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内容
作者简介
熊召政,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文化学者。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英山县。1985-1989年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湖北省文联主席、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湖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兼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等职。创作有诗集《瘠地上的樱桃》《南歌》《闲人诗稿》《闲庐诗稿》等,散文集《千寻之旅》《青山自在红》《醉里挑灯看剑》《文明的远歌》等,八卷本《熊召政历史文学选集》;剧作有话剧剧本《司马迁》、电影剧本《威继光》、歌剧剧本《八月桂花遍地开》等。1979年创作的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获全国首届中青年优秀新诗奖;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先后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湖北省政府图书奖、屈原文艺奖等多种奖项。2005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特殊贡献奖”,并当选2005年度湖北十大新闻人物。
目录
第一辑
重建诗意的生活
旧体诗词与当代生活
中国的读书人
作家的责任
他是一种象征
精神追求的延续
第二辑
史实精神与当代意识
文人与商人
我做文字工作的几点体会
我对“仁”的理解
我的忧患人生
历史观与主旋律创作
第三辑
楚人的文化精神
紫禁城与皇家文化
鄂东人文高地的历史脉络
海南与明代历史文化
从太极图说中国传统文化
长江与伏尔加河上的文学波涛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精彩页
重建诗意的生活

近年来,有一个声音令人颇为兴奋,那就是保护我们的环境,重建美丽的家园。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冲突与竞争并存的历史,它每前进一步,在获得新的生活的同时,也得到了新的忧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的改革开放有着无穷的动力,将整个中华民族的创造力顷刻间释放了出来,然而为了最快地、最大限度地发展经济,我们的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今天,我们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流光溢彩的现代化大都市里,面对那么多撼人心魄的风景,有谁不为我们这个民族选择的发展方向而骄傲?但是,当我们放宽视野,看到广袤国土上日渐萎缩的森林、污染严重的河流、日益扩大的沙漠以及城市里混浊的空气时,我们是否还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呢?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看到,在把追求财富当成社会前进的唯一目标时,整个民族形成的心理趋同,已经产生了一股巨大的颠覆性的力量。这股力量既能颠覆我们代代相传的贫穷,也能颠覆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与自然两情相悦的理想生活。
中国的《易经》,是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一部充满智慧的哲学大书。它的主旨,是探讨“道”的盈虚消长、穷通变化。所谓道,即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在这个法则里,人不可能成为自然的主宰,而只能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祖先看到这一点,因此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从这一观点出发,老子写出了《道德经》。在这部体现了东方智慧的著作里,老子告诉我们,只有遵循自然法则来处理自己的事务,或者说规范自己的生活,我们的心灵才拥有真正的美德。道与德的完美结合,就是古人所推崇并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遗憾的是,人类的生活,很少能达到这一理想化的高度。迫于贫穷的压力以及对财富的永无休止的渴望,我们许许多多的同胞,自觉自愿地被改造成“经济动物”。在这种生存状态下,这些人已丢失了理想,支撑他们生命的,只有目的和动机。

我并不认为某一种社会形态下的文化模式是一成不变的,甚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如对自然的钟爱,对宇宙的敬畏,以及悲天悯人、忧患长存的智者情怀,我们的确不应该舍弃。
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不但产生了历史久远的农业文明,也产生了我们诗意的生活。魏晋时期的陶渊明,为我们设计了一个“桃花源”;唐代的王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辋川。这两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把自己向往的居住环境描画成一个童话的世界。在古人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仅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换句话说,美丽的家园亦是精神的故乡。
我个人认为,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成熟,有两个显著的标志:一是充满爱心,二是存有敬畏。处理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先哲的态度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者,是因为我们的爱;有所不为者,是因为我们的敬畏。
爱与敬畏,不仅仅是我们处理人类事务的法则,同时也是与自然相处的法则。诗仙李白优游于山水,发出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感叹,从物我相吸到物我两忘,人与自然已经融合成一个美丽的整体;爱国词人辛弃疾行舟于水上,发出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歌吟:这种充满爱意的表达,不仅仅是人的倾诉,更是自然的声音。
但是,在我们的历史中,也有把爱变成恨,把敬畏变成无所顾忌的时候。
我们像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一样,提着那可怜的长矛到处征战。我们不惜与自然为敌,得到的回报是,饥饿与贫穷像瘟疫一样紧跟着我们;而自然,也不再把我们当成朋友,地震、洪水、干旱……可怕的灾难接踵而至。此情之下,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都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天怒人怨,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P2-4
导语
文学的江湖、茶中的故乡、兴亡千载说文人、楚人的文化、汉语的世界、不住象牙塔要坐冷板凳、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前提和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古往今来的“君子”,大都有思想的洁癖,有道德的约束,但融入世间的生活,也都能做到经世济用,知行合一。作为一名作家,所有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都只能落到一个实处,即创造出更多的既丰富又品质优良的维他命,奉献给我们的时代和人民。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由熊召政的20篇演讲集结成册,主讲作者对文人、文化的理解和体悟。
内容推荐
在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中提出维护精神文明与保护生态环境同等重要;在历史小说创作中提倡“史实、史鉴、史胆”的历史小说家精神特质;在新诗与旧体诗的流行变化中感受时代的变迁;沿长江一路下行,看巴蜀文化的诡异和瑰丽、荆楚文化的辽阔和大气、吴越文化的秀美和精细;回看历史长河,欣赏古代读书人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人性的光芒和智慧的魅力——著名作家熊召政且行且讲,寻觅人文高地,寻找那历久弥新的文人的高贵精神。《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讲文人,第二章讲作者自己对文化、生命等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第三章以楚文化为主题,也有篇章讲其他地区文化和中外文化对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人的贵族精神(熊召政文化讲谈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熊召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44516
开本 32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276
CIP核字 2018175074
中图分类号 G112-53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