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文学100篇(下)/20世纪中国文学精品
内容
内容推荐
陈思和、宋炳辉主编的《当代文学100篇(下)/20世纪中国文学精品》既为广大中文专业的本科和专科学生提供一部篇幅不大、内容精要、适合阅读学习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也为一般文学爱好者提供一部艺术性强,并且凝聚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美好精神境界的美文选,值得读者欣赏和珍藏。
目录
巴金《随想录》合订本新记(1987.6)
韩松宇宙墓碑(1988.7)
西西致西绪福斯(1989.3)
朱苏进绝望中诞生(1989)
彭燕郊无涯际(《混沌初开》节选)(1989冬)
史铁生我与地坛(1990.1.7)
王安忆叔叔的故事(1990.9.13)
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1990.12)
陈染空的窗(1991)
昌耀圣山·圣火(《冰湖坼裂》节选)(1991.3.24)
西川一个人老了(1991.4)
柯灵回看血泪相和流(1991.5.21)
严歌苓少女小渔(1992.4)
张炜融九野地(1992)
杨争光老旦是一棵树(1992)
朱文食指(1994.8.8)
于坚戏剧作为动词,与艾滋有关(1995.3.14)
余华一路卖血(《许三观卖血记》节选)(1995)
迟子建亲亲土豆(1995.6)
韩少功马桥词典(节选)(1996)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1996.11)
邵燕祥只因他的思想变成铅字(1996.3)
林白过程(1996.9.24)
阎连科年月日(1997)
序言
一、本书编选宗旨:站在新世纪回眸百年中国文学,
以其艺术精品展示后人,为未来中国保留一份20世纪中国
文学的“古文观止”。
二、本书编选性质:既为广大中文专业的本科和专科
学生提供一部篇幅不大、内容精要、适合阅读学习的20世
纪中国文学作品选,也为一般文学爱好者提供一部艺术性
强,并且凝聚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美好精神境界的美文选
,值得读者欣赏和珍藏。
三、本书编选范围:20世纪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以现
代汉语创作为主,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长篇小
说和篇幅过长的中篇小说选取其最能体现作家艺术成就的
精彩片断;但一般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均收录全篇。篇
幅过长的诗歌和多幕戏剧也采取选其精彩片断的方法。散
文包括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杂文和其他相关文体,
但不包括篇幅较大的报告文学和理论批评文章。一般不选
人旧体诗词。本书不设存目,希望读者能在一卷中尽得20
世纪文学精华。
四、本书编选体例:其顺序为[1]篇名;[2]作家简介
;[3]作品正文;[4]作家的话;[5]评论家的话。其中[4]
选取作家本人有关的创作谈。如一时找不到的,则空缺。
[5]选取较权威的评论家已发表的对昕选作品的批评或就作
家整体风格的批评意见。通常选一到两则。如一时找不到
的,由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有关人员撰写,但不标“评论
家的话”,而标“推荐者的话”,以示区别。
五、本书编选原则:本书强调感人的语言艺术和知识
分子人格力量体现相融合的审美标准,强调真正的艺术创
造是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而永存于世的文学观念,一般不
考虑文学史的需要,不考虑思潮流派的代表性,也不考虑
作家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六、本书编选方式:本书所选作品,要求选其最好的
版本。若有作家多次修改的作品,应在比较各种版本的基
础上,以其艺术表现最成熟的版本为准。
七、本书编排顺序:以作品写作时间的前后排列,若
无从考其写作年月,则以其初刊年月为准。相同作家的作
品,也按其写作或发表时间的前后排列。
八、本书初版由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与中
央广播电视大学等单位共同编辑,陈思和与李平担任主编
,邓逸群与宋炳辉担任副主编,共同负责全书的策划、协
调、审读、定稿等工作。参加工作的具体人员是:王东明
、苏兴良、李平、钱旭初、韩鲁华、陈利群(主要负责小说
编选);李振声、张新颖、宋炳辉、梁永安(主要负责诗歌
与散文作品的编选);杨竞人、邓逸群(负责戏剧作品的编
选)。另外,张业松也参加过部分工作。本书初版由上海学
林出版社1999年出版。
本次修订,主要由宋炳辉负责,参与者有:郜元宝、
张新颖、王光东、宋明炜、段怀清、金理等。陈思和最后
审定。在百年百篇的总体框架下,对当代部分做了一些调
整,新增了韩松、王小波、迟子建、阎连科等作家的相关
篇目。
九、本书称精品选,既是力图反映20世纪文学创作和
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实际业绩,也表达了编选者对这项工
作意义和独创性的主观追求,但我们必须声明的是,这并
不是十全十美的选本,更不是唯一的经典的选本,它只是
一个能够比较自由地表达编者的文学审美观念的选本,并
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人格的影响和美的熏陶。对于有些
地区的作品(如香港、台湾地区等),因为资料的缺乏和信
息的不敏,我们并无十分的把握,难免有遗珠之憾。“作
家的话”和“评论家的话”两部分,因为不能翻阅所有的
资料,肯定有许多选得不甚到位。我们希望读者能给以认
真的批评和建议,以便以后再版时能有所修订增补,使其
尽可能地接近于完美。
主编:陈思和宋炳辉
修订干2017年12目15目
导语
陈思和、宋炳辉主编的《当代文学100篇(下)/20世纪中国文学精品》编选1989-1949年中国文学的精品。选有梁启超、鲁迅、许地山、朱自清、冰心、徐志摩、周作人、叶圣陶、废名、丁玲等人的经典作品。编者贡献给当代的不仅是一部文学史,更重要的是贡献了一种对待历史的态度,对待文学的角度和情感。
精彩页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部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上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摇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待过。有时候待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待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里去。
P140-14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文学100篇(下)/20世纪中国文学精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思和//宋炳辉
译者
编者 陈思和//宋炳辉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105012
开本 32开
页数 5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638
CIP核字 2017277868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5
145
2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