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京工业遗产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
内容
目录
绪论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二、工业遗产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工业社会的形成及对工业遗产形态的影响
一、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社会
二、近代机器工业生产的特点
三、机器工业大生产的表征及对工业遗产形态的影响
第二章 北京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北京机器工业的发轫(1872—1911)
二、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工业的发展(1912—1927)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京工业的蹒跚步履(1927—1937)
四、抗战及国民政府接收时期北京工业的曲折道路(1937—1948)
五、现代北京工业的快速发展(1949—1978)
六、当代北京的产业转型与工业遗产的出现(1979年至今)
第三章 北京工业遗产的工业考古
一、北京工业遗产的类型学划分与工业考古
二、北京工业遗产的地域留存与工业考古
第四章 北京工业遗产精神内涵探究
一、爱国主义是中国工业遗产最重要精神蕴含
二、倡修铁路过程中彰显的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革命精神
四、20世纪下半叶北京工业发展中彰显的增产节约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五章 北京公众对工业遗产认知情况调查
一、北京公众对工业遗产认知情况的调查
二、从调查结果看问题与今后应当实施的对策
三、北京公众对老北京银行街认知情况的调查
第六章 北京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对策研究
一、北京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成绩
二、北京工业遗产保护的既有模式与基本途径
三、北京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问题及困境
四、北京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结语
附录一 首都公众对工业遗产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民众对老北京银行街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北京工业遗产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由李志英、宋健著,全面研究北京工业遗产,首先阐明工业生产和工业社会的特点及这种特点对工业遗产形态的影响;梳理北京近代机器工业的发生发展,及北京产业转型给北京工业带来的影响,和工业遗产的出现;对北京工业遗产进行工业考古,全面考察北京市境内的各类工业遗产,追溯其来龙去脉,并描述其存在现状;深度挖掘北京工业遗产的精神内涵,除学界一般都涉及阐述的技术进步、建筑美学的文化价值外,重点阐述北京工业遗产蕴含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创新精神、增产节约意识等;对公众的工业遗产保护意识做调查研究,明晰北京公众的认识水平;针对北京工业遗产生存的现状、保护政策的优劣、公众的认识水平,做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对策研究。全书旨在通过全面研究北京工业遗产,阐明工业遗产在北京这个文明古都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并进而阐明工业文化在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京工业遗产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志英//宋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221820
开本 16开
页数 4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8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2018-07-01
印刷时间 201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594
CIP核字 2017047772
中图分类号 TU27
丛书名
印张 2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