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浪迹(电影与旅行)
内容
内容推荐
2016年春,《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上市,木卫二也开始了自己新的写作计划,一张中国地图,23个“电影的故乡”,用脚步代替纸笔,丈量电影的宽度和厚度。他从出生地福建永春出发,寻找在潮汕消失的《似水流年》;求学至杭州,开始被鬼故事与DVD启蒙的电影生命;流浪于北方、南方,发现每个城市的电影情缘;乘坐贵州凯里的绿皮火车,体味《路边野餐》的神秘意境;借影展去万玛才旦的青海、贾樟柯的平遥、王家卫的香港;漫步于台湾,在牯岭街回忆那个拥有杨德昌和侯孝贤的黄金时代……你会看见故乡、时代、生命、电影与人心,这是木卫二的旅程,也是每个人的一场大梦。走过万里,将这本《浪迹(电影与旅行)》献给你。
作者简介
木卫二,生于南方,现在北方,一颗天上的星体,一个爱看电影的人。他十二年来只有一个职业,影评人。他以大胆、犀利的评论受到广泛关注和议论,也是金马奖评委和各地影展媒体专栏的常客。本书是其历时2年,走过几乎整个中国写就的电影旅行书,在这段旅程里,电影与生命的意义自然绽放,与《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相比,这是更有灵魂与故事的文字。
目录
生于永春
我来到了潮州
许多个西湖,和一个之江
那年暴雪,我在湖南
仅成都消逝的一面
砸你个锤子哦
两点之间,长江最远
玄武湖上的鸭子船
通往三里屯的无名路
流动的盛宴,在云之南
青海湖的露天放映
贾樟柯的平遥
有一种电影,叫香港
洛阳有片汪洋大海
西安:属于地下的城市
夜落草木,那就是我今日的甘肃
维吾尔的老司机
帕米尔之心
哈尔滨的故事还没结束
湘西除了是本小说,还是一部电影
我见过原本的凯里,没见过最美的镇远
看见台湾
导语
如果中国只剩下最后一个影评人,那很可能是木卫二。
他极富争议,又独立不羁,这是木卫二12年生涯的突破之作,跨越万里的“浪迹”行程,历时2年,完成成本极高的写作计划。
他是贾樟柯最欣赏的影评人之一,黄觉&麦子、五条人推荐!12万豆瓣用户关注认证。
《似水流年》的氤氲潮汕,承载贾樟柯电影梦的山西平遥,《路边野餐》的贵州凯里,《追风筝的人》的取景地喀什,侯孝贤的风物台湾……
23个“电影的故乡”,92幅人文旅行摄影作品,一条从未走过的电影之路,连成中国电影的朝圣之旅。
精美彩色印刷,双封锁线装订,独特封面镂空,可变的换封面照片,赠送“浪迹”明信片,成就一份独特的舒适阅读体验。
独立日“在场Watching”系列重磅力作,见证电影与时代。
《浪迹(电影与旅行)》是《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畅销后的又一力作,用旅行拓展生命的版图。
书评(媒体评论)
年轻人就应该旅行、拍照、看电影,喝酒、恋
爱、交朋友!青年就应该文艺,或者说趁年轻多文
艺。时间,让我们成为有故事的人。木卫二做到了

——导演 贾樟柯
木卫二是一个独孤的旅行者,他微小如一粒尘
埃,又丰富如灿烂星河,那些旅途中的电影与故事
,是“三倍生命”的珍贵收藏。
——电影人 黄觉&麦子
仁科:《浪迹:电影与旅行》不仅是一本游记
,它和我们的精神契合,木卫二是与我们活在同一
个时代的有心人。
茂涛:木卫二的这本书走到哪写到哪,轻松享
受,带叙夹评,很有看头。
——音乐人(组合) 五条人
精彩页
帕米尔之心
2006年,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简体中文版面市。次年,同名电影问世,取景于新疆的喀什以及塔什库尔干。
不少中外游客慕《追风筝的人》之名而前往喀什。我是在离开喀什后,才看了马克?福斯特导演的电影《追风筝的人》。
对一个以评论电影为工作的人,好像有些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我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不断浮现出来喀什老城的格局,还有那些在追逐风景的路上,无意拍摄下来的照片——它们居然组成另外一组活动的影像,与那个遥远的阿富汗故事缠绕交织。
原来,电影里的1978年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就是十年前的喀什噶尔(Kashgar)。
喀什噶尔以吐曼路为界,喀什老城被分成了东西两片。
东边较小,是破败不堪的高台民居,随处可见坍塌崩落的迹象——却保留着改造之前的古城面貌。
西边以艾提尕尔清真寺为中心,经过修葺整改,焕然一新,成了喀什古城旅游区。初到喀什的人,定会被这片暗金色、高出地面的城墙堡垒所吸引。
古城是开放式的,除了有工匠商贩,还有大量居民,他们世代居住于此。景点照理是不收门票的,但在北边的几个出入口却是要门票的。有一次,出租车司机跟我们抱怨,不知道哪些倒霉蛋会从那里进去。
商业气息浓厚的吾斯塘博依路,贯穿了老城西区。好几个下午,我都跟朋友在附近的阿图什巷转悠。未必是暑假的缘故,街头巷尾总有蹒跚学步的小娃娃和学龄前后的小朋友,有的推小车,有的玩气球(《追风筝的人》在拍摄时就是用气球来代替风筝的),打打闹闹,小朋友的数量多得超乎想象。
几天下来,我注意到至少有十对双胞胎从我眼前经过。一问朋友,原来大家都注意到了双胞胎很多的情况。
电影里,满城都是放风筝的孩子,现实中,喀什老城确实是有那么多的孩子。
喀什孩子被放养的状况,让人想起生活在内地城市的独苗们,从小到大要被七八个大人盯紧,什么都要学习,想想都好玩不到哪儿去。
太阳还没隐匿,艾提尕尔清真寺广场对面的夜市,就开始热闹了起来。
风雨无阻的小摊贩,用熏得发黑的木头板子,上下扇动起热风,催着通红的炭木,烤炙出新鲜的羊肉串和大腰子。
烟雾弥漫在顾客的眼前,也让置身其中听不懂维吾尔语的我们产生了错觉,难以自制地多抓了三五把。
提起刀子,以不可思议之速度切分开西瓜甜瓜的中年大叔,建议我们先吃,再买。看身边已经围了那么多吃瓜群众,我们愉快地买了好几份。大叔说,熟透到只能吮吸着吃的甜瓜,当地人叫它老汉瓜,意思是没有牙的老头最爱吃这样的瓜。
喀什夜市被称为黑暗料理王国,并不只是因为其夜色温柔,还因为有个头大、膻味重的羊蹄羊头羊棒骨。
但见有一大铜盆的梅子水,口味不同的酸奶刨冰,被冰山状的大冰块所包围。
铲子上下跳动,冰屑拽着流光飞舞,十余秒后,一碗手工刨冰就制作好了,浇上取之于本地的酸奶和蜂蜜,不仅解渴,还健康到不行。忙得不可开交的梅子水老板,接过硕大无比的冰块,直接照地上一砸……这么原始的破冰方法,看得一旁的两位丹麦小哥肠胃一紧,直了眼。果真是原始又生 猛。
从东八区过来的游客不免会觉得,夏天的喀什,白昼特别漫长。过了晚上12点,夜市还是灯火通明,攘攘熙熙。赶逢周末,附近疏勒、疏附的民众也会来城里游逛,挤爆了连接清真寺和夜市的狭窄地下过道。
《追风筝的人》并没有描绘夜市的繁华热闹。毕竟,1978年的喀布尔,已经倾注了导演的美好想象。相隔三十年,相去八百公里,喀什能以假乱真,被全世界的观众当成是在阿富汗境内,这有电影艺术的功劳,同时也证明这座城市富有人情味、历史质感和生活气息。
世俗生活,与放风筝、追风筝的民间盛事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尚未修葺一新的老城屋顶上放风筝,之于电影里的阿富汗和今天的喀什噶尔,都成了无法重现的旧时景象。
P224-22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浪迹(电影与旅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木卫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82622
开本 32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50
CIP核字 2018164775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6
131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