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儒林外史(名家导读版)/世界文学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之“外史”。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端。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书中人物,大多有当时真人真事的影子。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内容推荐

《儒林外史》在结构上跟一般的长篇小说不同,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情节),而是各以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活动为中心,构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有时这一回的主要人物到下一回就退居次要。“事与其来俱起,事与其去俱迄。”但《儒林外史》在结构上虽无情节主干,分散的人物与自成段落的故事却用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中心思想贯穿起来,加上形式上的前后勾连,衔接过渡,构成一部有着内在联系的完整的长卷。

目录

作品简介

名著导读

 一、王冕隐居和周进撞号板

 二、范进中举

 三、严监生之死

 四、枕箱奇案

 五、娄公子捐金救友

 六、马二先生与匡超人

 七、西湖诗会

 八、牛浦盗名交游

 九、戏子鲍文卿

 十、湖亭梨园榜

 十一、杜少卿平居豪举

 十二、超脱的庄征君和虞博士

 十三、郭孝子和飞将军

 十四、卖诗与葬亲

 十五、虞华轩买田

 十六、三位异人

专家品读

 重读《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现实意义

读后感

 《儒林外史》读后感

 读《儒林外史》有感而发

 读《儒林外史》有感

试读章节

这个危素先生看过王冕的画后,非常喜欢。但他不知这是古人的画还是今人的画,就把时知县请到家里询问。时知县不敢隐瞒,说:“这是本县的一个农民画的,他叫王冕,不过初学而已。”危素听后,感叹不已:“我离家在外太久了,竟不知故乡有这样的才子,真是惭愧。你能不能把他约来见见面呢?”时知县满口答应:“这有何难?我马上派人去请,他一定会高兴万分的。”他回到衙门,差翟买办去请王冕。

翟买办得令之后立刻飞奔下乡,把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告诉了王冕。王冕笑道:“劳驾您回禀县老爷,说王冕乃一介农夫,不敢求见大人。”翟买办立刻翻了脸:“老爷请人,谁敢不去?何况这件事本来是我照顾你的,要不然老爷怎么知道你会画荷花?按道理,你本该重重谢我才是!如今来请你,你却推三推四,不肯去见,叫我怎么回禀老爷!难道老爷作为一县之主,还请不动一个平头百姓么?”王冕毫不示弱:“如果我犯了法,老爷传我,怎敢不去?如今派你来请我,他的意思就是不逼迫我,所以我不愿意去,他也会理解的。”翟买办非常生气,怒气冲冲地说:“你这叫什么话!传票传你才去,用名帖请你却不去,真是不识抬举!”秦老见二人相持不下,就在一旁劝道:“这个真是两难:王相公不肯去,亲家又没办法回话。我倒有一个办法,亲家回县里交差时,不要说王相公不肯,只说他正在生病,不能来,病一好,马上就到。”彼此争论了一番,秦老给翟买办准备了晚饭,又暗叫王冕母亲送了一些银子给他做差钱,才把他打发走,回县衙禀告。

这知县得到翟买办的报告后,心想:这小子哪里是生病!分明是翟家这奴才,狐假虎威地恐吓了他一番,使他害怕,才不敢前来。老师让我去请他,如果我不能叫他来见老师,岂不被人笑话,还不如我亲自下乡去找他。老师知道后,一定会夸我办事勤敏。转念一想:一个堂堂县令,屈尊去拜访一个乡下农民,会让衙役们笑话的。不过,我如果屈尊敬贤,一定会在史书上留名,那我就可以万年不朽了,值得!于是,知县决定亲自去请王冕。

第二天早上,知县带着一群人马浩浩荡荡地直奔乡下,乡里人听见鸣锣开道的声响,纷纷出来看热闹。轿子来到王冕家门前,只见房门紧闭。翟买办抢先去敲门,敲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老婆婆拄着拐杖出来说道:“王冕从清早牵牛出去饮水,直到现在还没回来,不知道在哪里。”说完,关上门进去了。

很快,知县的轿子也到了。翟买办跪在轿前禀道:“王冕不在家里。老爷不如先到公馆略作休息,小的再去传他。”于是,翟买办扶着轿子,从王冕屋后经过。只见屋后有横七竖八的几棱窄田埂,远处一个大池塘,池塘一边栽满了榆树、桑树。另一边是一望无际的田地,远处又有一座小山,山上树木青葱。知县正走着,远远看见一个牧童,倒骑着水牛,从山嘴边转了过来。翟买办急忙赶上去,问道:“秦小二,你有没有看见王冕?”小二回答道:“王大叔到二十里外喝酒去了。这牛就是他的,他托我赶回来。”翟买办禀告了知县。知县恼怒万分,决定回县衙后一定要处置王冕。

实际上王冕并没有出外,等知县离开后,他就回到家里。秦老过来抱怨他说:“你方才不该怠慢他,他可是一县之主啊。”

王冕答道:“时知县仗势欺人,无所不为。我是不会与这样的人交往的。但他这次回去,一定恼羞成怒,恐怕对我不利。我要到别处躲避一阵子,只是母亲一人在家,我不放心。”母亲安慰他说:“孩子,这些年你卖诗卖画,我也攒下了三五十两银子,不愁生计。我虽然年纪大了,可也没有疾病,你尽可以放心。更何况你又没有犯罪,官府还能把我抓走不成?”秦老觉得有道理,劝王冕说:“你虽有才学,但埋没在这里,无人能识。到大城市去,说不定会遇上能赏识你的人。你家里的事情,包在我身上好了。”于是,王冕决心离开家门,到外面去躲避一些时日。

一路风餐露宿,王冕一直走到山东济南府。此时盘费早己用尽,只得租个小庵门面屋,靠卖卜测字和画没骨花卉来维持生活,日子勉强还过的去。

这一天清早,王冕刚刚坐在店里,就看见许多男男女女啼啼哭哭,从街上经过。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破烂。一问才知道他们是逃荒的百姓。原来黄河发了大水,他们的田地、房屋都被冲毁,官府又不管,只能自寻生计。见到这些难民的惨状,王冕十分同情,叹了口气道:“河水向北流淌,从此天下将要大乱,我还留在这里干什么?”于是,他收拾好行李,仍旧回家。

王冕打听到危素早己返回朝廷,时知县也升官走了,于是放心回到家中。自此,王冕依然吟诗作画,奉养母亲。这样又过了六年,他的母亲因年老生病,卧床不起。王冕遍寻良医,为母亲治病,却不见好转。一天,母亲把他唤到床前,吩咐道:“我快不行了。这几年来,总有人让我劝你出去做官,但我看你性情高傲,当官可能会闯祸。因此,你记住我的话,不要出去做官。即使我死了,在九泉之下也放心了。”王冕含泪答应下来。母亲不久离开了人世,王冕悲伤不已,为母亲料理了后事,并守孝三年。三年服丧期满,不过一年有余,天下就陷人混战状态。方国珍占领了浙江,张士诚占据了苏州,陈友谅占据了湖广。朱元璋从滁阳起兵,攻占金陵,立为吴王。他打败了方国珍,将浙江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有一天,王冕看见十几个骑马的人来到村里。为首一人,军官装束,身披战袍,长得白净英武,有帝王之相。那人到门前下了马,向王冕深施一礼,问道:“请问哪里是王冕先生的家?”王冕答道:“小人正是王冕,这里便是在下的住处。”那人惊喜万分:“真是太好了,我是特意来拜会先生的。”那人自称是朱元璋,因仰慕王冕的大名而来拜访。两人促膝谈心,直到日暮才结束。

P4-6

序言

世界文学名著是人类历史上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文学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其闪耀的光芒穿越历史时空,经过尘世的磨练、岁月的洗刷,被一代代的读者奉之为经典,具有不朽的价值。对于处在成长过程中、正在初步建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青少年来讲,文学名著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世界文学名著·名家导读版”系列丛书,由我国著名作家刘心武担任丛书主编,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语文新课标制订专家组核心成员、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张翼健等几位专家担任编委,是现今市场上专家阵容最大的一套丛书。

由于作品的时代性,现代的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缺乏兴趣,加之阅读能力有限。在实际阅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难点、疑点,读不懂名著。还有一些名著属于成人化的作品,孩子在理解上也有一定的困难。目前市场上出版的名著有一个共同的缺陷:没有解决学生阅读时的困难。名著没有解读,学生阅读时就很难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每一章节设置了“导语”和“阅读心得”从思想性、艺术性、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对名著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解读剖析,扫清了学生阅读时的一切障碍。在全书的末尾,还有多位专家对名著进行解读与分析,更能帮助学生从一个更深、更广的角度去理解名著。在这套丛书中,我们对名著的解读是全方位的。

“世界文学名著·名家导读版”系列丛书,会使你“读”得更愉快,会使你充分享受阅读名著的无限乐趣,愿“世界文学名著·名家导读版”系列丛书能成为你真正的朋友。

书评(媒体评论)

“在清朝,讽刺小说有名而几乎是惟一的作品,就是《儒林外史》。”

——鲁迅

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

——胡适

《儒林外史》是写士林阶层的。在中国的古代,所谓的士林,既是知识分子的世界,也即是官场。这是部批判知识分子的书,也可以说是一部揭露官场昏晦的书。这样说来,在当代的中国,确实很有重读《儒林外史》的需要了。

——郭沫若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鲜明的目的,那便是“作者之意为醒世计,非为骂世也”。作者虽然极尽讽刺之能事,却是要挽救被讽刺的这一群,正所谓“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

——老舍

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手笔描写了八股制度下众多儒林人士的悲剧性命运,进而展开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情画,抨击了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使《儒林外史》成为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圣品。

——曹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儒林外史(名家导读版)/世界文学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敬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17193
开本 32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9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2.4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