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曼荼罗爱
内容
作者简介
海曼 ,酷爱心理学,深谙人性之本。喝茶、听音乐、阅读。在细碎的光阴里,以笔引线,纺经织纬,穿行于尘世烟火,捡拾生活之前美好,做灵魂的摆渡人,渡已渡彼。
后记
雪夜。淡淡的爵士乐在灯下跳跃,牵出一缕缕
热气腾腾的光影。光影与音乐深深嵌入文字,每个
字符成为灵性的音符,与流动的旋律羁绊缠绕。它
们已成为一种倾诉,被赋予生命,带着鲜活的情感
,在夜色深处相遇。雪的曼妙,让夜柔软而轻盈,
让《曼荼罗·爱》更加荡气回肠。
“曼荼罗”如爱,爱如“曼荼罗”。曼荼罗是
佛教中的吉祥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坛城,修练
内在的精神圆满;是心灵内在意象的指引,承载着
我们命运与使命的整合。一如海曼这个名字。海,
象往着无意识的领域,既是想象的深渊,又是创作
的源泉。柔美的曼字,从日、从口、从又。“凹”
即罗网。“又”即右手。“日”“””“又”联合
起来表示“太阳下以手引网”。以手为网,编织文
字的海洋,想象无穷,气象万千。既有男子的胸怀
若谷,又有小女子的柔美曼妙,这正是内在阿尼姆
斯与阿尼玛整合的完美意象。
人人都做梦,谁没有自己的梦想?寻找自己的路
曲折幽深,撕裂——整合——再撕裂——再整合,
当我们将整合后的优势功能发挥极致时,根植于内
在的动力将不断推动着我们走向灵魂深处,邂逅梦
想中的自己,理想的模样。无论今天,还是未来,
当您读到《曼荼罗·爱》,激发出您的梦想之光,
让您的灵魂震颤,《曼荼罗·爱》将不负此生。
几度风雪,诚惶诚恐,如履薄冰。从最初构想
到定稿,《曼荼罗·爱》一路伴随老师亲人朋友的
大爱,从初稿廉永杰教授指导认可,薛保勤主席梳
理思路,张阿利教授点拨方向,终稿朱媛美老师的
推进,到辋川之夜,与申荷永教授的长谈;从获得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2017年重大出版项目”,
到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2017年度陕西出版基金
”,《曼荼罗·爱》一直在温情中行走一程又一程
,正是这些温软的力量,让《曼荼罗·爱》终于尘
埃落定。
光的眼眸收在云间,深藏不露。风塑原野,雪
落大地,雕刻着城市的肌理。再回首,从往日细碎
的时光里慢慢走出来,感恩之心浓郁地铺展在夜色
中。感谢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感谢陕西新华出
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作协、陕西省
妇联、西安作协的鼎力支持!
同时,感谢陕西人民出版社李晓锋副总编、责
编朱媛美老师、设计姚肖朋老师;感谢陕西省作协
蔺小东主任,感谢我的朋友唐代伟、马悦先生,吴
博、张砚女士等;感谢我的亲人至爱的默默付出;
感谢不断探索的自己;感谢生命中每一个相遇,感
谢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
如此深情与大爱,让我们已经与《曼荼罗·爱
》融为一体,酝酿出最纯美的情怀,走进光阴,走
进岁月,历久弥新……
海曼
目录
正文
精彩页
……海滨之城,一个熟悉的身影,白衬衣、蓝色牛仔裤,走在椰树摇曳的小路。由远而近。走近了,看不清他的容貌,却能感知到随他而来的温暖气息,如初夏紫薇花开的清晨,恬淡而静谧,我努力睁开眼睛,伸出双手,捕捉他的身影,他穿过我的指梢。他是谁?我努力回望,他到底是谁呢?
……红色烟花在椰树枝头升起,绽放在天空,片刻之后,慢慢地隐去痕迹。我迷醉在一派奇幻魅惑的景象中。忽然,我手中的画夹长出一对雪白的翅膀,扑棱扑棱飞向天空,一道彩虹遽然升起。烟花消失了,海浪消失了,一切陷入沉寂……
不甘的沉寂将梅影从梦中拽起。他到底是谁呢?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出现在梦中?梅影百思不得其解。
房间,纱幔轻悬,光线暗淡。梅影披上白色真丝绣花睡衣,下床,赤裸双脚走向阳台。
潮湿的海风,扑进衣襟,带来海边特有的湿热与咸腥。山峦如浮雕凹凸有致,黑黝黝地矗立于海面右侧。山间偶尔闪烁的灯光,如深藏的钻石,诱惑着不断探索的目光。参差不齐的山峰,层层叠叠伸向黛蓝色的天空,在峰顶处留足了空白,自然而然地勾勒出一幅写意的水墨画轮廓。
海面呈巨大的扇形,折痕起伏,绵延不绝向外延展,辽阔至目光无法企及之处。海波轻轻涌动,稍纵即逝的波光,如同草原上机灵跃动的小兔,时而潜伏草丛,时而跃起追逐,一路雀跃着滑向远海。
夜色在海与山根的结合处,愈加深重。没有月亮,参宿四挂在天空闪烁着隐秘的光,随光逶迤而来的气脉,在无人应和的孤独里,直抵梅影的内心深处。梦幻与现实在那里发生了一种奇妙的反应,从她的体内升腾起来,与流泻的星光汇合在一起,低调而又温润地沉淀在夜里。
瑞士。苏黎世湖边。习惯早起的周若朴身着黑白相间的运动装,从湖边跑来,停在蜿蜒至草坪深处的小径。他抬起左手,腕表时间指向九点。昨天,国际分析心理学会议结束时,周若朴与导师乔恩相约今天共进早餐。下午,周若朴将乘机飞往伦敦参加学术会议。
远处的阿尔卑斯山脉清晰可见,山峰呈黛色伸向天空。天空蓝得透亮、水润,在纯净中透着轻灵的美。阳光柔柔地倾泻在湖面,平静的湖面泛起细密的金光。远处草坪上,偶有鲜绿的新芽从小草的心间绽出,闪烁着清明微妙的光辉,草坪笼了一层浅浅的雾,无风,叶无颤,露珠安心地躺在雾霭里,在舒适的睡眠中做着幸福无间的美梦。
乔恩,国际著名分析心理学家,一身白色纯棉加厚的中式太极装,面湖而站打太极拳。他的动作轻柔缓慢,刚柔相济,绵延有序。湖边长椅,两位年轻的金发情侣被乔恩的太极拳吸引。男孩站起来,比画乔恩的动作,回头示意女友和他一起做。女友轻拽上衣裙摆和他一起双手舞动。乔恩气沉丹田,于吐纳间结束动作。稍停片刻,转身沿湖边小径和周若朴汇合。
“乔恩老师的太极拳越来越有味道。你看,有两个年轻人,跟在你的身后学习。”周若朴笑道。
乔恩回头,河边的两个年轻人手舞足蹈,在他们夸张的动作里,还有一丝太极拳的影子。乔恩和周若朴不由笑起来。
“记得第一次去西安,在公园看到那么多人在做同样优美的动作,我被迷住了。每天早上起来,去公园遛弯儿跟在他们后边比画。”乔恩眯上蓝色的眼睛,视线落在清晨的湖光山色里。
“太极拳将中国传统中医学中的导引术和吐纳术糅合起来,动作里阴阳变换,内外兼修,让人不能不为之赞叹。”周若朴深有感触地说。
“每天早上,打太极拳,好像在潜意识的推动下,画着美丽的曼荼罗。”乔恩挥舞双手,在空中画圆。
“曼荼罗?作为援藏医生,我每年都要去西藏地区。在当地,曼荼罗是人们心中的‘宇宙图’,吉祥而又神圣。”
“西藏?我很想去,一直没有机会,或者说我和西藏的缘分还没有到。”乔恩摇摇头,遗憾地说。P2-3
导语
海曼著的《曼荼罗爱》揭示了多维复杂且极具现实性的矛盾变体,作品以梅影为代表的一群知识分子在矛盾的漩涡里挣扎、沉浮,曲折、执着地寻找自我的精神,极具向上的自性化张力。
奇特的想象,瑰丽的梦境,曼荼罗的三重意象,指引我们探秘灵魂深处的隐秘世界,醇美,神秘……生命在不断的获得和舍弃中变得丰富。
序言
为了第八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
的筹备,我来到西安。入秋时节,沿白鹿原进山,
感受秦岭古风。受友人之邀留住于辋川王维故居,
遇到海曼。她带来其刚完成的著作《曼荼罗-爱》。
《曼荼罗·爱》以梅影的“梦”为主线展开,
湛蓝的湖水,南海的气息;夜深入神,灿若星辰;
恍惚之间,似曾相识的身影浮现……“他到底是谁
呢?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出现在梦中?”梅影百思
不得其解。
于是,梦牵魂绕,梅影的一生,注定要与“他
”相遇,由他而改变。熙熙攘攘,芸芸众生像;情
深意长,爱恨离别苦。《曼荼罗·爱》是一部当代
都市生活的记录,由爱触及心灵,也是生动的心理
分析体现。
“曼荼罗”本为自然花朵,但却带有神秘色彩
与神奇传说。如白色的“彼岸花”、红色的“往生
花”,以及紫色与黑色的“天使的号角”,包括其
中文的“枫茄花”“醉心花”等别名,都是曼荼罗
的心性花语。
不管是弗洛伊德与其精神分析,还是荣格与其
分析心理学,“爱”都是其主旨与奥秘所在。我在
《心理分析札记》中写有“爱心无尽藏”,用汉字
之“爱”来表达“爱能治愈”的观点;汉字“爱”
之意象中的孚信化育、容纳保护、执手为友、正心
诚意,以及惠慈感应、自然汇聚为爱心无尽藏之治
愈与转化。实际上,这也正是弗洛伊德和荣格深度
心理学的信念。有人曾问弗洛伊德有关疗愈的秘笈
,其脱口而出便是“爱与工作”。如《美丽的心灵
》中的纳什,如《危险方法》中的萨宾娜,都是对
“爱能治愈”的生动诠释。
于是,《曼荼罗·爱》也是如此。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书中有瑞士荣格心理分析师乔恩,
悉心指点医者仁心的周若朴。不可思议,也是无意
识或命运使然,乔恩与西安有缘,数十年后再度重
回又遇到当年雨中送伞的女孩——已经长大的梅影
。几经风雨,梅影受其梦中指引,创作“追梦人”
画卷,一种真正曼荼罗的呈现,适心悦意,由此获
得超然与觉悟,一种接近于成为自己的自性体验。
仍然是在辋川的夜晚,初次相见,海曼激动地
告诉我,几年前,当其构思《曼荼罗·爱》的时候
,已是描述了要在西安召开“中国文化与分析心理
学国际大会”。我对海曼开玩笑说,或许,正是由
于你《曼荼罗·爱》中的意象与心愿,使得这第八
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梦想成真。
此届大会的主题为“觉悟与自性化:东方与西
方”,几乎也是《曼荼罗·爱》中所要呈现的故事
和内容。“曼荼罗”如爱,“爱”如曼荼罗,其中
所蕴含的“本质成就”,正是心理学和心理分析所
追求的认识自己与成为自己。在荣格分析心理学体
系中,曼荼罗体验总是触及自性,伴随自性化过程
;爱,本来具有神性,化生万物,忍受一切。于是
,如“心灵女神”普绪克的启示,爱惟寓于心灵,
心灵惟爱永恒。
内容推荐
《曼荼罗爱》为海曼最新创作的长篇原创小说。小说以中年知识分子梅影的生活、情感危机为主要叙写对象,重点描写其经过种种磨难之后,完成自我救赎的艰难历程,小说成功塑造了以梅影为代表的在“迷失”寻找光明的人物群像。小说写作笔触缜密、冷静,语言富有张力,场景描写开阖有度,通篇洋溢着女性作品特有的温和及母性光辉,以女性视角展开又不局囿于此,在对“曼荼罗”(人生终极意义的具象表达)的皈依进程中,探讨生命的本源价值及彼岸世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曼荼罗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海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126778
开本 16开
页数 4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18-03-01
首版时间 2018-03-01
印刷时间 201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16
CIP核字 2018034339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7.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6
165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