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铐子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老公安刑警五十年的人生经历!

一个刑警家庭平凡而温馨的感人故事!

这是一部反映建国六十年刑警生活的当代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老公安局长自述的方式,通过对三代刑警生活的真实描述,描写了一个被历史、社会、命运推动而组成的一个刑警家庭的感人故事。小说以朴素的语言、扎实的生活为基础,用纵深的历史感、自然而强烈的真情感去塑造人。小说中贯穿的案件和故事,真实可信,不落俗套。

内容推荐

L先生给了我一个用发灰的旧报纸裹着的小包,我打开后看见了一副做工极其精美的手铐,像古董一样,似乎岁月和人的体温把它抚摸得有了感觉,而不是冷冰冰的。它闪着柔和的光亮,像我家里那把纯银的长笛一样,仿佛是一把乐器,而不是与警察和罪犯都有关的东西。

L先生又说你先不要提太多的问题,老人们对你说什么,就让他们说。他们肯定会说到这副铐子,因为本来是想把这铐子捐给警察博物馆的,可是怕人家不收,这种东西太多了、太普通了,你跟人家解释就得从头说起,而且有时还说不清楚,所以又把它拿回来了。

我又仔细地看着这副铐子,一般说来被岁月浸染过的旧物都是发黄的,可为什么这副铐子始终闪着光亮呢?我没有办法解释。

试读章节

1

那只兔子跑在阳光下。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几十年后递交离休报告时,那只兔子竟然在我眼前再次出现。

它跑得那么快,那么狼狈。苇塘里的绿色与蓝色的苍穹似乎在对话与微笑,有一点点风,空气里含着一股浓浓的湿地与草皮的清香。

这一年,处处弥漫着腰鼓的笑声与人们反复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快乐融合成一种记忆,流进了那个当时还那么年轻的人的血液里。

兔子显得越发惊慌,跑得比以往都要快。在它的身后,跟着一群笑闹的年轻人,他们穿着警校学员的土黄色的衣服。

跑在最前边的两个人,其中一个瘦,一个略略有些胖。

那是一个很大的院落,四面有很高的墙。那是公安局的公安学校,那时候叫人民政府公安学校。

那地方是一个大庙,就在神路街那里,现在这儿已经是最热闹的地方啦。

那时特别荒凉,女同学晚上去厕所都得搭帮去,晚上经常是两个人钻一个被窝。那时基本不让回家,圈在那里,一周回去一次,周六放学回家周日必须回来。

每人一个小马扎听大课,班里讨论或者学习也是每人一个小马扎围成一圈,有时在院子里听大课,有时在庙里的大厅听课,大伙儿过得还是有滋有味的。

那兔子跑不出去,只能在里边打转,让紧跟在它后边的一群警校年轻人兴奋不已。

铐子就是这个公安学校,就是这帮人,当时大都十六七岁,最大的也就二十三四岁,一共好几百人,在那几个月里,就生活在这个院子里。

解放了,公安局成立了,人员组成来自五湖四海。从接管初期来看,这些人中有城工部的、解放军过来的、地下党的。同时,还有留用部分的旧警。

这些旧警当时也是一派势力,他们有的人欺压百姓五毒俱全不好惹,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又得让他们工作又得提防他们,这个劲儿不好拿。

那个瘦子似乎总是比胖子跑得快点,兔子的呼吸他能感觉到,兔子的身影,通过时间的轮回,六十年来一直在他的面前显现。

在他的记忆中,那是一个星期天,他们没有被批准去任何地方,只能呆在院子里,而且要复习功课。

他们是精力过盛的人,所以,当这只野兔子跳进他们的院子和视野时,追上它就成了他们周末最有趣的事情。

人与兔子共同奔跑也吸引了洗衣服的少女们,她们看着这个场面,忍不住地笑起来。她们的笑声与苇草一起摇曳,就好像在六十年后五十二号别墅周围的水波在闪动一样,显得时光是那么短暂。

那天,她们的笑声,还有她们如清泉一般的目光,让那些逞能的小伙子更加狂放起来。

2

我每次回忆起那个场景时,总是想是不是自己把那个画面进行了加工,五十年代的警校生活真有那么美好吗?

那些跟自己穿着一样衣服的少女们的面颊真的那么红润,像苹果一样吗?

由于整个院子里的人都在围追堵截,兔子显得可怜与疲惫。

紧随其后的胖子说:“欺负我胖?看到了吧,老子一点也不比你跑得慢。”

瘦子不说话,他更快地朝兔子扑去。

胖子笑了,说:“你们这些解放区来的,以为自己他妈的是谁呢,告诉你,兔子可不认识你。它不会停下来,听你上政治课。”

兔子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了,连续几十分钟地赛跑和几十人的包抄追逐让它几乎要瘫下来。

胖子笑了。

瘦子的脸上也终于有了笑容。

当他们第二十三圈经过水塘时,兔子猛地一扑,朝着苇草跳了过去,然后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身体平衡,翻了一个滚儿,趴在地上,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身后这俩年轻人,也都像兔子一样,猛地跳起来,朝兔子蹿过去。两人同时扑倒在地,一人伸出一只手,几乎是同时捏住了兔子的一条腿。

两人的头挨得很近,一块儿把兔子拉过来,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然后胖子把兔子抱进了自己怀里,说:“让我先瞧瞧,兔子是怎么累死的。”

两人都躺在了苇草上,呼呼地喘着大气。

看到此景,周围的人都兴奋地笑了,就像他们一年前进城时那样。

瘦子躺了一会儿,抬头看着胖子说:“真没想到你跑得比兔子还快。你叫什么?”

胖子抱着兔子闭上了眼睛,说:“在下站不更名,坐不改姓,老子叫李炳奎。”

瘦子说:“你以后别总是老子老子的。”

胖子又说:“你的名字老子早就知道,你是不是叫王国华?二班的?听说摔跤不错,哪天比比?”

瘦子说:“我就是王国华。”

说着,他也像胖子一样闭上了眼睛。

3

真的没有想到,当我再睁开眼睛时,我们队长,也是我的师傅朱绍臣,就站在我跟李炳奎面前,正从上往下看着我们,脸上的表情严肃里带着讥讽,我吓了一跳。

朱绍臣说:“你们还真悠闲,不复习功课,在这儿追兔子。”

我跟李炳奎慌忙地从地上翻身起来。

我看着朱绍臣,说:“队长,不,师傅,我们追的这只兔子就像我们解放军追着国民党的军队。”

朱绍臣脸上露出不易觉察的笑,说:“你少给我贫。”

李炳奎一松手,那累瘫了的兔子经过充分的休息,又缓过来了,猛地一挣,从他手中逃脱出来跑了。

李炳奎说:“他妈的,跑了,兔子跑了。”

我也觉得奇怪,兔子不是累死了吗,怎么又活过来了?本来还想吃肉呢,口素呀。

朱绍臣的目光闪了一下,说:“为什么让它跑了,追呀!”

我和李炳奎都看着朱绍臣,有些发愣,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朱绍臣说:“追呀,如果它是罪犯呢?”

我们两人又开始追兔子。

整个院子又开始沸腾了,大家再次对兔子围追堵截。

半个小时过去了,兔子再次瘫倒在苇坑旁,口吐白沫。

李炳奎跟我也一起瘫倒在了地上。想起来好笑,当时我们俩还一人抓着兔子的一条腿。

我们起身回到朱绍臣身边时,像打了胜仗一样,很得意,他不是把兔子比作罪犯吗,我们把罪犯抓回来了。

朱绍臣脸上冰冷,没有表情,只是问:“为什么不复习功课,追兔子?”

李炳奎说:“报告长官,是您让我追的。”  朱绍臣说:“是第一次。”

我当时也想说什么。

李炳奎却抢着说:“长官,我就是嘴馋。这些天,口素得很。什么他妈……什么烂食堂、烂饭。”

朱绍臣说:“你以后别再说长官长官的,去,自己走到禁闭室。”

李炳奎一听,说:“我们不是把兔子给你抓回来了吗?”

朱绍臣说:“给你一个口头奖励,再给一个处分,关禁闭。”

李炳奎看看我,说:“光关我,不关他?我是国民党旧警就关,他是共产党新警就不关?”

朱绍臣厉声说:“我今天把你们国民党、共产党一起关。”

听他这么说,我也有些发愣,说:“队长,我们把罪犯抓回来了。”

朱绍臣说:“少啰唆。”P2-6

序言

L先生给了我一个用发灰的旧报纸裹着的小包,我打开后看见了一副做工极其精美的手铐,像古董一样,似乎岁月和人的体温把它抚摸得有了感觉,而不是冷冰冰的。它闪着柔和的光亮,像我家里那把纯银的长笛一样,仿佛是一把乐器,而不是与警察和罪犯都有关的东西。

L先生又说你先不要提太多的问题,老人们对你说什么,就让他们说。他们肯定会说到这副铐子,因为本来是想把这铐子捐给警察博物馆的,可是怕人家不收,这种东西太多了、太普通了,你跟人家解释就得从头说起,而且有时还说不清楚,所以又把它拿回来了。

我又仔细地看着这副铐子,一般说来被岁月浸染过的旧物都是发黄的,可为什么这副铐子始终闪着光亮呢?我没有办法解释。

后记

公元二○○八年春天,在地震的悲恸中,有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们见到了一位好友。

他是一位既神奇又神秘的人物。说他神奇,是因为他知道很多一般人无法体会或者无法想像的事情。说他神秘,是因为认识数年来,在你想见到他时,他就真的能一下子出现在你面前。就是他在这个被许多中国人用泪水泡过的春天里,让我们认识了几个老刑警。他对我们说:“你们应该认识一下他们。”

我们过去没有跟警察接触过,因为我们不是罪犯,也从没有犯过罪。

我们本能地与他们保持着距离,而且我们跟有些人一样,对他们有一些误解。

可是,这位神秘而又神奇的人对我们说:“跟他们认识一下,听听他们的故事,你们肯定不会后悔的。”

我们真的不能对你说出这个神秘的人是谁,只能告诉你,我们管他叫L先生。

在这座城市东边的一片密林里,有几十栋别墅。湖泊和小溪的流水,环绕在这些古香古色的充满美洲乡村风味的幢幢小屋周围。当我们走进五十二号楼的客厅时,黄昏的阳光柔和地洒在纹路古朴而原始的木地板上,我们看见了在宽大无比的沙发上,坐着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们的年龄几乎跟我们的父亲一样大。他们的目光像所有的老人一样慈祥。可是,他们的矜持和沉默,让我们感受到了五十二号楼的庄严和神秘。

阳光渐渐地退去,夜色缓缓地来临,五十二号楼的灯光与城市的万家灯火一样,在这个春天夜晚的风中飘浮。

几个老人开始给我们讲故事。他们的声音像外边的流水一样娓娓道来,他们脸上的皱纹在灯光的辉映下渐渐消失,这让他们显得年轻起来。

在他们的讲述中,我们第一次听说了这样一件事:如今,人们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七十四岁,而警察的平均寿命却只有四十七岁。

也同样在他们的讲述中,六十年的刑警生涯像雪花一样朝我们飘来,大大小小、离奇曲折的故事,又像是夹裹在阳光里的细雨,充满了人世间的真情,更充满了人性的真善美。

然而,在这些老人坚定的目光后边,又有着质朴和温情,让你在无边的黑夜中,对他们充满依赖。

在他们的讲述中,六十多年二三代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刑警的身影和那些死去的亡灵,同时游走在我们身边,让五十二号楼壁炉的火光显得时远时近,那曾经发生的故事,让我们时而悲凉恐惧,时而温暖幸福,时而无奈忧伤,时而激动感慨。于是,就有了这部名为《铐子》的小说。

王刚 刘歌

2009年3月1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铐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刚//刘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78721
开本 16开
页数 3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4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