的精神,同时谁也别想偷懒。

最早歌词与诗是难以区分的。但是,当“诗”明明白白还是“歌”的时候,它的地位绝对是高得让人没话说。无论是颂诗三百还是歌诗三百,都是社会贤达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作为上流社会基本教养的一种体现。所以孔夫子教导人们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国社会秩序的集中体现,诗礼对举可见其意义重大。另外,别忘了那时的“诗”原原本本彻彻底底就是歌词,不掌握两首流行歌词,就没法开口与人交流,那也就没法在社会上混了。

歌词发展史上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是由政府出面正式成立了皇家音乐学院——乐府。有人将其归功于那位会唱歌的皇帝——汉武帝,他创作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在当年也是唱红大江南北的。但乐府的首创权确实不属于他,现在挖掘出来的地下宝贝再一次证明“我爱音乐我爱歌”其实有着更悠久的历史,出土的秦朝乐器上就已经刻有乐府字样。只是汉武帝的乐府正式明确了它作为歌词收集兼创作中心的职业化趋势,所以它的名气和声望以绝对的优势埋没了秦乐府。当时虽然没有男歌手女歌手之分,男人善歌也不算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李延年当着皇帝高歌一曲“我的妹妹最漂亮”——“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结果自己一不留神就做了皇帝的大舅子。

后世皇帝中“最佳歌词创作者”的桂冠恐怕非南唐后主李煜莫属了,现今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数十篇歌词,可以称得上篇篇佳作,字字珠玑。更重要的是这位皇帝,为了艺术的审美可以不爱江山爱美人,为了一曲“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到了宋代,歌词创作更是盛极一时,以至于被王国维列为“一代之文学”,号称“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但不知怎么回事,它怎么搞都弄得不像正经行当。词甚至一度沦落为厕所文学,据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宋初有个叫钱惟演的人只有在如厕时才读词:“演自称素好读书,坐则读史,卧则读小说,如厕则读小词’,盖未尝以释卷也。”感觉有些类似于某些浴室歌手,自我感觉不能见人的东西只好在排污去垢的地方独赏。显而易见,这词的地位眼看着是每况愈下了。至于作者,柳永因一句“忍把功名换了,浅酌低唱”而被皇上赐了“且去填词”,不得不去当了专业的歌词创作者;又一句“针线闲拈伴伊坐”被宰相晏殊当面狠狠嘲笑了一通。黄庭坚的“淫词艳曲”被人责为要下“阿鼻地狱”,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被人批驳“外行”——“不当行”,秦观的小词被讥讽为“娘娘腔”——“女郎风味”,看看,在宋代,当个歌词创作者怎么就这么难?这几位都当得上是鼎鼎大名的人物,都还会受到不同的批评。但是,正因为难,才愈见那时对这种只堪娱乐赏玩的东西并非当真从骨子里看不起它,所以到了清代,受乾嘉考据派的影响,连这种小词也被人赋予了“微言大义”,把宋人好不容易找出来的一块轻松地弄得又紧张起来,把好端端一个可以自由自在地高唱“你爱我、我爱你”的场所政治化了。

但不管怎样,今天的宋词读者,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正是冲着宋词那副“不正经”的腔调去的,而那些“不正经”的腔调,上有《诗经》的“郑卫之风”顶着,下有元曲垫着,倒是那位“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他的那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真正说出了宋词的关键——风情。如果没了风情,宋词的吸引力恐怕要大打折扣。而我们也看到了,宋代,上至皇帝以及皇帝的七大姑八大姨,中及高干、高干子弟和广大的公务员,下至歌儿舞女,无不兼善此道,无不热爱此道,流风所及,大多数的流行歌百转千回,藏头护尾,依然绕不过风情两字。

此正是,说不尽的宋词,歌不尽的风情。一曲当筵泪落,千载悠悠此心。

书评(媒体评论)

诗不是诗,词不是词,原来望里外外全是故事。

——天涯小刀

我们为什么要读宋词?为了寻求心灵的平静。为什么宋词那么令人着迷,因为里面充满了情,记住,不是色情,是风情。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平静的心灵又泛起了涟漪。

——流云

请别用另类来评价这种读词的方式,反正我不知道该如何一言以概之。

——张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宋词是黄昏的窗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皓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092332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9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1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