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刀兵过 |
内容 | 作者简介 滕贞甫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现任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1963年11月生于山东即墨,1983年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鼓掌》《腊头驿》《樱花之旅》,小说集《熬鹰》《会殇》《没有乌鸦的城市》等六部,文化随笔集《儒学笔记》《探古求今说儒学》。 目录 引子 1881年笊篱卜·扶乩 1882年西南西南 1895年苇地火 1896年兔毫盏 1900年万柳塘 1912年芦花豆腐 1919年某迪月 1924年霍乱 1927年窑变 1929年鬼蜡烛 1931年御倭九戒 1934年马回姜路 1935年一亩三分地 1939年止玉 1943年玉虚观 1945年子虚 1946年苇地之獾 1948年马治中 精彩页 1881年 笊篱卜·扶乩 一 傍晌,王克笙正在酪奴堂坐诊,推门进来一个着马褂长衫的老者。克笙起身让座,为老人倒上一杯祁门安茶。为问诊者上一杯茶是酪奴堂的规矩,目的是让求医者平气息,这样切脉才能察虚实、断浮沉。老者一口皖南话,听起来绵软有韵,入耳耐听。他说自己患腿疾,看过几回郎中不见好转,听人说酪奴堂用砭石古法治病,特来求治。老者坐定后,目光被那碗茶色橙红的茶汤所吸引,他端起茶碗轻轻啜了一口,点点头,嘴角透出一丝微笑,“祁门安茶。”他说。克笙点点头:“先生能识得祁门安茶,定是品茶行家。”老者道:“安茶介乎红茶绿茶之间,梗叶同揉,紧压而成,一般茶叶以新鲜为上品,唯有安茶以陈年为珍贵,故有圣茶之说,老夫焉能不晓得。”说完,老者将右手置于青花瓷脉枕上,任由克笙把脉。老者一番话让克笙眼前一亮,他一边把脉,一边观察老者神色,在换过左手把脉后说:“先生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老者说:“病由老夫已知,当务之急是寻求祛痛之法。”克笙道:“既知病由,当得医道,就依先生所想,用砭石疗法试试如何?”老者打量一番克笙,发现这个眉眼澄明的小伙子气象非凡,谈吐极有分寸,便点头说:“砭石乃上古医法,失传已久,想不到能在估衣街遇到,这真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此话让克笙心头一震,老者知识渊博,绝非俗辈,克笙说:“先生既然知晓砭石医法,那就让晚辈一试。”说完,扶老者仰卧于诊榻,以温水洗擦疼痛关节,选了一块沸水中煮过的菱形砭石,在穴位上刺、挑、刮、挤一番处理,只见老者踝关节处泛出一摊白红相间的脓血,豆渣般黏稠,克笙用棉布拭擦干净,取止血粉涂于渗血之处,然后请老者下床一试。老者下床试了试腿力,感觉症状减轻许多,不禁面呈喜色。这时,街上进来一个着皂色衣裤的年轻人,焦急地四处寻找什么,见到老者后长出一口气,把小巧玲珑的紫砂壶递过来,说自己刚才找地方续水没跟上,想不到吴大人到酪奴堂来了。原来前来就诊的是津门有名的茶商吴志甫。 吴志甫是皖南歙县人,祖上世代做官茶,后来官茶式微,开始做商茶。吴家在京津一带有几处茶行,因为诚信经营,渠道通畅,在京津一带口碑甚佳。吴志甫喜欢游走,福建、云南、四川,只要产茶的地方他都去过,他戏称自己是吴霞客,贩茶好比副业,观光和结交贤达才是他游走的目的。他的理论是布茶道、洗人心。有人问他:“茶道可布,人心可怎么洗?”他回答说:“茶喝透,人心净。”这个回答很让一些贤达赞赏,天津知府王炳燮夸他是“茶侠”,传令天津所辖四十五处讲授《圣谕广训》的宣讲所都用吴家的茶叶。 吴志甫推开小伙计递过的紫砂壶,指指案上的茶碗说:“祁安,味儿正!”克笙对他顿生好感,觉得这个大名鼎鼎的茶商没有商贾之气,一般生意人都是贬别人抬自己,这个老者却能说实话。克笙说:“先生腿疾若能连治七日,成效自然可见。”吴先生站起身,室内中堂悬挂的三幅画像吸引了他,走过去仔细辨识。画像为绢本设色,装裱老旧,分别是孔子、孙思邈和达摩,谁人所画颇难判断,因为画上只有一方模糊的印章。看了好一会儿,他点点头:“戴进之作,珍品。”克箫、克笙都愣了,吴先生能看出三圣像是戴进所画,真是一副金眼。吴志甫告辞时向克笙拱拱手:“老夫这条腿交给你了,只要不误老夫游山玩水,诊金双倍!” 于是,王克笙接手了吴志甫腿疾治疗,几日接触后两人渐渐熟起来。吴志甫嗜茶,来酪奴堂总有小伙计捧一把紫砂壶不离左右。那个脑后垂着长辫、一身皂色衣裤的小伙计不说话,每次都在诊床前笔直地站着,只要吴先生右手一伸,他便把紫砂壶递上,吴先生接过壶对着壶嘴吱吱有声地啜上几口,再将壶还给小伙计。克笙受家教影响也喜欢饮茶,但酪奴堂所饮多是祁门安茶,对其他茶品了解不多,吴先生便给他讲解各地茗茶,比如顾渚紫笋、西湖龙井、闽红、碧螺春等等。当然,吴先生津津乐道的还是安徽出的七大名茶,敬亭绿雪、涌溪火青、六安瓜片、太平猴魁、舒城兰花、老竹大方和屯溪绿茶。这些名茶克笙别说品尝,有的是闻所未闻,由此,心中对吴先生多了一份崇敬。吴先生对安徽医承也能如数家珍,他说历史上安徽出名医、出御医,医派正宗,三国神医华佗就是安徽人。除了茶叶和医派,吴先生对各地名山大川知之甚多,他说估衣街太拥挤,一生囿于陋巷焉知世界之大?P7-9 导语 滕贞甫著的《刀兵过》这是一部以东北大地百年历史为背景、反映东北流人之后经历种种坎坷,始终坚守儒家信念的乡贤文化作品。主人公汪孝儒乃江南名医之后,他的一生频遭磨难,而他始终信念不移,情怀不改。王克笙歌是村民的精神领袖,田庄百姓在他和他的儿子王鸣鹤的引领下度过了一场场风波,生生不息地扎根于辽河两岸。 内容推荐 滕贞甫著的《刀兵过》这是一部颇有意味的长篇。它既展示了刀光剑影之下,中国百姓独特的生存智慧;又凸现了血雨腥风之中,中华民族不朽的文化精魂。小说以晚清至民国的中国民间生存历史为底色,通过辽河湿地深处的弹丸之地“九里”传奇般的记忆,不动声色地踅入风云激荡的历史深处,呈现了各种刀兵之劫带给中国平民的苦难和折磨,也展示了底层百姓面对各种大灾小难时的生存智慧和道义追求,并最终彰显了集儒、道、释为一体的民族传统文化之巨大魅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刀兵过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滕贞甫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13417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1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12 |
CIP核字 | 2017248036 |
中图分类号 | I247.5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1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