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夜遇记 |
内容 | 内容推荐 《夜遇记》是一部讲述夜探大自然故事的自然文学图书。作者张海华从事野外探索、摄影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野外故事,特别是夜探经历,既积累了大量两栖类动物的第一手资料,也沉淀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本书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稻香蛙鸣”,主要讲述夜拍蛙类的故事,并介绍了宁波地区有分布的全部蛙类及镇海棘螈等有尾两栖动物;第二部分“冷艳蛇影”,主要讲述夜探中与蛇的遭遇,同时介绍了宁波地区的主要蛇类;第三部分“熠耀宵行”,以讲述夜拍萤火虫的故事为主,同时收入了作者夜探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台北自然生态公园等故事。全书近40篇文章,向读者呈现了作者10多年来夜间探索自然、摄影的博物旅行故事,探索范围既有宁波本地的,也有台湾、西双版纳等远方的,涉及物种不拘一格,以两栖爬行动物、昆虫(萤火虫、金蝉脱壳等)等为主,兼及哺乳类、鸟类等,其间融入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全书配以大量精美的图片,给人美的视觉享受。作者秉持自然文学的写作方法,语言生动,故事新奇,是一部生动的自然教育读本。 作者简介 张海华,自然名“大山雀”,男,70后。新闻记者、自然摄影师,宁波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有10余年野外摄影经验,业余主要致力于宁波及浙江的野生鸟类、两栖爬行动物、野花、野果、昆虫等方面的拍摄;近年来同时致力于自然文学的创作。自2015年11月起,在《宁波晚报》开设《大山雀的博物旅行》专栏,并长期为国内多家报刊供稿。从2016年6月至今,在宁波市图书馆开设“大山雀自然学堂”,每月一期,与市民分享自然的故事。2017年11月,张海华所著的《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出版,这是宁波历史上第一部介绍本地鸟类的科普著作。 目录 自序:白天不懂夜的美 稻香蛙鸣 蛤蟆与田鸡 癞蛤蟆的春天 夏夜山中的“掌声” 雨蛙的季节 迷你姬蛙 臭蛙不臭 急流湍蛙 “山珍”石蛙 角蟾之谜 日湖公园奇妙夜 巧遇弹琴蛙 “捡”来的大头蛙 寻“胡子蛙”不遇 国宝“娃娃鱼” 宁波蛙类速览 冷艳蛇影 你好,小青 狭路相逢五步蛇 真假银环蛇 赤链蛇午夜大战癞蛤蟆 烙铁头惊魂 蛇类惊奇 远去的蛇影 熠耀宵行 寻找“诗萤”的旅程之一:发光的树 寻找“诗萤”的旅程之二:夏夜微光 寻找“诗萤”的旅程之三:秋萤为伴 寻找“诗萤”的旅程之四:熠耀夜萤飞千载有余情 有所不知“刺儿球” 夜遇豹猫 金蝉夜脱壳 童年、黄鳝及其他 夜行杂记 夜探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之一:雨林奇遇记 夜探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之二:黑蹼树蛙的爱睛故事 夜探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之三:水蛙的歌声 夜探台湾生态之旅 夜拍囧事 夜拍怎么玩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夜遇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海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绘画:张可航 |
出版社 |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6332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2 |
出版时间 | 2018-11-01 |
首版时间 | 2018-11-01 |
印刷时间 | 201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88 |
CIP核字 | 2018227703 |
中图分类号 | Q95-49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0 |
宽 | 172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