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存在的艺术
内容
内容推荐
《存在的艺术》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的著名作品,探讨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堪称《爱的艺术》姊妹篇。
在这本书中,弗洛姆首先提出两个问题: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想要得到幸福,即满足自己的愿望、得到想要的东西。弗洛姆在此区分了“占有型”和“存在型”两种存在方式,论述了后者何以优于前者,并分析了社会流行的诸多观点,提出如何集中注意力去发现和发展自我。他引导读者“多认识自己”,并列举许多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自我分析的方法介绍给读者,其最终目标是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作者简介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22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纳粹上台后于1934年赴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讲学,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1980年于瑞士洛迦诺逝世。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在潜意识中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的代表作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目录
编者前言
第一章
一 存在的艺术
第二章
二 华而不实
三 八卦闲聊
四 “不劳可获”
五 “抗拒专制”
第三章
六 不渝
七 清醒
八 觉悟
九 专注
十 思定
第四章
十一 精神分析和自我意识
十二 自我分析
十三 自我分析的方法
第五章
十四 论占有的文化
十五 占有哲学
十六 论占有心理学
第六章
十七 从占有到幸福
导语
艾里希·弗洛姆著的《存在的艺术》共六章,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阐明了占有和存在这两种生存模式的本质,这两种存在模式占主导地位的结果都是为了人类的福祉,人类的全面人性化需要突破由占有为中心到以活动为中心,由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到团结和利他主义为中心。第二部分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实施这些步骤也许会对人性化有所帮助。开始讨论生活的艺术实践首先需要思考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存在的艺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艾里希·弗洛姆
译者 译者:汪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79918
开本 32开
页数 1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200
CIP核字 2018244631
中图分类号 J0-02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9-2018-1111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