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创富经
内容
编辑推荐

比尔·盖茨(Bill Gates),全名威廉·亨利·盖茨(Williarn Henrv Gates,1955年10月28日-),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他与保罗·艾伦一起创建了微软公司,曾任微软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并持有公司超过8%的普通股,也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全球著名的投资商,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财富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朱仰晴编著的《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创富经》首次将这两位巨富的创富历程,通过对比方法来叙述,分别从创富经历、成长天性、成功之道、人生启示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

内容推荐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这两位旷世奇才,一位创造了“科技帝国”,一位创造了“资本帝国”。他们都创造了财富神话,并共同走上了慈善之路。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尽管这两位世界巨富的年龄相差整整25岁,但他们却建立了超越世俗和年龄的深厚友谊,并志同道合地选择携手世界慈善事业。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创富经》首次将这两位巨富的创富历程,通过对比方法来叙述,分别从创富经历、成长天性、成功之道、人生启示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并在对比中求同,点出首富的契合之处,带给读者更直观的启发。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创富经》由朱仰晴编著。

目录

 引子

第一篇

 迥然不同的创业经历

比尔·盖茨:从软件程序员起步

 1 果断出击:微软的诞生

 2 “跳棋计划”:助推微软崛起

 3 创业维艰

 4 微软帝国落成

沃伦·巴菲特:100美元创立合伙公司

 1 100美元创立公司

 2 从廉价小股票起步

 3 退隐股市

 4 入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5 股市不倒翁

第二篇

 相似的成长经历

童年天性

 1 比尔·盖茨童年:不服输的“怪小子”

 2 沃伦·巴菲特童年:“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大富翁”

求学生涯

 1 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

 2 沃伦·巴菲特:哥伦比亚大学的骄子

第三篇

 成功之道大PK

人生钱VS钱生钱

 1 高科技+人才=财富

 2 借鸡生蛋:钱生钱

滚雪球VS撒大网

 1 滚雪球

 2 撒大网

继续深造VS退学哈佛

 1 继续深造

 2 退学哈佛

选择最适合的VS选择最优秀的

 1 选择最适合的

 2 选择最优秀的

比尔·盖茨选继承人VS沃伦·巴菲特托孤

 1 比尔·盖茨选继承人

 2 沃伦·巴菲特托孤

第四篇

 共通的人生启示

成功就是做你感兴趣的事情

 1 选择自己爱做的事

 2 做你喜欢做的事

该出手时就出手

 1 要有高度的远见和洞察力

 2 不要错过发财的时机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 用好每一分钱

 2 要懂得适当节俭

保持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

 1 时刻保持危机感

 2 要学会规避风险

重视合作的力量

 1 重视团队精神

 2 学会与他人合作

相信自己有战胜一切的勇气和能力

 1 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2 不要自我怀疑

第五篇

 首富携手

商场上鲜见的莫逆之交

 1 一见如故

 2 渐成密友

 3 志同道合

生活中少有的“哥俩好”

 1 沃伦·巴菲特说:“盖茨和我有相同的生活方式”

 2 沃伦·巴菲特为比尔·盖茨”开感情药方”

 3 亦师亦友

 4 比尔·盖茨为沃伦·巴菲特“疗伤”

二富聚首不谈生意谈慈善

 1 不讲“挥霍”讲慈善

 2 沃伦-巴菲特捐钱给比尔·盖茨

 3 调动更多富人投入慈善

附录1 比尔·盖茨大事记

附录2 沃伦·巴菲特大事记

附录3 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哲学

试读章节

比尔·盖茨:从软件程序员起步

“30年前保罗-艾伦与我创建微软的时候,我对软件开发充满很多梦想。我们希望自己的软件能够对这个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让每一个办公桌和家庭拥有电脑也一直是我们讨论的话题。令我们感到惊讶和兴奋的是,梦想中的很多东西都已经成为现实并且涉及到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从没想过一家令人难于置信且异常重要的公司竟然源于这些最初的想法。”这是2006年6月15日比尔·盖茨在华盛顿雷蒙德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过的一句话,正如比尔·盖茨所表达的,创业开始时一切都是来源于梦想。事实上,刚开始创业时比尔·盖茨只是一个满怀梦想的软件程序员。然而,正是最初的大胆梦想,让一切改变都成为可能。

1.果断出击:微软的诞生

1976年2月,从哈佛大学辍学后盖茨写了一封著名的《致爱好者的公开信》,这封信公布后震惊了计算机界。比尔·盖茨在公开信中说:“有谁会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来做这些专业的工作?什么样的爱好者可以为他的产品投入3年的开发时间,并且发现所有的错误、编写文档以及免费发布这个产品?”

当时,计算机界受到黑客文化影响,很多人都认为创意与知识是应该由大家一起来分享的,但高瞻远瞩的盖茨则在信中宣称计算机软件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计算机爱好者们不应该在不获得原作者同意的情况下任意复制电脑程序。

当然,这在当时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直到BASIC语言的研制成功,点燃了“阿尔塔”的星星之火,才使计算机的历史进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时刻,它使得与大型计算机相连的哑终端开始让位于功能齐全、只有桌面大小的个人电脑。盖茨敏锐地意识到,计算机技术革新的时期已经到来了,这个时候计算机技术刚刚起步,个人电脑时代将会如同猛烈的风暴一般迅速席卷全球。

这也是盖茨不顾一切果断退学的原因,他退学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反复思考才决定的。他敏感地意识到,计算机的发展太快了,如果真的等到他大学毕业之后再着手电脑软件研发,很可能就会失去一个千载难逢机会。盖茨太热爱电脑事业了,也只有在电脑前,他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那时候,电脑意味着他的全部。他坚信,如果他不去做这件事,那么这个位置上也同样会有别人出现,自己不能坐着等待。要想在这股风暴中有所成就、有所收获,就必须要果断勇敢、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绝好的机会。

当时,盖茨的老朋友保罗·艾伦已经在罗伯茨的公司任软件部经理了,盖茨在辍学前征求了艾伦的意见,艾伦非常赞同盖茨的这一举动,这样他们两人就可以一同大展身手了。

盖茨离开哈佛之后,先与艾伦一起为罗伯茨的公司进行软件研发,虽然此时二人早已有了创业的念头,但他们还是要像一只凶猛的狮子等待猎物靠近点一样,耐心地等到:BASIC语言被广大用户所接受,那时他们就羽翼丰满,可以脱离罗伯茨的巢穴了,在此之前他们不会轻举妄动。

两个月后,盖茨和艾伦已经迫不及待,在成功为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编写程序后,他们联手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微软。

“微软”公司的名称来源于在与密特斯公司签约准备合同文本时,盖茨无意识中看见有这样一句话:“保罗·艾伦和比尔·盖茨为做微型软件(MicroSoft)而工作”。盖茨脑海里灵光一闪,觉得“微软”这个名字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这个名号让比尔·盖茨非常得意,就好像自己终于实现了当年那个7岁小男孩的魔盒之梦一样,比尔·盖茨在微软公司成立时刚好20岁。

微软公司诞生于1975年,但当时的微软公司与罗伯茨所拥有的MITS公司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清晰,或者也可以说微软是“寄生”于MIT‘S之上的。  1975年7月下旬,盖茨与罗伯茨签署了一项为期10年的协议,协议允许罗伯茨的MITS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和转让:BASIC:语言及源代码,也包括第三方。按照协议上的规定,盖茨从中最多可以获得18万美元的利润。罗伯茨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更广泛的推广,还特意开展了全国范围内声势浩大的宣传,很快,他的生意就如火如茶。借助风靡全球的“阿尔塔”,BASK:语言也被广泛推广开来。

艾伦为了能和盖茨更好地经营微软公司,提前6个月从华盛顿大学毕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新成立的微软公司上。艾伦是一个非常喜欢技术的人,他全力专注于微软新技术的研发和新理念的形成。而盖茨则一人包揽了销售员、技术负责人、律师、商务谈判员及总裁的全部角色,微软的两位最初的创始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BASIC:语言借助“阿尔塔”的风行而渐渐被广泛推广开来;同时,微软又赢得了GE和NcE这两个大客户,而盖茨又从MITs拿到了18万美元的版权费,这样新成立的微软既有了客户又有了一定的资金,盖茨和艾伦便想要脱离罗伯茨的MITS自己放手大干一场。

终于,时机到来了。MITs公司于1976年底出现内部动摇,到了1977年,罗伯茨将MITs卖给了Perterc公司。而Pel.terc要把软件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这个争端最后被诉诸仲裁。盖茨得到了父亲及其律师朋友的大力协助,最终盖茨赢了,微软公司彻底脱离了MITS公司。

解决了与MITS关系后,盖茨和艾伦开足马力,开始建立自己的事业,Micro—Soft向所有申请人颁发其语言的许可证。

从此,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广为人知,这是盖茨为取得事业成功迈出的第一步。P3-5

序言

美国《福布斯》网站2011年3月9日公布2011年度富豪榜,在全美富豪榜单中,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以560亿美元身家蝉联“美国首富”称号,“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以500亿美元身家紧随其后。我们来看之前盖茨和巴菲特在历年首富排行榜中的排名:

2010年,第一,比尔·盖茨540亿;第二,沃伦·巴菲特450亿

2009年,第一,比尔·盖茨400亿;第二,沃伦·巴菲特370亿

2008年,第一,沃伦·巴菲特620亿;第三,比尔·盖茨580亿

2007年,第一,比尔·盖茨560亿;第二,沃伦·巴菲特520亿

2006年,第一,比尔·盖茨500亿;第二,沃伦·巴菲特420亿

2005年,第一,比尔·盖茨465亿;第二,沃伦·巴菲特440亿

记录显示,从2001年开始,盖茨一直位于世界首富,而巴菲特则一直位居世界第二。到2008年,巴菲特超过盖茨成为世界首富,2009年盖茨又重获首富头衔,巴菲特位于第二。而到2010年,盖茨和巴菲特因为捐钱做慈善,个人财富缩水,但仍然位于美国首富与二富。

一直以来,公众都对“首富”这个字眼很敏感,大家都想知道首富是如何致富的,首富究竟在做些什么?

世界级首富比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的创富经历无疑是最典型的:一个是电脑奇才,一个是资天才;一个凭借实业起家纵横世界,另一个则完全依靠金融投资问鼎全球。

做实业投资还是做金融投资,这是一个极具辩论性的问题。实业投资周期较长,但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基石,而且相对稳定。金融投资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或缺的作用,金融投资工具繁多,因果关系明确而快速。但是究竟哪一个更主流、更值得去做,似乎并不能给出一个非此即彼的答案。案例总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因此我们着力对比分析了极具代表性的比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的创富案例。

我们来看下面对比尔·盖茨的介绍:“威廉·亨利·比尔·盖茨三世(英文:William Henry Bill Gates III),美国商人、亿万富豪、软件工程师以及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前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在39岁时即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首富,并且还是唯一垄断了‘世界首富’长达13年之久的人,他代表了PC(个人电脑)时代IT领域个人取得的最高成就,被美国人誉为‘坐在世界巅峰的人’。”

另外,比尔·盖茨还拥有很多个“世界之最”。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第一富翁,他是人类历史上最先靠电脑软件积累亿万财富的先行者,他是最先开发利用高科技并创造巨大财富的典范。中国《环球》杂志2001年度财富人物风云榜中,将比尔·盖茨列入10个人之中。其中每个人都有一个“最”字:海尔的张瑞敏──“最酷的企业家”;联想的柳传志──“最豁达的老总”;惠普的CEO卡莉·菲奥莉娜──“最妩媚的CEO”;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董事会主席史蒂夫·凯斯──“最擅抓机会的传媒大亨”…… 而比尔·盖茨的桂冠是“最有影响力的IT英雄”。比尔·盖茨还被人们誉为电脑奇才、20世纪最伟大的计算机软件行业巨人,硅谷称他为“软件业里的撒旦”。他的成功激励了无数青少年跨入计算机?学领域,他们在庞大的软件国度里进行着更加具有高难度的研发工作,梦想着成为“ 比尔·盖茨第二”。哈佛校报是这么称呼比尔·盖茨的:哈佛大学历史上最成功的辍学生。

再看这段沃伦·巴菲特的介绍:“美国投资家、企业家以及慈善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以玩股票进入美国亿万富翁的行列。他在股票投资事业上叱咤风云,享誉全球,被誉为‘股神’,又被尊称为‘奥马哈的先知’或‘奥马哈的圣贤’,他是美国最成功的集团企业的塑造者,是一个一举一动都影响全球市场走势的投资大师,他以世界顶尖投资人的称谓和令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创造能力而赢得世人的赞誉和追捧。被美国人称为:‘除了父亲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数据显示,沃伦·巴菲特的股票在30年间上涨了2000倍,而标准普尔500家指数内的股票平均才上涨了近50倍。多年来,在《福布斯》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一直稳居前三名。因此,全世界有名的无名的投资人都把他当做“股神”来崇拜。而巴菲特一旦认准了对某个领域进行投资,必将会使那个领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他的合伙公司奇迹般地在39年里盈利2595倍,资产达429亿美元,巴菲特在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底评出的“20世纪80大投资大师”中名列榜首,被喻为“当代最伟大的投资者”。甚至可以说,巴菲特的投资动向,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不但在股票、外汇市场上投资取得极为丰硕的成果,他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也风靡全世,被称为划时代的投资圣人、华尔街的长青树。2006年6月,巴菲特承诺将其资产捐献给慈善机构,其中85%将交由盖茨夫妇基金会来运用。巴菲特不菲的慈善捐赠,创下了美国有史以来的记录。

这是两个相差25岁的美国人,他们都是“美国梦”的最好诠释者。在登上财富巅峰的时候,这两个人又依靠雄厚的资本基础,组建了规模空前的慈善基金。很难想象在世界上创造了科技和资本帝国的这样两个旷世奇才能够如此契合。

对比探究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的创富经历以及成功启示,就会发现这两个人把西方市场生产和使用财富的过程?打上了自己的印记。

至此,回到此前的问题,究竟是做实业投资还是金融投资?对比阅读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的创富经历,无须辩论,也无须明示,读者心中自然会有答案。

作 者

2011年10月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创富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仰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03006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1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