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武帝刘彻/实事求是说帝王
内容
编辑推荐

“英雄风流不尽数,刀马所至皆汉土”,中国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始皇与汉武帝并称,这是很有道理的。实事求是地说,在秦始皇缔造中华帝国一百多年后,汉武帝把中华帝国第一次带到了顶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比罗马帝国还要强盛,中华帝国是当时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汉武帝的时代,也毫无疑问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汉武帝成为人类历史上开创一个辉煌时代的伟大帝王。

本书为你介绍的就是这为历史名帝汉武帝的传奇一生。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公元前221年是这个帝国的元年,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十三位彪炳史册、震铄中外的最杰出帝王改变了中华帝国的历史轨迹,演绎着伟大的辉煌人生。他们应该,也必须有实事求是的历史地位,他们是浪花淘不去的史诗英雄。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文字背后这些鲜活的帝王,感悟一个古老帝国的辉煌与沧桑。

目录

第一章 幸运儿听到对话

第一节 文景遗产

第二节 真命天子

第三节 大器早成

第二章 威强睿德

第一节 天人三诏

第二节 裁抑相权

第三节 内朝制度

第四节 打击豪强

第五节 改革军制

第六节 削 藩

第三章 文 治

第一节 尊 儒

第二节 唯才是举

第三节 整顿吏治

第四节 兴修水利

第五节 经济天才

第四章 武 功

第一节 马踏匈奴

第二节 广开三边

第三节 经营西域

第四节 张骞出使

第五章 功越百王

第一节 皇权天授

第二节 王道仁政

第三节 和谐社会

第六章 晚年改过

第一节 争  论

第二节 穷奢极欲

第三节 轮台诏

第七章 顾托得人

第一节 巫蛊之祸

第二节 立子杀母

第三节 霍光辅政

试读章节

封建社会讲究天命,皇家信奉皇权“天”授,当然更讲究天命这一学说。梦日人怀的“贵征”自然也就成为刘彘后来要被景帝选为太子的重要因素。

景帝做太子时,由文帝母薄太后做主,娶她的娘家侄女为妃。景帝即位后,又立薄妃为后。后因薄后无生育能力而失宠。至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薄太皇太后死,薄后失去了靠山。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九月,薄后被废。于是,后位出缺,皇储争夺战又与后位争夺战交织混杂在了一起。

栗姬原本是最受景帝宠爱的妃子,她又是太子荣的生母,所以按照次序理应立为皇后才对。景帝也是这样想的,因此在生病之时曾嘱咐栗姬,我死后,你要好好照看诸皇子。立她为后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可是栗姬胸襟狭窄,妒心太重,怒而不应不说,还出言不逊,惹得景帝很不高兴,最后只得把立后的事往后推。从此,栗姬也失去了景帝的宠幸,错过了当选皇后的最好机会,她开始愈加怨恨起景帝来。

景帝有个同母姐姐馆陶氏公主嫖,称为长公主。长公主在景帝内宫围绕争后争储的斗争中,可是起了关键的作用。

嫖先是下嫁给功臣陈婴之孙堂邑侯陈午为妻。窦太后非常宠爱这个独生女儿,临死前曾遗诏把东宫的所有财产全部赏赐给长公主。长公主常常出入宫闱,与景帝关系也很是亲密,景帝对她所说的话很上心。因此,基于这两点长公主在宫廷中很有势力,后宫的姬妾们也经常巴结她,希望她在景帝面前能为自己美言几句。

这长公主有一个女儿,名叫阿娇。她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能做皇后,于是就想把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于是派人上门与刘荣母栗姬提亲。可是栗姬气量小,心胸窄,她怨恨长公主经常给景帝介绍美女,分夺了景帝对自己的宠爱,所以她断然拒绝了这门亲事。从此,长公主与栗姬结下了恶怨,开始重新勾画女儿的未来。最后,她看中了王夫人之子刘彘,当她向王夫人提亲时,心明眼亮的王夫人怎会放过这等好事,别人想巴结这门亲事还巴结不上呢,现在倒好,自己送上门来了。王夫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即答应了这门亲事。

可景帝却对这门亲事不是太满意,他认为阿娇比刘彘大上好几岁,并不是很般配。长公主便略施小计,有一天当着汉景帝的面问刘彻,“儿想娶个媳妇吗?”刘彘答:“想。”长公主左右常有侍女百余,她把她们一一指着问刘彘,刘彘都说不喜欢。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问他“阿娇好不好?”小小的刘彘这才笑着说:“好!如果能娶阿娇为妻,我一定要造一所金屋子给她。”引得大家都笑起来。汉景帝从中看到了刘彻的聪明伶俐,这才同意了这门亲事,金屋藏娇的故事就是由此而来的。

从此,长公主积极活动,推动景帝立王夫人为后,立刘彘为储君。她经常向景帝称赞刘彘,诋毁栗姬,说她挟邪媚道,如果她做了皇后,悲惨的“人彘”事件难免不会重现。景帝认为事实确是如此,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王夫人贤惠,刘彘又很聪明伶俐,于是,又自然地想起了旧日王夫人怀孕的“贵征”。

汉朝宫中的美人甚多,受景帝宠爱的又岂止栗姬一个人。况且,立皇后又牵涉到储君的问题,储君岂能轻易改动,再加上窦太后的内侄、太子太傅窦婴极力反对易储,所以立谁为后的问题一直搁了下来。

王夫人也并非庸人,为了争得正位中宫,用了一招离间计,最终使得景帝与栗姬的最后一点恩爱都没有了。

当王夫人得知栗姬失宠后,她便暗中指使人去挑唆大行去向景帝建议,册立栗姬为皇后。大行的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宾客之礼,他认为此事责无旁贷,于是想都没想,就向景帝秉奏了此事。他说:“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应宜号为皇后。”景帝以为是栗姬让他来奏的本,于是怒气大发,当众厉声斥责大行,为了杀鸡儆猴,大行竟然成了皇权争夺的刀下冤魂。景帝也因此终于拿定了主意,在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春正月,不顾太尉周亚夫、太子太傅窦婴的反对,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

栗姬没当上皇后不说,还莫明其妙地砸了儿子的储君之位。这回倒好,现在连景帝的面都见不上了,想找人说理也找不到,愈想愈怨,愈怨愈恨,最终含恨而死。

在争夺储位的第一回合中,太子刘荣由于母亲栗姬的过失而丢掉了储位,使得刘彘在母亲和姑母长公主的帮助下变被动为主动。现在储君之位出现空缺,刘彘又拥有了皇权储位的继承权。前进的路上,又露出了希望之光。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可以说前途还算是光明的,但道路还是比较曲折。原因是什么?原来还有一个强劲有力的皇储竞争人正在处心积虑地窥视着皇位。这就是景帝的同母小兄弟、刘彘的叔王梁孝王刘武。

文帝生有四子:景帝、梁孝王刘武、代孝王刘参、梁怀王刘揖。景帝与刘武同为窦后所生。刘武原封代王(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后徙封淮阳(治陈,今河南淮阳)、梁(治睢阳,今河南商丘南)。窦太后极为喜爱这个小儿子,对他宠爱有加,恨不得景帝之后,便让他登基为帝。而景帝同样对这个弟弟感情颇深,经常是同辇进出,平起平坐,甚至在传位问题上,也曾不顾汉初父死子继的传统制度。

在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当时还未册立太子,一次家庭内部聚会上,景帝曾坦荡地对刘武说:“在我千秋万岁之后,我一定把这皇帝的位子传给你,让你来大展宏图。”刘武表面上推辞,内心里却暗自欢喜。坐在旁边的窦太后看到兄弟的友爱也非常高兴。可是当时陪席的还有任掌管皇后与太子家事的詹事窦婴,他当即敬酒谏阻说:“今天下者,乃高皇帝的天下,汉初之约,父子相传。陛下怎么可以传位给梁王呢!”在场之人很是尴尬,窦太后也因此与这个至亲结下了怨仇。窦婴本来就嫌官卑职轻,此事之后,他就告病离职,无心再干了。后来窦太后又除了他的门籍,不得朝请。

梁孝王刘武在政治上一直是野心勃勃,他恃宠骄奢,用天子旌旗车驾,出入皇宫如同皇帝,他还常常招揽四方豪杰,多作弓弩兵器数十万。当立太子为储君之时,刘武曾心灰意冷,失去了对皇位的野心,可是太子一废,他又蠢蠢欲动起来。

窦太后提出让刘武为嗣,景帝向大臣们征求意见。大臣们都表示反对,甚至连辞官在家乡养病的大臣爰盎都从安陵(今陕西成阳东北)赶到长安进言纳谏。窦太后的议请未能被景帝接受。刘武自己又上书试探,毛遂自荐,求为储君,但同样遭到了爰盎等大臣的极力反对。

由于刘彘从小聪颖机智,一向受到景帝的喜爱,所以最后的太子之位还是传给了他。据《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中有载,汉武帝刘彘3岁时,景帝曾把他抱坐在膝问:“儿愿意做天子吗?”刘彘回答:“做天子,由天不由人。儿愿意每天居住在皇宫,在陛下面前戏耍。也不敢逸豫,以致失了天子道。”如此机警乖巧,怎能不讨景帝的欢心。所以,在废栗太子的同年,景帝便立王夫人为皇后。过了不久,又立刘彘为皇太子。因刘彘“圣彻过人”,景帝又给他改名为“彻”。

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三月,临江王刘荣因触犯汉朝律法,畏罪自杀。同年夏天,梁孝王刘武由于竞争储位失败,怨恨爰盎等议臣,一气之下派刺客暗杀了爰盎和议臣等十余人。景帝查明案情,派田叔等为专使,准备追捕参与暗杀阴谋的梁王臣羊胜、公孙诡时,梁孝王为了杀人灭口,被迫令羊胜、公孙诡自杀,景帝虽然没有拿到真凭实据,但是对梁孝王慢慢疏远了。后来,梁孝王虽然没有被治罪,但终因遭到冷落,最后郁郁寡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六月抑郁而死了。  至此,对刘彻储君之位所有的威胁基本已告解除,刘彻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做皇太子了。

P11-14

序言

秦皇汉武,中国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始皇与汉武帝并称,这是很有道理的。实事求是地说,在秦始皇缔造中华帝国一百多年后,汉武帝把中华帝国第一次带到了顶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比罗马帝国还要强盛,中华帝国是当时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汉武帝时代,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自豪和展示的伟大时代之一,汉武帝成为人类历史上开创一个辉煌时代的伟大帝王。

汉武帝即位之初颁布的求贤诏,开篇就言:“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贤士大夫有肯从吾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如此大气、活泼,没有框架,伟大帝王的自信跃然纸上。

“英雄风流不尽数,刀马所至皆汉土”。汉朝的辉煌,表现在对外方面,就是汉武帝一改汉朝初年的求和政策,开始主动出击。他派卫青、霍去病数次征伐匈奴,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他彻底消灭了夜郎、南越政权,在西南先后建立了七郡,并使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同时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东方,他派兵灭卫氏朝鲜,设置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

汉武帝的东争西讨,大大开拓了中华帝国的疆土,从闽粤琼崖直到川黔滇。从于阗阿尔泰到黑吉辽,汉朝已经勾勒出日后两千年间中华帝国的基本轮廓。而这个帝国的影响力也是前所未有之庞大,由咸海、葱岭、兴都库什山脉直到朝鲜半岛;由贝加尔湖到印度支那,全部扩展成为汉文化影响所覆盖的一个大文化圈。

对内,汉武帝将封建的专制统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方面,首先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将,台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初七十年的历史,是社会经济从凋敝走向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央集权逐步战胜地方割据的历史。在经济繁荣与政治巩固的基础上,汉武帝推动西汉进入全盛时期。

难能可贵的是,汉武帝能够用诏书的形式向全国民众承认自己的错误。汉武帝执政晚期,由于政府连年对匈奴和西域用兵,并且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之徭役加重,捐税增高,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汉武帝意识到这点之后,在轮台颁下《轮台罪己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轮台罪己诏》的颁布,彰显了一个伟大帝王的政治策略和战略眼光,所以。汉武帝毫无疑问地是人生的胜利者和一个盛世的创造者。

在汉武帝时期,“汉族”作为中华民族的自称。这是汉武帝将秦始皇开创的中华帝国推向一统盛世的不朽功业,是汉武帝留给中华民族最伟大的遗产。

历史伟人无法描画,也难以用通常标准衡量。千载之后,我们也只能通过回忆汉武帝时期的帝国雄威、辽阔版图,来想象汉武帝的包容四海的坦荡胸怀与傲视天下的凛凛霸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武帝刘彻/实事求是说帝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书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55476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34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5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